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戰時共返回15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何成濬将军战时日记(四十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01期  作者:何慶華 沈雲龍  出版时间:1991-10-10
    关键字: 何成濬 战时纪实 日记

    工科及陆大二期毕业。抗战时积力升第四十三军副军长。时任远征军中将参谋长。十一月二十五日 星期六 晴今日报载美超级空中堡垒约百架,昨午分批轰炸东京,历三小时之久,所有工场、医院、船坞皆起火,似此其死伤损失必极大,可无疑义,三四年前,倭寇轰炸我国,每次出动飞机常在百架以上,今年侵扰重庆、成都数次,每次数目未超过十架,可见其空军业已削弱,不但无力攻击他人,即自守其本土,亦渐困难矣。甘为世界祸首之倭寇,竟自食其报,殊大快人心也。午后二时余,洪医生到部,询昨日拔牙后

  • 文章抗戰前我蘇省立中等學校一覽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0期  出版时间:1975-12-20
    关键字: 抗战时期 江苏 中学 名单

    民國二十六年六月,我蘇省立各中等學校,共計四十四所。分述如次:六月下旬,教育廳令調鎭江中學校長王駿聲,囘廳任省督學,所遺鎭江中學校長之缺,另委沈亦珍接充。

  • 文章九十自述(九)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劉道元  出版时间:1995-03-20
    关键字: 阜阳 教育 战时体制 何思源 受降

    保安司令部派现任军官充任,班长由学员中挑选。由省政府呈准中央,一队开往河南省叶县,由第一战区汤长官恩伯接收,另一队开往安徽省立煌县,由魏长官立煌接收。第三节 省府实行战时体制与何主席返鲁一、何思源赴渝述职㈠奉召述职意义 三十二年九、十月间,省政府迁阜不久,何厅长思源奉中央电召赴渝述职。包含甚多意义。首先,省政府迁皖后,同人们谈起来,均认为鲁苏战区和山东省政府自鲁南山区撤退为时太早。以敌、共、我三方面的实力和所占战略地位,尤其民心等衡量,均未至非撤不可的境地。省府

  • 文章抗戰秘話(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8期  作者:李子瑜 出版时间:1971-10-3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战时情谊 抗日战争

    (續前)敵陷寧波後,當時槍第七三二○部隊,野副兵團經理部,有一朝鮮籍通譯名金新民,滿口能講上海話,如不注意細聽,簡直當他是個中國,人,和L同志經常往來,態度非常和善親切,久後察知其為另有抱負,懷有復國之志,亦許他是慧眼識英雄,心照不宣,故意裝作不知,在暗地從中衞護L同志,有時在談話時間,其中夾雜敵方軍事機密,如三十年十一月間,言敵軍戰事物資極感缺乏,不能不擴大戰場,得有補充,將採南征,北伐兩條路徑,繼云北伐與蘇俄毀約開啟戰端,必須經過南滿路、中東路、過滿州...

  • 文章聖戰佚史——學人救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史延祚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救灾 蝗虫 抗战时期 郭仲魁 文人

    满座,坐无虚席,人潮汹涌,挤得水泄不通,郭先生登台报告,口劲十足,声若宏钟,娓娓道出请赈经过,个个灾民喜形于色,感激零涕获得掌声雷动。河南在抗战时期,出粮出兵全国第一,藉学人力量,晋见当局,慷慨陈词,得蒙上峰允准减免粮赋泽被灾黎,郭、冯、徐三先生,当之无愧。郭先生随后语作者,主席对学人之关怀爱护与尊敬,无微不至,实在难得,以及领袖之伟大胸怀,迄今仍念念不忘。

  • 文章余紹宋先生詩文簡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2-08-30
    关键字: 余绍宋 寒柯堂诗 寒柯堂集 抗战时期

