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田鱼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这里的田鱼跳『国门』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97期  作者:徐香久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稻田养鱼 实验基地” 参观 仁庄镇

    我们知道,田鱼是我们青田山区地带在稻田里养殖的一种特有的种。它的养殖历史悠久、地区分布广。凡是能种植水稻的地方几乎都有养殖田鱼。近年来,由于我县方山率先重视了对「传统稻共生系统」的保护、创新与发展,使这里成了名闻遐迩的「田鱼村」。并引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关注,被列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保护项目」,成了蜚声中外的「中国田鱼村」。其实,与这里只有一山之隔的地方还有一个名闻遐迩的「田鱼大镇」——仁庄镇。而且,它的稻田养地域范围广、养殖面积大,历史悠久

  • 文章龍現村的遺產秘密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95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龙现村 遗产 好处

    龙现村位于青田县东南,是个远离一切交通干道的村落。一九九九年,龙现村被国家海洋总局认定为中国田鱼村,村口有费孝通的题字。一片片的水塘分布在屋前屋后。那些未曾插秧的梯田也都注了水,就彷彷砌在山上的一层层水池。田里、塘里都是一尾尾,或聚拢或分散。这个村子在稻田中养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龙现村现有农田三百九十六余亩,水塘一百四十多个,具有得天独厚的养殖田鱼优势。村里人女儿出嫁,有田鱼种)作嫁妆的习俗,象征热爱劳动和致富。村里最原始的稻田养是一种粗放

  • 文章稻田养被列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95期  作者:肖潘 蕭葉 笑笑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稻田养鱼 好处 世界农业文化遗产 文化 龙现村

    稻田养 历史悠久 得天独厚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青田因太鹤山下田产青芝,原取县名芝,后改叫青田。青田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气候宜人。全县有三十一个乡镇,总面积二千四百九十三平方公里,人口四十七万二千。青田县山青水秀、风光绮丽、人杰地灵,是「国石」—青田石的原产地,是明朝开国元勋刘基的故里,全县有二十一万华侨,分布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是著名的石雕之乡、名人之乡和华侨之乡。青田县传统农业技术—「稻田养」技术又因其「独特性

  • 文章专访「田鱼村」及倪东方大师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12期  作者:郭萬里 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字: 两岸 鱼村 倪东方 惜石斋 青田菜

    田鱼」在青田不稀奇,有红、有黑、也有红黑花的,几乎每人都知道,但在外省人眼中,则感觉异常不可思议,浅浅的水稻田,可以养出肥美的。台北中正农业科技社会公益基金会执行长刘易升、副执行长陈玉珍、组长翁世文对田鱼非常好奇,特请青田县农业局长赵玉鸣带领夏名誉理事长汉容及本人等乘车一同前往方山田鱼村,乡公所来接待的年轻女乡长陈一开娇小美丽,她名片背面写着「探世界遗产,游田园绿谷」,再来一位党委书记王俊先生大约在三十岁左右,奉茶后即播放简介,水稻、田鱼共生、互惠

  • 文章我愛青田 山水秀麗 人情溫馨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14期  作者:留問政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青田 返乡 风貌 鱼村 美食 致富

    所做出的许多贡献。群山幽谷美 潭池溪水清青田之美,山水秀丽,小溪供水,池潭养;稻田产米之外,兼产田鱼游田间,取食植物病虫除害,促使农作丰收,此一特色,唯青田独有。天天有,年年剩余;青田处处有山、有水、有、天助矣!2011年7月中旬,走访著名的田鱼村「方山乡龙现村龙源坑」的风景区,欣赏自然环境的优美,绿草如茵的田园风光,没有现代工业的污染;朝阳与晚霞,洽似祥龙舞春风,令人心旷神怡。孩提时代,虽然生活清苦,亦懂得欣赏自然美景,且乐在其中,醉在其中,更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