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学教育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单士厘教育思想析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4卷 第12期  作者:姚振黎 出版时间:2002-12-10
    关键字: 单士厘 女子教育 比较文学 神话文学

    单士厘(一八五八—一九四五)为清季唯一从闺房走向世界,并执笔记载,完成国外游记传世之女作家。本文依据单氏所著三本传世专书:《癸卯旅行记》、《归潜记》、《受兹室诗稿》,查考其创作思想,归纳为倡女学、重教育,开发民智;引介西方艺文,启导神学、文化研究,使人得知在近、现代中国,我浙出现之一杰出女性。壹、单士厘生平事迹单士厘(一八五八·七·九—一九四五·三·二十七),浙江萧山人,生于清咸丰八年,民国三十四年病逝,得年八十七。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诗、古文教育,其父

  • 文章推吧,後浪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5期  作者:余光中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全国学生文学奖 教育 诗文鉴赏

    全国学生文学奖大专新诗组总评每次为「全国学生文学奖」的大专新诗组写总评,我总喜欢就得奖的学生及其作品,小作统计,看看能不能从中窥见年轻一代追求缪思的最新趋势。第六届的决审结果带来了这样的消息:以学校而言,九位得奖人里面,文化大学的学生占了三位,分别赢得了第一名、第四名及优异奖。有这样的成绩,阳明山灵可以欣然而笑了。第二名得主是北医的陈克华,第三名得主是东海的魏贻君,都是已有名声的靑年诗人。以系别而言,中文系只得一位,而且仅得佳作;其他八位之中,四位属

  • 文章回首來時路——立法院問政歲月(續前)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王德箴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东吴大学 “立法委员” 美国 文学 教育 南非大学

    之房间。云游美国四大学府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是我教课的第一站,时间排在每周四下午二至五时,学生二十余人,多为中学教师及研究生,为配合八周时间,我将教材分为八个讲题:中国地理、中国历史、政府组织、教育制度、文学、哲学与宗教、艺术以及国剧,讲述用座谈方式。每堂我先分发一大纲,按纲目讲述,学生笔记。然后学生发问,我再解答,空气轻松融洽,格兰教授每堂都来听讲,有时也参加讨论。后来我又向政府新闻局驻纽约办事处借来录影带,于讲述绘画、书法及国剧等时,配合放映。又索取

  • 文章论「人文学」与「人文教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1期  作者:高明 出版时间:1988-11-30
    关键字: 人文学 人文教育 中华文化

    所养」,必使天下人人皆能各得其所;这样的不断的扩大人与人之间的「爱心」,造成一种祥和安乐的社会,使得人人皆不忍心去伤害别人、欺骗别人、忌嫉别人、杀戮别人,所谓罪恶自然消泯于无形了。要做到这样,必须先提高「人格」的境界,在「人情」的敦厚、「人心」的莹净、「人品」的高卓、「人行」的善良、「人德」的完美……各方面积极的下一些工夫,从多种途径去培养。这就涉及到所谓「人文学」的建立与充实的问题、以及「人文教育」的设施与推广的问题了。当前世界上的学术界,由于经济建设

  • 文章伍俶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1期  作者:王梓良 出版时间:1972-01-30
    关键字: 伍俶 国文 教育 白话文 文学

    一年后,仍至中央大学,任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嗣兼中央靑年干部学校敎授。三十四年秋,国立白沙女子师范学校发生风潮,先生曾短期负责整理,胜利还都,仍任敎中央大学,并兼中国文学系主任。三十八年来台,在台湾大学及省立师范学院(师大前身)任敎。四十一年,日本东京大学(前身为东京帝国大学)与御茶水女子大学联合聘请专讲八代文学。四十六年,应香港崇基学院之聘,直至去世。故先生毕生从事中国国文敎育,几五十年也。先生旧文学造诣之深,其渊源于自著之穷照录自序中可见。即所为白话文亦

  • 文章徐枕學長書法石刻入選松柏園碑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3期  作者:樓登岳 出版时间:2006-02-10
    关键字: 徐枕 书法石刻 松柏园碑林 教育机构 文学爱好

    相关权益之法令条文,颇多重大贡献。转任文官、建立敎育机构人事制度民国五十年晋任为上校,至民国六十二年借调至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硏究公务人员包括军人的退抚新制,期满转任为九职等秘书,办理外职停役由军职转任文官,担任人事行政局公务人员训练班教务组长,民国六十四年调第三处第二科科长,主管公务员之训练进修,策定公务人员训练制度,并与中华电视合作,创办空中行政专科学校,鼓励在职人员进修,发展视听教育,贡献社会国家,功不可没。民国六十八年再被遴调为国立师范大学

  • 文章蒋士铨书院教育文学创作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8期  作者:王立斌 出版时间:2012-08-15
    关键字: 蒋士铨 数元教育 文学创作 人物事略

    二甲十二名,朝考钦取第一,改庶吉土。三年后散馆第一,授职编修,充武英殿篡修,壬午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寻充续文献通考篡修官[10]。当是时,士铨名震京师,各公卿争以识而为快。蒋士铨是我国清代乾隆时期杰出的书院教育家、诗人、戏曲家、历史学家。他在中国教育史上,尤其是在书院的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一部《杭州崇文书院训士七则》,流芳千古,以传万代。数目较多的以书院为题材的诗作,其内容涉之广泛,历史、文学、戏曲、诗歌合编成《忠雅堂文集》、《忠雅堂诗集》、《铜弦词

  • 文章(玖、雜纂)老兵吟草付印後記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陳榮妹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老兵吟草 古典诗词 南征北战 日本教育 传统文学

    的人个人的写照,但是他所接触的面,是有血有肉,直接参与中国内忧外患的鬪争,知道许多辛秘。外子所用的词句,坦率磊落;同时他为这多难的国家,流汗流血,南征北战,奋鬪数十年,已尽了他做军人的职责。如今在百战余生中解甲退役,他所获得的,祇有一些稿件,可说是血汗的结晶;甚至有许多是现代史中,很不易见到的资料,如「磨踵黄沙三万里」及「洛阳改编新旅」等记事诗。所以我劝他把那零散的诗稿,汇集起来,整理录存,不仅有文学的价値也有史料的价値,他同意了。我受的是日本敎育,对读我国

  • 文章文史学者汤锦文热心两岸教育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66期  出版时间:2008-05-31
    关键字: 汤锦文 两岸 返乡探亲 文学史者 故乡教育

    方正。其关于同鄕之著作有「武进在台同鄕传略」,学术著作「从鄕土文化看中国前途」以及其自传「传奇小人的奋斗史」和诗文集多种。民国七十六年七月,汤师偕同师母由台返抵常州,见到暌违四十年之鄕村父老如同亲人。其后又多次返鄕探亲,并关注故鄕教育,特倾其所有在家鄕前黄中学和寨桥小学各捐建一栋教学楼,为发展故鄕教育表心意。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