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教育公益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梅香堂獎學基金管理點滴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5期  作者:王海靜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梅香堂奖学基金 创办管理 教育公益 蒋禩炆 建筑工程

    公元一九九0年,于阔别故鄕四十余年的叔父母第二次从台北回家探亲,他俩在村干部和我们的陪同下,走遍了村前村后,和鄕亲们促膝谈心,了解到村上有部分学生学业成绩好,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了;有的仍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旧思想,借故不让女儿上学了。为此,叔父母认为「千年大计,教育为本」很有道理,尤其是我的婶母张丽云女士在台北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对孩子们充满著爱心,他俩毫不犹豫地拿出一万美金,建立奖学基金会。介于我在青年时代是该村的第一位鄕村女教师,对村内情况比较了解,便

  • 文章侨领廖梅林热心教育 赞助佛统华益学校建校经费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謝福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廖梅林 教育公益 佛统华益学校 兴学办校 投资建校

    佛统讯」:泰国廖氏宗亲会名誉理事长,泰国梅林基金会主席廖梅林老先生,大埔平原鎭人是泰中社会知名人士,早年曾从事粉笔生涯,后弃教从商。艰苦奋斗,事业有成,本着取于社会,回馈社会之信念:成立泰国梅林基金会,为文化教育和社会公益作出贡献。先生热心教育兴学办校,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编著出版书籍,赠阅社会,如:近来先后出版的「老子今鲜」、「论语精选」、「健康宝鉴」等等。在社会伦理道德日趋湮没情况下,为激发世人宣扬孝道美德。在拍他耶先生巨资鸠建的「孔子杏坛」侧傍

  • 文章常州市領導會見余紀忠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8期  出版时间:1999-06-15
    关键字: 余纪忠 公益 教育

    常州市领导孟金元、曹锦成、赵显贵、杨大、张晓霞、万溢涛、王如青等亲切会见了台湾中国时报系董事长余纪忠先生、夫人余蔡玉辉等一行九人。市长孟金元向余老先生一行介绍了常州市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特别指出华英文教基金会的设立带动常武地区的人才培养、教育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余老先生表示,自己很愿意做一些对社会公益的事情,觉得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师资则在中国教育中起到无比重要的作用。他还关切地询问了常州市少年科学艺术等培养基地的情况。

  • 文章受到教育奖助鼓励事业婚姻均有成就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2期  出版时间:1974-02-20
    关键字: 教育奖助 喜结良缘 高等教育 乡贤公益

    楊覺良鄕長之長女惠英小姐,於去歲歲尾與蔣德馨先生結婚,新郞爲江蘇松江人,財務學校會計系畢業,任職聯勤總部,因軍職及節約關係,未發喜柬,於二月二日回門時,楊鄕長特假吉祥樓宴請至親好友,本會有關同鄕應邀前往道賀,新娘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音樂系,任北市弘道國中音樂敎師,事業婚姻均感滿意,楊鄕長以惠英小姐曾受本會敎育奬助金之鼓勵,致完成高等敎育及理想之工作,曁美滿之婚姻,頗爲感激,據吿飮水要思源,不能忘義,故於會員大會及春節聯歡會時,捐助敎育奬助金四千元,當面交與...

  • 文章今年伍姓奬學金推薦陳慧中領取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49期  出版时间:1989-07-05
    关键字: “伍氏奖学金” 陈慧中 伍绵德 公益 教育

    伍绵德鄕长系我邑城区望族,早年毕业复旦大学,来台后,与夫人张琦(无锡籍)女士均在台湾银行服务,一向热心社会公益,多年以前,曾委托台北市馆前路世华联合商业银行文化慈善基金会代办「伍氏奖学金」,指定复旦高级中学五名,伍氏宗亲会推荐大学一名(八千元),武进同鄕会、无锡同鄕会各推荐高中一名(各四千元),本会已连续办理三年。本年春季本会推荐者为师大附中一年级陈慧中同学,业由世华联合商业银行文化慈善基金会迳行通知具领。

