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来历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六弦河、七弦河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6期  作者:俞秉麟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常熟 六弦河 七弦河 来历 教育

    位於虞山東麓的六弦河與七弦河是常熟著名的“琴川七弦”中的最後兩弦。它們曾是北門大街一帶地區的主要泄洪河。每當暴雨降臨,山洪就順著山坡從言子墓、山弄、體育場等處沖下山來,越過北門大街進入含暉閣、椐樹弄,一直流入這兩條河裡,以致河水暴漲,河岸被沒,民房被淹等現象發生,直到上世紀北門大街拓寬改造後,才得以改善。它們也是附近居民的母親河,在三十多年前,這裡居民的用水除了幾口小井便是這河,沿河八九個水站石級是他們日常淘米、洗菜、洗衣的好去處。以往河水未被污染時,河...

  • 文章登瀛晚眺美如畫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9期  作者:王蔭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登瀛桥 桥名来历 民间掌故 登瀛晚眺

    一九五二年,我被上級從建湖縣文教科調至鹽城文化部門工作,有一次在天氣晴朗月明如晝的晩上,我伙同在一起工作的曾棟君、孫鴻同志去西門登瀛橋觀賞聲名遠揚的鹽城八大景觀之一—「登瀛晩眺」,以實現我多年夢寐以求的願望。因我在少年時住在高作鎭農村老外婆家,曾聽我舅父曹效庭講過許多民間故事,其中有一則「沈登瀛獨資建造登瀛橋」的傳說,因爲內容好,給我印象最深,雖然過去幾十年了,仍然記憶猶新。事情內容說的是在清朝同治年間,鹽城向北18里的新興場是個較大的集鎭。集鎭上有戶大財...

  • 文章黃魚——白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3期  作者:慈谿時緜 出版时间:1970-02-25
    关键字: 故乡土产 舟山群岛 黄花鱼来历 烹调方法

    筆者家在浙東的一小邑,距定海縣(舟山)約四十里;憶昔鐵路未通時,魚鮮要經鄞縣用「烏篷船」運,或起旱路挑擔而來;居民每以罕嘗最新鮮的海貨爲憾!幼時常聽長輩閒談:「我又不是『黃魚晒白鮝』,何必『改名換姓』!童年無知,不悉此典故的由來,存疑而已?「黃魚晒白鮝,改名換姓」乃是海邊漁民的「諺語」,後來傳播而爲流行的「口頭語」。說來話長,請聽下文。「黃魚」:是沿海各省大量出產的一種魚類,價廉物美;大衆可嘗。華北地區,在黃海、勃海採捕。華南地區,則在東海、南海一帶出產...

  • 文章讀棗陽縣志有感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期  作者:周華禮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抗战惨象 县志讹误 北大街关帝庙 碑坊来历之谜 阜成桥 三闾书院 县立公园 北街生意 粮行生意 日军进攻 祖师爷搬家

    住在这里的邢秀敏鄕姐,她也不知道给谁立的?北关外向太平鎭的路边三里叉有一个更高的大石碑,这些古蹟可惜都不知它们的来历!小东门外沙河上的阜成桥,从我记事起未见过有这一座桥,连一点痕迹都没有,沙河河床很宽,但平时流水很小,平时。用几条长木板凳连接在一起放在有水的上面供人行走,每当夏末秋初霉雨之季上游山洪暴发,洪水氾滥那就不过河了。遗漏的有赵家巷的三闾书院,这个书院的建筑非常的气魄,有两进大殿相连在一起,也是犯了光线不足的毛病,有一个可容纳数百人大的院子,还有一个

  • 文章同鄉楷模朱陳造鄉長

    来源期刊:《同安》 第34期  作者:童祖文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朱陈造简介 名字来历 赴越经商 主持侨务 拓展外销 协助选举 捐建学校 赞助教育 台北越南华侨联谊会会长 同乡会贡献

    本會名譽理事長朱陳造鄕長,本縣馬巷鎮桐梓里(即塘仔頭)人,民國貳年九月十八日誕生,現年七十九歲,身體康健,精神飽滿,神采奕奕。自幼賦性聰穎,勵志向學,力求上進。早年赴城廂就讀同安公學(後改名為集友小學,又改名為洗墨池小學),升學入集美商業學校,畢業後負笈前往上海滬江大學商學院深造,培養成為一品學兼優青年才俊。民國二十五年應邀赴越南,在其從兄經營建築公司服務,因在國內求學時入校報名為朱成座,出洋到越南辦理入境手續時,依隨長輩較早入境申報複姓,故改為現名。在...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