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工具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九江牯嶺挑力兌換劵、代用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丁張弓良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交通工具 挑力 兑换券 代用券

    自九江至牯岭,必需先至莲花洞,约廿四华里,再上牯岭又有十六华里,以前的交通工具并不发达,多数是步行或以人工挑力送货,亦因人工便宜,而且可准时将货送到,因此健壮的男士,多以挑力或抬轿(俗称轿夫)为生。虽然无劳工公会组织,都以地区划分界限,管制严格,信用特佳而可靠,不论货物或行李交由各区运输,绝无半点遗失或短少,因此在牯岭的商店、旅馆、酒楼,都依靠这些劳工挑货上牯岭,而这些货当然比其他地区较贵。而各商店为方便付挑力费起见,就印制各种铜元兑换券和代用券,并说

  • 文章射洪剪影(三)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4期  作者:袁守成 出版时间:1972-12-01
    关键字: 四川 盐场 射洪 工具 井神祠

    盐工用的工具就多了!可以找得出记载名目的是:穿井器具有:机、绠、井礧、水竹、大釬、小釬等。汲井水的工具有筒竹、绞篊、车、车床、辘轳、楼架、竹笕等。治坏井的工具有:漕釬、井锯、桶子、锼子、提须、刮筒等。煑盐工具有潢、瓮、楼灶、盐锅、烟筒、灰潢等。还有许多工具,不是老盐工,就叫不出名字来。竹的原料是安县以上运来的,又粗又长。盐锅是重庆一带运来的,又厚又重。远道由船运来的煤炭,由炭仓运到灶房。制成功的盐,由灶房运到盐仓。这些劳力,都是盐工在汲盐水烧盐之外的重头工作

  • 文章故乡的交通工具大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1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5-03-01
    关键字: 交通工具 故乡建设 交通发展

    这种三轮车,需要两个人,一个人专门驾驶,另一人专门收钱,忙得不亦乐乎,看样子是苦一点,可是现在他们都是大财东,新的十万元户,越来越多了。(看图六)故鄕的中型巴士很多,也是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停在马路边,招呼客人上车,坐满客人,大约有十五、六个位子,上了十个人就开车走在路上,随时可以载客,祗要客人在路边一招手,马上会让你上车,没有班次,川流不息的来来去去,从新浦到连云港,只要三块钱,新浦到灌云只要四块钱,非常方便。至于搬运货物方面,除了货运汽车外,大平车和小平

  • 文章耬的簡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0期  作者:貟貞心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耧的简介 农耕用具 播利工具 操作方法

    耬爲漢民族自中古時代至今,北方農村的重要農耕具具,用以播種。起源於何時?爲何人所發明?難以查考。由於耬之質料結構,操作方式,乃各部門之效能,足證先人們當年早已面對大地之農作,和使用農具歷年之改良,發揮了高度的智慧結晶。耬體形狀耬體的形狀特異,前有轅桿,中用牛拉,後爲耬斗,下月耬腿三根並列,各有彎形耬管三根,耬腿下端爲耬鏵,耬斗後方之高處,有木質兩手操作之搖把,耬體略作前傾,便於耕種。耬之各部門,多爲桐木,間有桑木、槐木,取其結實耐磨。耬身輕便,全耬僅重十...

  • 文章江西的水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0期  作者:謝永濱 出版时间:1968-09-02
    关键字: 水碓 农业工具 风俗习惯 往事回忆

    江西地方多山,河流纵横,水力丰富,故水碓很多。水碓不独江西有,大凡有水的地方都有。所谓水碓,是利用水力发动的一种木制的自动化的舂辗工具。它除少许部份用铁外,其余系由松木及各种硬材、石头等所组成。它大槪是人类最早利用水力发动的机械。水碓的大小和设置的地点多随村庄的大小、人口之多寡及河流的利便来决定。通常是先建坝拦水及设立水库,其次是兴筑碓房。碓房的建立,须取适当的低洼地区。在房内沿直线埋设若干碓臼(用靑石凿成的),然后在高于平地三四十公方之适当距离,与碓臼

  • 文章囘憶抗日期間從郵二三事(中)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25期  作者:承允 出版时间:1983-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逃难 邮件 沦陷区 交通工具