  • 文章溫州華僑貢獻多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4、5期  作者:溫言青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温州 华侨 家乡建设 投资 教育 公益事业

    温州人移民海外,寄人篱下,受尽欺凌,急切希望祖国强大,使自己在海外的权益受到保护。因此,他们心系故土,热爱桑梓,为祖国家乡振兴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以及兴办其他社会公益事业,赈济灾民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爱鄕行俱在一、投资办企业。建国以来,瑞安华侨和归侨杨岩生、杨康银等人发动海外华侨、归侨兴建了瑞安陶瓷厂、啤酒厂、华侨制针厂等,解决了三百多华侨、归侨和侨眷子女的就业问题。一九八四年五月温州被国务院列为全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以后,温州华侨华人纷至

  • 文章(社論)同鄕會基金運用的商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0期  出版时间:1979-05-01
    关键字: 同乡会 会员福利 教育基金 社会公益 奖学金

    社会公益团体,一般都募有基金,规定动子不动母,利用孳息所得,移作会员福利费用。同鄕会为社会公益团体之一,现有基会三项,计为敎育基金二、四五二、〇〇〇元,医药基金四〇〇、〇〇〇元,福利基基金一一二、八〇七元,依照社团基金保管办法规定:存放银行生息,以孳息所得用作同鄕子弟奖学金,贫病同鄕医药援助,和一般援助之用。近年银行利息降低,年息不到一分,即以敎育基金而言,贰百四十余万元数字不算少了,而半年孳息所得拾壹万陆千余元,不到本学期所需全部奖学金额三分之一,不敷

  • 文章謹簡述先嚴張公如樓生平二、三事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張義高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张如楼 回忆先严 公益事业 家风教育

    挖土等损耗体力的活动,不管民工生活安排,收入比民工高两倍以上。可是他坚辞不受,和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有一次工程结束,结算分配时,保长被先父的精神感动,特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两块银元分配给民工做奖励。抗日战争时期,阜宁地区人民棉布等生活必需品来源困难,尽管我家经济条件捉襟见肘,先父仍带头出资支持地方政府置办织布机、纺纱机,为民造福。为了让曹洼村的子孙后代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公元一九四二年他积极地带头集资筹款,负责曹洼小学筹建工作。公元一九五八年秋成立人民公社,办

  • 文章集革命家、教育家、慈善家于一身

    来源期刊:《同安》 第128期  作者:康大可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陈延香 生平介绍 革命事业 教育 公益事业

    到陈延香的大力支持。他在校内建造六角亭,褒扬华侨热爱家乡热心协助教育事业的功绩,陈延香特意在六角亭旁植树三株,一株龙眼树,「龙」代表华夏;一株荔枝树,希望学校人才辈出结硕果;一株古柏树,希望祖国教育事业犹如翠柏,万年常青。一九一七年,陈延香担任同安县劝学所所长。一九二〇年至一九二二年,应陈嘉庚之聘,任集美学校总务主任,兼女子小学校长,代理过集美中学和师范学校校长,参与筹建厦门大学。陈延香还热心家乡的实业建设和公益事业。一九二四年,他招股开设仁爱医院,和公中银

  • 文章慈谿秦潤卿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秦祖泽 金融 抹云楼 图书馆 公益 教育

    上海沦陷期间,蓄须明志,誓不与日伪政府合作,富有民族气节。二十年代以来,除了金融事业外,并热心从事社会公益及文敎事业。曾任上海租界工部局华人纳税会董事、宁波旅沪同鄕会副会长。在慈谿鄕间,提倡民间蚕桑生产,改良品种,增加鄕民收入。又支助养老䘏寡的荣华堂和保黎医院等慈善事业;并创办抹云楼图书馆,发展文化事业。在宁波,支持效实中学,任校董会主席,并设立抹云楼奖学基金委员会,奖掖后学。在沪时,先后创办修能学社、储能中学、主持钱业中小学,任校董会主席。又兼任南洋模范中学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