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章育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雷法先生循循善诱谢代表世淸谈南开往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2期  作者:劉韻石 出版时间:1984-07-10
    关键字: 雷法章 教育 乡贤

    难能可贵,撮要节录其要点以飨同鄕读者。谢代表说:他是黑龙江籍,民国十五年是个十五刚出头的调皮学生,家本富有,乃入关就读于南开中学,后来因九一八事变投入蒙军,失败后潜返平津,在家内经济来源中断期中,不得已只能投考学费低廉学风又好的北京大学,期能学得济世之知识以求一技之长,俾入世后有求生之道,此是后话。当他在南开中学初期,训导主任即是雷法先生,那时的雷先生年龄也仅是三十岁左右,但他却是个诚笃仁厚的长者风范,循循善诱,对学生的训导方法,确有独到之处。谢代表还记得他

  • 文章怀念刘凤先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3期  作者:徐復觀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刘凤章 教育 生平 乡贤

    徐复观遗作一我是一个任天而动的人,许多亲身经历过的人与事,当时并不能领会他(它)存在的意义,直到境过情迁,才在追忆中涌起万千惆怅。近五十多年来常常想到我住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的校长刘凤先生,总感到眞正以宋明儒讲学精神办学校的,民国以来仅有他一人。这在敎育史上,在儒林传中,都应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他生时,被一时浮薄的风气所掩,死后又因「楚人不善为名」而声名渐渐湮没,使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歉疚。宋明儒讲学的精神,或者可以三端来加以概括:第一、他们讲学的动机

  • 文章故代表益修先生小传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1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益修 北伐 抗日战争 宣慰团 社会教育

    代表益修先生江西南昌县人,民国前九年夏历三月十二日生。世居县内第五区冈上鎭安仁村。诗礼传家,父紫琨公为淸季擧人,曾与江西革命元勋李协和、熊锡等参加革命活动,竭智尽忠,功在国家。先生幼承庭训,年甫弱冠,即卓然自立,加入中国国民党从事党务工作。当时共党混迹党内,潜行分化破坏活动。先生摘奸发伏,奋斗不懈,屡予共党严重打击。民国十五年革命军光复南昌,先生当选南昌县党部执行委员,出任组训组长,未及周年,各鄕鎭基层组织即次第完成,为全省党务发展最为迅速健全之县份

  • 文章武炳先生传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趙尺子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武炳章 教育 儒家 经学 理学 人物传记

    东北九省接受中原文化,约有三期:第一期为殷周,箕子东迁,擧族以赴,此为殷商文化移入东北之始,不徒河,孤竹殆其留裔,红陶黑陶乃其遗存。而伯夷、叔齐遂以圣称于史,此为殷商文化的输出。极公北伐、汉、隋、唐东征,其军民自当移殖东北,此为汉文化的输出。辽金入关,徽钦北狩,元明取士,皆读四书,耶律楚材的相才,周遇吉的将节,此为第三期的成果。但宋明理学的传入东北则始于同治年间朱显庭、陆翰两公以朱陆王全书供武子彪先生研读,先生因而成为宋明理学在东北的传人。先师武先生讳

  • 文章《山东人在台湾——教篇》补遗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魏懋傑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山东人在台湾——教育篇》 文章补遗 人物名单

    一、王克佐,字左人,山東黃縣人,民國十七年畢業於中國大學政治系,十八年河北省縣長考試及格,考試院覆試及格,曾任察哈爾敎育廳主任秘書。抗戰軍興,轉赴後方,爲河南省政府所延攬,委爲洧川縣長,以功調任葉縣。葉縣地居豫中,爲赴後方往來必經之地,山東省政府牟中珩主席派代表林鳴九駐此,凡吾魯軍政要人、社會賢達、靑年學生經此者,多予資助。勝利後,任京滬抗警備總部秘書。大陸淪陷,隨軍來台,先後任三芝、淡水、汐止,文山等校校長,達二十年之久,六十一年,文中校長任內退休,猶...

