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梅村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今日梅村与鸿声(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9期  作者:錫志  出版时间:1993-11-20
    关键字: 梅村 鸿声 农业 工业 交通

    鴻聲鄕,位於無錫市東南,距市區二〇公里,全鄕總面積二五.五平方公里,六七七二戶,二三三一八人。有鴻聲、茅塘橋,西倉三個集鎮,鄕政府設在鴻聲鎮,轄十三個行政村,二七八個村民小組。鴻聲鄕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市內公交十九路車頻繁往返。有直達上海、蘇州的長途公共汽車,農民班車、招手車不計其數。現代化的郵電大樓有近千門自動電話交換機,國際直撥電話四十四門,六部用戶傳眞機。醫療衛生事業設備精良,商業服務網點功能齊全,文化體育活動設施完備,全鄕有完全中學一所,中心小學...

  • 文章今曰梅村与鸿声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15期  出版时间:1996-01-20
    关键字: 梅村 鸿声乡 商业 交通 风景

    增3779万元,增长36.8%。梅村的商业十分兴旺,目前有国营商店2家,供销社、商业社50个门市部,职工390人,1991年营业额达4835.04万元。个体商贩大发展,全镇共780户,营业额达2375万元。农副业收购达459.51万元。梅村镇交通极为方便,锡甘公路横贯东西,离硕放机场约7公里,离无锡市火车站约15公里。农村乡道全长276.6公里,村村可通汽车。通讯设施得到改善,从1990年开始,逐步更新,现在有自动电话163台,国内直拨电话83台,国际直拨

  • 文章今日梅村与鸿声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7期  作者:錫志  出版时间:1993-09-20
    关键字: 梅村 鸿声 人口 经济 交通 医疗

    梅村鎭与鸿声鄕都在古梅里境内。宋代,梅里建鄕,梅村与鸿声同属梅里鄕。梅村鎭全鎭三三〇三一人,其中农业人口三一六八三人,占总人口的九五·九一%。劳动力中四十%进入工厂。全鎭总面积三四·八五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三九〇三二亩,人均耕地一·一八亩。梅村鎭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平原高田,盛产稻麦、蚕茧。全鎭有水旱田二八九〇〇亩。七十年代开展农田基本建设,以地下渠道为骨干,沟、渠、路、林、村综合治理,改明渠为暗渠,结合整田平地,做到格田成方,灌排分开,路渠结合,渠

  • 文章今日梅村与鸿声(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8期  作者:錫志  出版时间:1993-10-20
    关键字: 梅村 鸿声 教育事业 生活水平 旅游 工业

    ·五间,楼房二〇〇余间,家家有楼房,人均住房面积二四·二五平方米。梅村是泰伯长期生活的地方,因此建有泰伯庙,又名泰伯祠,俗称让王庙,位于镇上伯渎河南岸,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逢农历正月初九为泰伯庙会,人流如潮,春秋两季,也迎来众多的中外游客。近年来梅村镇工业涌现了电子管厂、毛线厂、针织绒厂三个骨干企业和梅村、群力、梅北三个骨干村,它们的产値占整个梅村镇工业总产値的六十一%。梅村的外商投资企业有无锡鑫源长毛绒有限公司,一九九一年五月正式投产,总产値一八八〇万元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