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景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銀江石鰈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1期  作者:張達騰 出版时间:1985-02-12
    关键字: 故乡风景 银江 石鲽干 资源丰富 思念故乡

    粤之极东为吾邑有处很传神的地方,它名叫银江。乍听起来殊令人向往以为有银满江,江上有座鹊桥吗?牛郎织女在银汉迢迢暗度吧!这是多么亮丽而又悽美的景色。诚然,水是故乡甜,银江的水,真的和其他地方的就是不一样。甲子季春初二,春雷隆隆后大雨滂沱,适参加桃园大成国小擧行观摩会应邀亲师聚谈,一次偶然邂逅一位家长,竟是故乡人,唯一的银江望族房海光先生。我把住机缘请敎了他一下:「银江的地名为何如此绮丽啊!」接着他解释说:「可能银江河床地质含有矾石的成分,有沉淀过滤作用,若

  • 文章风雨万里忆故园(上)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賀志堅 出版时间:1969-09-02
    关键字: 怀念故乡 少小离家 十字洞 故乡风景 故乡特产

    的乳燕,只身投进了六朝金粉的南京,韶光荏苒,于兹又二十一年矣!此期间,为了逃难,为了读书,为了工作和生活;走遍了浙赣、横渡了长江,进出过太平洋;驰骋过多少旷野与平原,翻越过多少高山与峻岭,看过多少名城与重鎭,见过多少瑰丽与雄奇;任凭它绿草如茵,川原无际;任凭它古树参天,布列森然;但,我不爱那霓虹灯花,耀眼若昏;我却爱我故鄕的一灯如豆,点点黄晕,烘托的安静与和平。我不爱那用人工雕砌的胜地风;我只爱我故鄕的农庄草舍,小鎭风情,表现的圣洁与纯眞。啊!莲花,我的故鄕

  • 文章美美的洞頭紫菜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1卷 第2期  作者:葉青青 出版时间:2015-04-01
    关键字: 紫菜田 故乡风景 农业 经济作物

    回溫州老家時,在旅遊途中遠遠看到海中好多一格一格的架子,方方整整一畦一畦靜靜的在水中,配上旭日夕照甚是好看,靜宓的如詩如畫,若偶而遇上一葉扁舟划過,更添生意。我一直好奇那是什麽?日前溫州洞頭兩岸交流參訪團來,閑聊中把握機會問了一下,還真問對人了,這位溫州紫菜養殖大老闆熱心的為我們解開了謎團,也讓美麗的近海景緻增加了經濟價值的真實性。原來那就是人工搭建的紫菜養殖場,潘董他形容紫菜是不死的海藻,又是一個充滿憧憬的名詞;不死,在我們東方有仙的味道,在西方有重生...

  • 文章家鄕新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12期  作者:戴勁男 出版时间:2015-12-10
    关键字: 浙江 经济发展 故乡风貌 风景名胜

    的两层楼阁建筑,结构端庄秀丽、飞檐翘角、曲线柔美。古时,此门既可登楼眺望敌情,更是观赏美的最佳去处。大门两侧的对联写道:「地枕三崖,崖吐名花明昭万古;门临四水,水生秀气荣荫千秋。」说尽了芙蓉的鼎盛文风。平阳让世界瞩目羊年秋,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落户平阳。通过国际的、时尚的、美丽的旅游文化元素注入,提升平阳旅游新形象,与平阳创建国际滨海时尚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相吻合,将进一步增进外界对平阳的了解,进一步增强平阳的核心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平阳揽山海之胜,旅游元素

  • 文章半世纪前的绍兴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8期  作者:阮煥章 出版时间:1974-08-30
    关键字: 绍兴 商铺 故乡风貌

    憶自半世紀前紹興城中的商舖,林立二條街衢間,街道以石塊板舖路,一名叫做「大街」,一條名爲「大路」,店設二旁熱閙異常,其中以臺北所少見的大商賈而言,計有蠶絲行,錫箔莊,內進作坊外立門售的醬園,高牆大厦的當押舖,此外有呼叫賣的估衣莊,店員有節拍的高唱喊叫,顧客不分男女竚立觀看聽着,如有合身價格相宜的,當可購置。別的計有煙管店,煙葉切絲店,另售飮喝沽酒店,都是臺北市間所沒有的。也有組織不同,大小不一的錢莊,和個人擺設的錢攤、專以兌換收取銀洋雜幣零碎錢數的。其他...