    若不前往襄助,显见不顾公义,有失苏区体面,贻人笑柄。诸位既无一人自动愿往,拈䰗决定何如?」众无以难,遂成定例。又三十三局人员聚集在沪管局四楼大厅中,设备简单,每三四局合用一办公桌。于是为争抽屉,争桌面,纠纷迭起。余文不得不出任鲁仲连,费尽唇舌,劝大家以苏区体面为重,相互忍让。日军占领一地,为维持市面,即透过苏管局令原地邮局囘去复邮。撤退在沪各局先后接到是项命令。惟由沪起程返沦陷区手续甚繁琐,各人要向日军方领通行证,要注射防疫针,要接洽交通工具,要准备陷区通用

  • 文章四十四年前六月的浙江一件大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6期  作者:王梓良 出版时间:1973-06-30
    关键字: 交通工具 西湖 经济 博览会 铁路

    一、引言虽说吴越文化冠东南,西湖山水甲天下,而在四十四年前与所谓文士谈西湖,多数还是欣赏」蹄声答答」的「骑驴探幽那种雅事。事实上,那时西湖的陆上交通工具,什九也只是用人力的「黄包车」和「藤轿」。十八年六月六日「西湖博览会」的擧行,时当东北易帜,全国统一([1])之后,也正是中国国运如朝阳上升之际,本省得地利、人事之便,在主席张人杰(静江)提倡后,各地各界纷纷赞助,原定三月开幕,以筹备展开后范围扩大,故迟至六月六日擧行。会的主要目的,固然在于介绍生产,并

  • 文章回味家鄉夜間抓泥鰍

    来源期刊:《浦城鄉親》 第4期  出版时间:1988-06-10
    关键字: 抓泥鳅 回味 夜间 工具 家乡趣事

    泥鳅在家养个几天吐泥沙,也不会死掉,这是很技巧的简单工具。夜间到水田去抓泥鳅,通常都是一个人去,有时家里的小孩或是邻居亲友合作一起去。如果一个人出去,则通常背上背着柴火,左边腰间系上一个装泥鳅的篾篓,左手提着照明的铁丝的火篓,右手使用泥鳅剪。就是这様的装备,开始在田间抓起泥鳅了。假如有小孩或是邻居亲友一起去,那麽柴火就由旁人帮忙,其他的装备则仍然自己一人背拿,无法由别人帮忙。晚上抓泥鳅,是非常有趣的,虽然有的人在白天已经劳动辛苦一天了,如果说是要出去抓泥鳅

  • 文章絳州的鑽石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李文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绛州 金刚石工具 行业发展史

    钻石,是由纯炭质的金刚石屑,经过千锤百炼琢磨而成的硬度极高、折光力强,辉耀光亮,价値昻贵的装饰品,仪表轴承,刀具等工艺品。南非洲之特蓝司佛尔、巴西、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出产金刚石较多。山西的古绛州,现今新绛县的万安、阳王两个鄕,曾有二三百户近千人,为了发家致富,从事以生产玻璃刀、砂轮刀为主的金刚石工具制造业。新绛县志记载:万安鄕的赵村有个罗兴泰,曾于清光绪年间,在北京前门大街,经营钻石工具,主要产品有打孔钻、利绣钻,很受人民群众补钉瓷碗、瓷盘、瓷盆等生活

  • 文章倫敦拾零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0期  作者:李裕寬 出版时间:1991-04-03
    关键字: 伦敦 地下铁路 交通工具 币制交换 国际旅行

    的人,则不但多花钱,且不敢上车换车,更何况地上的双层车,国营铁路线之齐,简直难以想像(眞奇怪英国铁路无平交道■。信、汇储,英邮局办的是政府行政业务,如收税、发放社会支出、社会福利、免票证明各种咨询。每逢月之第一个星期一,各邮局排队挤满了领退养金的男女老弱,每周四十磅;英国自称帝国,行民主宪政,采社会政策,故公医、养老、育幼救济办的很彻底。在交通工具上看英人阶层非常明显,凡乘公共双层车的人,几乎都是区域内退休老人或初中高中学生,凡乘地下铁的人却几是上班族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