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梅州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淞滬抗日大血戰中的奥東客籍將士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80期  作者:真鑒 出版时间:1996-12-30
    关键字: 淞沪抗战 历史资料 抗日战争 梅州籍军官

    一九三二年一月廿八日夜,日本侵略军突然进兵攻打上海闸北。十九路军将士崛起抗御,与上海市民同仇敌忾,迭挫强敌,击毙日寇一万余人。在这场震惊世界的淞沪抗日大血战中,梅州籍的国民革命军将士发扬客家精神,青春许国,屡歼倭寇,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正气歌」,本文根据一九三二年秋出版的「淞沪御日血战大画史」有关资料编写,以怀念先烈,激励后人。一九三二年一月廿八日夜,日本海军陆战队突然进兵攻我上海闸北,向我无准备驻军攻击,杀我民众。十九路军崛起抗御。一鼓溃敌

  • 文章梅花鄉——滿天美景遍地飄香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3期  作者:張耀君  出版时间:1999-02-27
    关键字: 梅州建设 梅花乡 经济开发 未来前景

    使梅州市风华嶲逸,多彩多姿,风度翩翩,光芒四射,鼓舞了客属梅州人,精神振作,意气风发,坚苦卓绝,乐观奋斗。举行梅花节,突显梅州特色,推向全国,面向世界,使海内外梅州人,名扬四海,得到鼓舞,引以为傲。这是梅州市伟大的「三峡工程」,现代人得益,惠及千秋后代。建设梅花乡就是为梅州创造光辉的历史,请大家一起来共襄盛举,共同来参与,不能缺席。笔者曾在三年前,特地前往广州市花都,(原系花县改称)访问客家民族英雄,洪秀全的故乡,发现花都与梅州市有很多相同之处,将来可以

  • 文章创造梅州优点 突显梅州特色祝梅州中学母校九十周年大庆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9期  作者:張耀君  出版时间:1995-02-12
    关键字: 梅州中学 九十周年校庆 创业经历

    我于民国廿一(一九三二)年考入梅州中学高中部,毕业于一九三五年,经过会考,这三年是我所受最佳的教育,影响了我以后的一生。高中期间,我每天早上五时起床,到东校场运动后,返家温习功课,吃过早饭后便背著书包路经现在的文化公园,越过虹桥头而到北岗梅州中学,那时我们叫省立梅州中学或五中,而不叫梅中,因为梅县县立中学也不叫梅中,而叫县中,所以都不叫梅中,而叫梅州和县中。晩上在晩饭后温习功课到十时熄灯,作息定时,非常有规律。考起试来,不觉如何困难。那时校长是钟皎光老师

  • 文章九九探親見聞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5期  作者:陳欣華  出版时间:2011-02-13
    关键字: 梅州 新闻报导 家乡见闻 发展现状 城市管理

    今年七月返乡探亲,留梅三周后返台不久,适値广东省长黄华华率领庞大访问团来台访问,名为广东周,参观了台湾各地,也签下数百亿购买台湾产品。乡亲都在报上看过了,就此带过。笔者要说的是,联合报八月十八日第十四版以整版介绍「梅州市」,标题是「世界客都梅州,扛起客家文化重担」。主要的是梅州有一·五九万平方公里土地,五百多万人口,百分之九十九·九都讲纯正客家语言。笔者认为客家方言又以吾梅之客家话为正宗,而吾梅早在许久以前便被誉为「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

  • 文章百年探親見闻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6期  作者:陳欣華  出版时间:2012-02-11
    关键字: 探亲见闻 梅州市 交通建设 园林绿化建设 城市发展

    是骗人的,加上热浪加身,在梅亦常在三十四五度闷热中,好在侄辈们准备了空调房,所以廿多天在梅还算不恶。目前家乡亲友们收入改善,有些方面还超越了我们(退休者而言),深感欣慰。一、家乡交通大大改善:公共交通梅州有了机场,火车自不在话下,对外长途汽车除粤港直通车每天增加到三班次(早、中、晚三次),另有梅县至九龙的深华粤海公司新增直通车,公司每天亦有五班,在汽车总站之长途车则有前往梅蕉平埔、兴宁、五华、潮汕等之班车及前往福建闽南各处及江西赣南各县市之班车,甚至有班车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