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8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個退休敎員的獨白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葛澤華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退休 教育 爱国 随笔

    當人事單位通知我辦理退休手續時,我並没有因爲卽將退休,而心情有絲毫的漣漪。因爲退休已經是一種制度,七十五年二月一日退休者,也不止我一個人。尤其在台北市立建國高中,班級多、敎師多、同事的年齡差距多、歡送退休老師的次數也較多,誰該退休,同事之間亦有默契。學生對退休老師亦甚關懷,常問老師退休之後作些什麼?這些在今日社會動態中,雖然不算稀奇,但在一個人的任職中退休祇有一次,不能不珍惜、紀念,甚至思前想後,別有一番感受。其實退休,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不僅今日盛行...

  • 文章侯克烈士傳略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4期  作者:周貽久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烈士 投笔从戎 台儿庄会战

    侯烈士克,原名克俊,字明远,于投从戎时,改用单字「克」。意能克勤于业,克昌于世。世居江苏萧县第三区接驿鄕孙圩子寨。为逊清秀才镜英公(字彩臣)之三子,生于民国纪元前十年三月。世代耕读,尙称小康。镜英公设塾家敎其晩辈及鄕邻之子弟,烈士幼年随父攻读;后聘请逊清秀才蒋文廉先生设舘,继续就读。蒋先生敎学有方,是地方上知名之塾师,使受敎者均能容会贯通。烈士聪颕过人,学识进步极速,虽未进入高等学堂,而国学之根基颇深。后蒋先生辞舘他去,烈士亦年长矣。时北洋军阀

  • 文章勤業詩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汪勤業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勤业诗歌 咏菊 栖霞笔会

    一)金陵诗书画社友人,栖霞会一、金秋结伴上栖霞,翠柏丹枫竞物华;雄峙毗卢辉殿宇,巍峨舍利映朝花。声声钟罄神思远,日日梵经佛道嘉。我到此间明一理,灵台圣洁乐无涯。二、秋风有幸传游讯,喜煞丹枫颜更红;为报园丁心一片,诗情画意满山中。(二)咏菊一、春日壅根夏插枝,施肥浇水勿违时。秋来百卉凋零日,喜见丛花出短篱。二、不媚东皇不附炎,芳姿勃勃斗霜天。香盈三径犹春色,何必李娘怅卷帘。三、小园灿灿趁西风,人有精神花有神。雅兴诗心绾不住,举杯邀月发长吟。四、种花觅句

  • 文章永恆的火炬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3期  作者:鍾欽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雄心壮志 抗倭报国 投笔从戎 重燃少梦 鞭策学生 执笔投书 自我反省

    编按:钟钦是刘秉彝先生名。刘先生监利县白螺鄕观音州人。此诗,为刘先生之心声,为其一生之写照,亦为苦难中国之缩影,可作诗史观。

  • 文章國立第廿二中學流亡記(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李春序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学校西迁 难忘往事 投笔从戎

    参、投从戎的青年军全校西迁,艰苦备尝,历时三个月,跋涉数千里。一九四四年秋末,到达陕南,才是终站,分别到不同校址报到。除一分校在安康市外,其他部分都在汉阴县。校本部在涧池舖,二分校在蒲溪舖,师范部在平梁舖。师生数千之众,身心俱疲,此时总算安定了下来。接着准备迎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这一年是中日战争的第七个年头。全国上下,窘困到了极点。在长期抗战的决策之下,全靠民心士气的精神力量,支持抗日,作殊死奋战。回想起来,不论是国家或者是个人,这一年都是最关键性

  • 文章顧鐵將軍小傳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期  作者:熊光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顾铁 投笔从戎 人物生平

    陆军少将顾铁鄕长,学名肇阳,字旭如,民国元年生,世居吾邑第九区之邵家尖。曾祖讳子常,祖讳万卿,考讳祯麟,妣杨太夫人,有子三人,将军其长也。七岁启蒙,继读县城第一高小,初中卒业后,入首都省立南京一中。迨民国十九年,値外侮日亟,内乱频仍,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乃投从戎,以身许国。先后毕业于陆军官校第八期砲兵科,砲校空中侦测班,陆军参大正五期,三军联大第七期。历任排、连、营、团长,师参谋主任,要塞总台长,政干班队长,砲兵训练处政治部主任,砲校办

  • 文章悼一位奇才之隕喪——記余鳴傳其人其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3期  作者:羅子英  出版时间:1976-09-30
    关键字: 余铭传 少年同窗 投笔从戎 抗日战争 《澳华时报》

    民国六十五年三月卅一日,余习之(鸣传)遽逝于澳洲雪梨。噩讯惊传,遐迩识者莫不悼惜此一奇才之丧失。惟以其平昔不喜矜才自炫,尤恶浮夸虚矫之流,甚至其文辞作品,亦不轻以示人,即偶有发表,亦辄用名。以是在一般社会知之者无多。然凡与接触交往稍密,则鲜不钦其才识弘通,惊为伟器,我与习之自少同窗共读,长复屡度共事,交逾半纪,知之最深。爰为述其槪略。余鸣传,又作铭传,字习之,原籍广东台山荻海,为宋名臣忠襄公余靖之后。以民国前一年八月生于广州,家居西关荔枝湾畔。父丽屛公

  • 文章坚持董狐的史家正气不容青史尽成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3卷 第6期  作者:王曉波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历史 李登辉 课本 董狐笔

    那群被日本人改造得「不像中国人」的人的告白吗?但是,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歌功颂德能成为台湾子弟的历史教科书吗?在台湾惨遭窜史之际,台湾史研究会一本初衷起而捍卫台湾历史不容窜改,以「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循于乱世之民」的精神,坚持董孤的史家正气,结合同志,对皇民化史观口诛伐,并为方便教学批判,特列出修订表供各位教师参考。虽然,滔滔者天下皆是,但我们也要为历史留下见证。(本文转载自《认识台湾参考文件》序)

  • 文章凌將軍壓西略傳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凌龍玟 出版时间:1992-04-10
    关键字: 凌压西 家世介绍 投笔从戎 革命事迹

    益公,字逸萃,号文靖,十六岁举进士。其孙法护公、讳准公,字一卿,学贯天人,被当时王佐钦典为翰林学士,自此,公之后嗣繁昌,子孙发达,木大枝荣,致迁布广西省境内各县市鄕鎭居住者甚多。如将军支族,由元朝末叶,善明公起,即迁入容县水里(今称石头鄕)石塘村居住。后经十数传而至将军之祖父松林公,成为世居石塘村,皆以耕读传家。父振文公,为私塾敎师,忠诚敦朴,正直勤愼,深得地方人士的敬仰。者于容城求学时,由族侄杰民(时在容城任中学敎员)陪同到将军家中拜访,将军不在家,由

  • 文章汜水县桃牌粉誉满全国——新文工厂出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74-04-25
    关键字: 桃牌粉笔 工业报国 获奖 经济发展

    自淸末废科擧,兴学堂后,敎学方式,随之也大大改变,就是由个人的敎学,进而为集体的敎学。敎学的形态改变了,敎学的工具,也跟着变化了。不但变化,而且非常重要,即所谓「工欲善其事,必须利其器」。否则,敎学效率,就显然不同了。集体敎学的工具,最基本的就是黑板,在黑板上写字,必须用粉;自然图表、图案、图画、及一切符号等,也非粉不可。粉又分为白色,及红、黄、蓝、紫、绿等五种颜色,视敎学之需要分别采用。基于以上需要,乃有粉之发明与制造。汜水县之桃牌粉,便应

共82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