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师资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余传韬校长致力于提高师资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0期  作者:屈振鵬 出版时间:1984-01-10
    关键字: 余传韬 师资 教育

    余传韬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他一直认为读书和做人,是同样并重的两件事,为了提醒学生们在唸书过程中,不要忽略了做人的道理,他经常将古书中有关孔夫子的训勉做人格言摘下来印制成书签,分送给学生,勉励学生读书不忘做人,做人不忘读书。在潘振球任职敎育厅长时,余传韬曾担任过省立嘉义农专校长,主持嘉义农专时,他的才干得以发挥,在「员生第一,敎学至上」的原则下,他积极培养该校的硏究风气,并提高师资水准,加强敎学实习,以增进学生工作能力及改善设备环境。从十九年前首次学成回国担任客座

  • 文章舟山市南海實驗學校簡介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0期  出版时间:2002-02-20
    关键字: 舟山 南海 学校 教育 师资

    南海实验学校是舟山市敎委创办的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现代化寄宿制素质敎育示范学校。学校位于舟山市定海临城新区,占地二一·七三公顷(三二六亩),建筑面积九一〇九七平方米,总投资一·九亿元,设计规模八十一个班,规模在校学生三三九〇名。是目前舟山市投资最多、规模最大、设施最好、师资最强的现代化「国有民办」学校。该校现有班级四十四班,其中幼儿园五班,小学十八班,初中十七班,高中四班,在校学生一八〇〇名,敎职员工(含临时工)三五六人,其中专任敎师一四四人。学校奉行

  • 文章浙江初等教育輔導制度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1卷 第1期  作者:鄭省三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初等教育 辅导制度 学者论述 师资力量

    省立中学,是各旧府治仍各保持省立小学一所。该项省小,历史悠久,班级多,还多兼办幼稚敎育,规模大,设备好,师资优秀,敎学风气蓬勃,省方为扩大附小功能,赋予省学区初等敎育辅导任务,自属洽当,附小自受任地方敎育辅导任务后,省方对附小主任(即校长)之任用,非常认眞,非敎育学者或非对初等敎育有特殊贡献者,则莫属;同时加强附小内部实验硏究;一面在附小添设辅导主任一员,职司省学区地方初等敎育辅导业务,不兼校内课务。故当时省学区辅导阵容相当整齐。省学区辅导活动,除不定期召开

  • 文章高等教育系列介紹之三温州師範學院概況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高等教育 温州师范学院 师资

    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教学上,贯彻「强化基础、加强实践、一专多能」的方针,注重学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并重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以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性。学院重视师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坚持对学生进行德、智、体、能综合考评,积极倡导「爱教、好学、求眞、创新」的校风。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学院每年选派十多名教师到国内外高校和科硏单位进修学习,还积极支持教师出国进行科硏合作和学术、文化交流。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 文章張學良將軍與武昌育傑中學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王彬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张学良 武昌 教育 育杰中学 师资

    讲师,旋又调升东北吉林大学教授,一九三二年育杰中学建校时,没有校舍,暂借武昌司门口湖北省公共科学实验馆内几间平房作为办公室和教室。张将军接见王化启时对学校特别关心,多次主动拨款,并且还用私款接济,使该校得以迁移到两湖书院旧址(即今之武昌张之洞路湖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改修扩建校舍,自此才能扩充高初中班次,由一九三二年不足一百名,到一九三四年迅速增加到七百多名。办学最重要的决定性条件是师资。张将军选派东北大学教授、讲师和毕业生到该校任教。除王化启外,还有安文溥

  • 文章爲發展常武地區高等教育集資興辦常州中山大學案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28期  出版时间:1996-02-15
    关键字: 教育 集资 湖塘镇 师资 常州中山大学

    待「常州中山业余大学」筹设完成后,即着手进行校址在武进市湖塘镇之「常州中山大学」筹备工作(第二阶段),举凡购置校地,筹设学系、约聘师资、申请办学许可,将次第进行,预计八十八年招生,以上将由常州电子工业职工业余大学与本会共同办理。五、成立之「常州中山业余大学」筹备委员会由常州电子工业职工业余大学与本会共同组成,筹备设校事宜。(校址在常州市劳动中路三号,清凉寺后侧)设有外文系、工商管理系、美术工艺系,预定八十五年招生。提案人:周振华中华民国八十四年十二月 日

  • 文章高擧三民主義旗幟的香港華南中學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8期  作者:蕭乃文 出版时间:1981-12-30
    关键字: 香港华南中学 创建始末 师资教育 优秀学生

    鼓舞僑胞愛國熱忱 三二九開羣衆大會中華民國二十七年十月,由於武漢的失陷,我國的七大都市北平、天津、青島、上海、南京、廣州、漢口,都已先後淪入日寇的魔掌,我國的抗日戰爭也由第一個時期的「守勢作戰」,進入第二個時期的「持久戰」,採取節節防禦,遏阻敵人的進攻。日寇速戰速決的戰略已不可達,復陷身泥沼,轉而掀起政治陰謀,一面散佈和談毒素,一面卵育傀儡政權。中國國民黨港澳總支部成立以後,在黨員組訓工作方面,已有了扎實的根基,尤其在學運、工運和文化運動方面,成績卓越,...

  • 文章抗戰期間 甘肅省之師範敎育與職業敎育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5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战时教育 师范教育 职业教育 师资学生

    壹、甘肃省之师范敎育一、沿革本省师范敎育,在抗战期间,颇有长足之进步,二十七年,各师范学校均增办义务敎育师资训练班。二十九年,又擧办国民敎育师资训练班。三十三年遵令改办简易师范,且将全省师范,简师一并改为三年制。三十二年划分师范敎育区,辅导地方敎育。二、校数师范学校历年增加情形,有如下表所列:年度 省立 县立 私立 合计 备注民国二十七年 一四 一 一五民国二十八年 一七 一 一八民国二十九年 一九 一 二〇民国三十年 二〇 二〇民国三十一年 二〇 二

  • 文章李誠修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台儿庄会战 李诚修 同乡公祭 松江公民训练师资 太行区区长

    敎师复兼负学校行政,亲邻子弟,得以就近受敎,一时传为美谈。先生敎学认眞,治事精勤,绩效卓著,旋为鄕里所称许。十七年二月以廿三岁之靑年,复被推举为鹿湾鄕鄕长,不辞辛劳,戮力鄕村建设达八年之久。廿五年,以绩优选送江苏省松江公民训练师资所受训,结业后返县从事壮丁训练工作。先生以身作则,辛勤擘画,成绩优异,遂擢升为第四区区长。莅任后,力荐孙裕洁先生为区队附,众望所归,深庆得人,地方人士喩为「孟、焦之好」。民国廿七年五月,台儿庄会战后,日军绕道济宁,包围徐州,丰县遂

  • 文章我的父親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国学基础 抗日救国联合会 卢沟桥事变 师资 往事回忆

    勘定县境鎭坊鄕,借用寺庙,正式招生开学,并附设简易师范科,储备小学师资,抗战胜利,转任新建县政府敎育科长,为时甚暂,改任安福县政府主任秘书,兼代田粮处副处长,三十六年底,中央训练团戡乱建国干部训练班第一期开训,父亲赶赴南京,报到受训,结业后,编派国防部戡建总队第二大队部服务,驻安徽屯溪,三十七年秋调第六大队,随从王升化行将军,参与上海经管工作,三十八年,**窃据大陆,只身逃抵香港,流浪街头,乞食度日,仍参加中国青年**抗俄联合会,直属香港分会,第三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