  • 文章閒話家鄕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9期  作者:金溪翁 出版时间:1974-10-01
    关键字: 宁波 故乡 交通 发展现状 风景名胜

    寧波交通寧波是浙東門戶,地在東海之濱,也是浙東貨物集散地。居民對航海捕魚技術早有心得。遠在幾百年前,甚至一二千年前,卽有船航行海上。小康王趙構從金營逃出,他逃金兵追。一直逃到寧波就發生家傳戶知的高橋大戰。張浚在高橋抵抗金兵,小康王從容由寧波航海逃往溫州。而再由溫州囘到杭州登極稱帝,是為南宋高宗。由此可以證明寧波人很早就知道海上航行。鐵道:滬杭甬鐵路建築於淸朝末年。滬杭段已全線通車,寧波至曹娥江邊百官段中間經慈谿餘姚上虞三縣也已通車。杭州錢塘江邊,經蕭山紹...

  • 文章洛陽老城的舊文化與新文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清明节 参加祭祖 故乡风俗 故乡发展 风景名胜

    理应如此。我出生在民国七年,戊午属马,眼看的是小脚时代,五四运动以后,世风日变,等到民国十四年,冯玉祥将军到洛阳,兼理地方政务,主张放足,学生到街头宣传,以后形成的小大脚,就是这样来的。除旧布新 迈入现代化我在幼年时期居住的洛阳城,是明洪武(西元一三七三年)从金代遗址将土墙改筑成砖砌。城周八里又三四五步,城高四丈;东开建春门、西开丽门,南开长夏门,北开安喜门。城上建阙楼,环城挖壕引瀍涧水灌其中,颇具防御能力。历时七百余年。在抗日战争中,初期为著焦土抗战

  • 文章漾江風雲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9期  作者:李嘉靖 出版时间:1979-12-25
    关键字: 城西河村 辛屯镇 故乡发展 漾江风景 劫佛事件

    滇西,民族部落複雜;它在人類史學上有無重要文化遺產,尙無考據。近古期由黃河流域播遷來滇的漢族,就有分佈屯聚在當地社會,這是事實。當地民傢子族開化較早,除衣着與語言與漢人廻異外,生活方式無特別不同。家先祖屬民傢子族人,自然我也俱有同族血緣,而今屈指一算,究係幾世代的遺民却茫然無知。由於漢人入滇,早已在鶴慶故鄕的辛屯,大夫屯等一帶生聚敎訓,據方圓數百里,且已落藉生根。據傳說,所謂「屯人」播遷故鄕早期,他(她)們傍江築居,依路搭棚,逐漸形成市集。並且因屯人善于...

  • 文章昆明忆旧—星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何開明 馬榮柱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昆明星街 故乡风貌 地方美食 历史集萃 风土习俗

    在清朝末年的《清末昆明城区图》上,只画出星街的位置,却无街名。到民国九年左右才定街名,并修葺成星街。过去市民称这条街为粮道街,是因附近文明街的西侧,有粮道衙门。民国初年撤去,修建成文明街。星街是与正义路、文明街和甬道街垂直的一条街,长约三〇〇余米,宽三米。它的南面与顺城街平行,中间有城墙隔开。因旧时马帮运输在顺城街歇脚,随即从星街进城,开展商业贸易,使星街、文明街形成货品集散地,十分繁华热闹。星街的最西头为云南市政公所,有李宗黄、唐绍虞

  • 文章(特載)快快樂樂回娘家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6期  作者:胡鎭雅 出版时间:2007-02-15
    关键字: 返乡参访 经济发展 故乡现状 山川风景 颁发奖学金

    里、南门桥这些地方,都还是老样子,很高兴的在南门桥的一栋旧屋里,见到了胡家的媳妇文幼宜老师,她比我长十岁,还算健康。她是我唯一见到的老人,可惜没时间敍旧。再到香山寺,这是我小时候常去的地方,古木参天,环境幽美,如今风依旧,而童年玩伴则无法追寻,不免有些感伤。旧城看完,再往新开发区,又是一番不同气象,宽阔的马路,林立的高楼,热闹滚滚的步道区,各种商品堆满了橱架、穿的、吃的、用的、看的应有尽有,人潮一波一波,一幅繁荣景象,这不就像台北的西门町吗?令人惊叹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