    战时的作品。我商请马木轩(寿华)先生,将他所藏的一本,也就是作者当年送给他的一本,更是在今日台湾的唯一孤本,由商务印书馆予以影印,俾供同好。幸得王云五先生的同意,即可出版了。在重新影印的寒柯堂集的本子中,我请了叶公超先生加书了题签,叶是余先生的同门弟子。他们均曾在当时的北京,随汤定之先生学过画。而余先生以画竹著名,他常说,他是以写章草的笔法画竹。他所画的风竹与雨竹,尤为卓绝。叶先生也擅画竹,淸逸无比。我又请马先生写一篇序,马也是在今日台湾以画竹著名的。他与余

  • 文章(鄉情憶舊之四:)懷念浙海寶島—漁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4期  作者:慈舫 出版时间:1979-09-01
    关键字: 浙海宝岛 渔山回忆 抗战时期

    五、抗战时期的浩刼(续上期)可惜这种好景不常,不久由于他们(包括其他海盗班在内)在海上作案太多;受害人心有不甘,竟向定海日军当局投诉,因此日本海军舰只,立即加强浙东海面巡逻,在洋面活动海盗,继续被日海军缉获,先将盗船放火烧了,然后把被捕海盗,用粗铅丝串入锁骨,一连串联十几个人,把他们推入海中,让他们自生自灭。在大海中漂流,如果没有人救,自然毫无生还希望,这也是为非作歹者的下场。接着几艘日舰集中起来,直向渔山岛驶来,了哨的喽囉首先发现,立即向盗首报告,喽囉

  • 文章战时期川境之大专院校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9期  作者:姚蒸民 出版时间:1971-09-01
    关键字: 抗战时期 大专院校 教育

    抗戰期中,吾蜀境內大專院校林立,計至三十四年九月抗戰勝利爲止,包括原有、新設,及遷川各校,共達五十餘所之多。茲就其分佈情形,扼敍如次:(壹)、成都一、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院址在望江樓附近,房舍爲中西合壁之宮殿式建築,頗爲壯麗。抗戰勝利後,校本部自峨眉遷來,擴充增建,益覺富麗堂皇。二、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及畜牧獸醫系:醫學院在城內四聖祠街,畜牧獸醫系則借用川大農學院之一部份房舍。醫學院院長爲戚壽南。勝利後,隨同重慶校本部遷回南京市。三、私立華西協合大學:校址...

  • 文章战时期的昆明金融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2期  作者:羅雯錦 出版时间:1992-12-25
    关键字: 抗战时期 昆明金融 金融市场 战时形势 货币汇兑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近代我国的金融布局,从晚清到民国都是重沿江沿海而轻内地,这种偏向的不合理性,造成国家经济发展的过度失衡。此现象虽然由于历史原因如当时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资力薄弱等客观因素所使然,但后方是有广阔天地,有它发展前途的。抗日战争前夕,国民政府开始有所重视:在统一实行法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战时财政经济战略措施,立足于西南地区,有意识地建立后方金融网点,并将它纳入全国金融体系之中,增强战时金融实力。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历来经济基础

  • 文章重慶瑣憶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9期  作者:魏希文 出版时间:1978-12-31
    关键字: 重庆风光 抗战时期 五三五四大轰炸 战时生活 三圣宫

    编者按:魏希文先生,湖北人,现任国大代表,著述甚富。年来因健康关系,已少执笔。本文敍述抗战时期各地革命靑年如何历尽艰难,奔赴抗战根据地之重庆;如何节衣缩食,厉行战时生活;均足为八年苦战终获最后胜利之最佳证言。至其描述重庆风光,亦令人引起无限追忆。魏先生于病中赐撰本文,本刋谨致谢忱。老友周开庆兄在电话中,嘱我为四川文献重庆专号写稿,我当即欣然允诺。我虽非四川人,但对日抗战期间,我在重庆先后两次住有五年余,所以重庆与我有深厚的感情。而且一直住在成渝路上赖家桥

共158条记录 1/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