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师范学院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歸來重拾兒時夢——記湖南藍田、國師李園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1期  作者:李忠熙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国立师范学院的筹建 国立师范学院的搬迁 李园的衰落 社会使命 怀念故乡

    提起湖南蓝田,只要是于三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初,在那里读过书的人们,应该还记得,位于光明山李园的国立师范学院,也就是说大家暱称的「国师」。当时的蓝田,其实已是湖南战时的文化中心。除国师外,还先后迁来了很多中学,如明德、长郡、岳云、广雅、大麓、及妙高峰等。此外还有女校明宪与周南。而笔者即是当年国师附小的学生,也是李园的子弟。国师的筹建三十年代中期的中国,国弱民穷,人民鲜有受教育的机会,文盲普遍,国民素质低下。全国有识之士有鉴于此,大家都认为:为求改进此一

  • 文章裴溥言自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03-03-20
    关键字: 裴溥言 国立女子师范学院 教育

    苏、皖、浙、赣、湘、粤、桂、贵、川等十一省,历时四月余,于六月中抵达重庆。经过山东省政府的保送考试,被分发至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就读。民国三十五年毕业后,应毕业论文指导老师魏建功先生之邀(时魏师任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台湾大学陆志鸿校长之聘,赴台任台大中文系助教。至民国五十二年渐次升至教授。民国八十年届龄退休,获台湾大学聘为名誉教授。计共任教四十五年,其中曾赴菲律宾任教中正学院六年,在台东吴大学兼课十六年,中山大学二年,退休后习丹青自娱,曾于台、美举行画展数次

  • 文章高等教育系列介紹之三温州師範學院概況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1-08-10
    关键字: 高等教育 温州师范学院 师资

    温州师范学院位于沿海开放城市温州。原址座落在市内风景秀丽的九山湖畔。为适应温州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九八四年经浙江省政府批准易地新建。新校址在该市新文教区学院路,规划用地二六〇亩,校舍总建筑面积六万余平方米,迁建工程被列为省「七五计划」重点项目」。现已建成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四幢教学楼和学生食堂、部分学生宿舍、部分教工住宅等附属设施。一九八八年开始,理科四个系先后迁入新校舍。目前,主体工程文科大楼已破土动工,新校园的建设正在加速进行,计划于一九九三年

  • 文章山东省立:临时政治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院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褚承志 出版时间:1981-09-20
    关键字: 山东省立临时政治学院 山东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山东省立师范学院 教育 名单

    一、临时政治学院山东省立临时政治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和师范学院这三个学校,是由一个学校连续发展而成的,是一个学校的三个阶段,是三而一,一而三。今将现有资料作历史记录。抗战期间在与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沦陷区的要求下,我们在敎育上,对日本占据的点线地区奴化敎育是破坏,对我们控制鄕村,则展开抗战敎育。二十七年七月,行政院通过战区敎育设施方案,先后派人赴战区工作。接近战争地带,因军事关系,高等敎育,无形停顿,特规定设立临时政治学院办法。其目的在招收战区失学的高中毕业

  • 文章李兆熊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李兆熊 师范学院 参军入伍 南昌陆军招训处 金融业 退休生活 因病去世

    先生諱兆熊,江蘇東海人。曾大父某,前淸守備;大父某,英年早逝;考春生公,字小風,效陶朱業,樂善好施,妣何氏,主持義學,稱譽鄕里。先生幼趨庭訓,溫文儒雅,博學多聞,勇於任事,朋友稱贊,良有因焉。先生啓蒙時,値抗戰軍興,遂入私塾,奠定日後國學基礎。民國三十七年冬畢業於江蘇省立東海師範學校高等師範科,時逢戡亂,政府轉進,學校播遷,毅然孑然一身,易服潛跡,冰天雪地,匍匐蹇行,歷十餘日,歷盡艱辛,始抵江南。民國三十八年投考南昌陸軍招訓處,入鳳山陸軍第四軍官訓練班入...

  • 文章教育生涯回顧(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劉安愚 出版时间:2002-03-20
    关键字: 刘安愚 教育工作经历 台中商业职业学校 中兴中学 台湾省立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編者按:本社社長劉安愚先生,不幸於民國九十一年元月十九日病逝。劉社長服務於教育界達三十年之久,生前應友人之請,將其從事教育工作之經歷,撰成《教育生涯回顧》一書,是一篇非常重要的史料,謹分兩期發表。除了其對教育的崇高理念和措施可供作吾人借鏡外,並藉此表達哀悼之至意!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