  • 文章從 國父「人能盡其才」論敎育改進之道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1期  作者:韓廷一  出版时间:1996-03-31
    关键字: 孙中山 教育 《上李鸿章陈救国大计书》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对比

    高压政治的产物,因为「不入考场便入训场」),竞相钻入故纸堆中讨生活;于是讲文治而轻武功,谈心性而远现实,舍人事而取考据。二、富强之本端在敎育光緖二十年甲午(一八九四)一月,朝鲜农民暴动,以「除暴救民」为口号,揭橥「斥倭洋倡正义」,展开有组织大规模之反抗运动,农民、儒生、地方官吏多参与其事,是为「东学党之乱」—亦即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线。是时,孙中山先生正在宁静的翠亨村撰述「上李鸿陈救国大计书」。二月,他将广州东西药局的医务委托尹文楷医师,事务委托陈少白[2

  • 文章梁正中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作者:梁本仁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梁正中 生平介绍 教育事业 赴缅联络英军 英国皇家勋章

    派人大加逮捕,张问德、蒋恩洲、刘能仁均逃往缅甸密支那避祸,梁正中亦于民国十五年旧历十二月逃至密支那,第二年密城的侨领聘请他教书,教华裔青年子弟遂创立育成学校,任教三年校址设在现在的云南会馆旁,即后来育成中学的前身。至于财神庙内故张兴仁校长所办的育成学校,二校校名相同其原因是张兴仁曾于民国廿四至廿六年在腾冲五属联合中学读书,当时梁正中适任腾冲县参议会议长,在公余暇时到学校教点课,遂与张兴仁有师生关系,所以张兴仁说:「育成两个字是我们梁老师起下的,况且学生也是

  • 文章搶運天一閣藏書追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期  作者:周凱旋 出版时间:1964-10-01
    关键字: 宁波同乡会会刊 汪焕 天一阁 抗日战争 战时民众教育

    日前阅「宁波同鄕」会刊第七期,首篇系汪焕先生的「记天一阁」,其中「抗战时期抢运天一阁藏书」一段,语焉不详,爰就记忆所及,追记如下:以存史实。民国二十八年六月间,浙江省教厅为加强战时民众教之推行,特按照旧道属,分区设置战时民众学校师资训练班,宁绍台区班址则设在鄞县,并派余兼班主任。七月初旬临行前夜,第三(社教)科长张彭年先生设宴饯行,并邀主任秘书林黎叔(端甫)、第二科长罗廸先及秘书何酉生(敬煌)诸公作陪。席间,林主任秘书谓:日宼猖狂,宁属各县的沦陷

  • 文章师恩难忘——回忆王宇校长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鄧蘭儒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王宇 东北中山中学 军事教育 抗日战争 精神讲话

    之,从事培养军事人才的教工作。他的二哥王寅,曾任黑龙江省教厅长。廿三(1934)年惨遭日寇杀害。二、「王主任的杂碎」中山中学与一般普通中学不同,它的特殊使命,就是要为打倒日本侵害者,收复东北失地而培育人才。全校实行军事管理,学校特邀正在南京中央军校担任上校教官的王宇来主持其事。他放弃了优厚的待遇,舒适的生活,毅然向军校提出停薪留职,离别家庭,单身一人到北平中山任训育主任之职。为了救国抗日大业,他甘愿犠牲个人一切利益。他到中山后,制定了一系列

  • 文章富而好善乐施、热心教、推动交流 法国颁殊勋表彰亚洲首富李嘉诚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58期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李嘉诚 法国荣誉军团司令勋章 教育事业 文化交流 汕头大学

    方灿综合报导】被誉为香港首富、亚洲首富之潮州籍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博士,富而多礼、好善乐施,尤重视教事业,大陆改革初期,创建了汕头大学,整座赠给潮汕人民;过去先后且连续中对香港、大陆内地及海外多所大学赠款,最近以「李嘉诚基金会」名义拨赠香港大学港币十亿元。在此之前,李嘉诚捐给港大的金额累积超过五千万港元;李嘉诚基金会发言人表示,对大学的教捐输,今后会继续进行。由于李嘉诚好善乐施、发挥高度人道精神,多年来一直对社会慷慨无私的奉献,以及为社会制造繁荣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