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学历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自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劉安祺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刘安祺 自传 家世 学历 经历

    人世,国仇家痛,余感伤不知所已。余妻黄经达氏,出自长沙名门,余子女七人,长男之中,留美攻读植物病害系,次男卫中,在台攻读陆军官校第三十六期,女三人已出嫁,六女、七女正攻高中,余家虽经济状况不见宽裕,然妻贤、子女忠厚纯朴,天伦和乐,足以使余安心效命国家耳。学历余髫龄入私塾,十二岁入韩庄鎭立高等小学,继考入私立山阴中学,民十三年秋甫毕业,鉴于当时军阀祸国,帝国主义者侵凌,九洲鼎沸,中原变乱频仍,悲切外患内忧,国势日非,乃坚决请准双亲同意,间关赴广州,毅然投考黄埔军校之

  • 文章我所經歷的軍事教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徐啟明 陳存恭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人物事迹 从军经历 求学历程

    一 家世與家鄕我家原籍廣東省惠州淡水,道光末年,五世祖聲眞公負販至廣西省永福縣寨沙(今廣西省榴江縣),見其地肥美可耕,有甚多同鄕在此墾殖,遂亦落籍務農,如今,其後裔三大房約千餘人,爲寨沙巨族。據鄕中前輩云,來自廣東之移民——即客家係經過一段頗長時期之艱苦奮鬥始能蕃衍於寨沙一帶,當地土人原甚多,有苗、傜、僮和敞人(實係說敞話的漢人),客人漸多後即遭土人排斥,引起土客之爭,咸豐年間械鬥甚烈,客人幾被消滅,後來反將土人逐入山中,至今客人在寨沙約佔百分之七、八十...

  • 文章廣西同鄕會獎學金得獎心得以身為廣西人為榮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1期  作者:莫茜淯 莫逸薇 陳柏綱 阮嘉翎 出版时间:2008-07-10
    关键字: 广西同乡会 奖学金 获奖感言 求学历程

    飲水思源故鄕情明新科技大學企管所碩二 蒼梧 莫茜淯從小祖父母就告訴我,我是廣西蒼梧人。告訴我身上的血脈源自於那個好山好水、民風淳樸的地方。一開始廣西讓我覺得是一個充滿苗瑤民族神秘文化色彩的腹地,但在隨年齡增長及認知的增加,才了解廣西不僅於我所知道的印象。透過長輩的傳述,才漸漸的了解祖先源自李上將品仙與莫中將德宏,祖先的功勳提醒著我們後代子孫,要奮力不懈的成爲國家之棟樑。深入了解廣西的歷史以及內涵,了解廣西民族擁有著團結向心力,及願意爲彼此信任及分享的信念。...

  • 文章受之點滴當泉湧以報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7期  作者:陳雨音 出版时间:2000-01-10
    关键字: 广西同乡会 获奖感言 奖学金 求学历程

    「人生有夢,逐夢踏實」正是我求學迄今的最佳寫照。大學四年來,經過不斷的努力與學習,在今年一月終於如願以償的順利通過甄試,保送本校土木工程學系硏究所,邁向人生的另一個里程碑。回首來時路,曾經受過許多人的鼓勵及幫助,「受之點滴,應當泉湧以報」,內心充滿了感激,對於「廣西同鄕會」給予的鼓勵,學生更是懷著無限的感謝。今年很榮幸地再次獲得「廣西同鄕會」的肯定,頒予學生奬學金。以往奬學金的用途皆爲購買與學校學科相關之書籍,用以充實並加強學生的知識,這次奬學金的用途也...

  • 文章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7期  作者:江正明 出版时间:2000-01-10
    关键字: 广西同乡会 奖学金 获奖感言 求学历程

    這次榮獲廣西同鄕會的奬學金,除了因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而欣喜之外,這份肯定更增添許多再次向上奮鬥的動力與勇氣。回想自己在數年前因興趣不在國際貿易而放棄專科學業回台南工作之後,心中並未減少對讀書的摯愛,並常常在工作之餘注意任何可再繼續升學的管道,以致工作再累、再辛苦,我還是不忘多充實自己。還好,現今的社會並未放棄像我這樣「高齡」卻還願意求學的人,且上天也終是疼惜肯付出、肯努力的人,讓我如願地考上成功大學推廣敎育部電機工程系。但就在考上大學的同時,生活上現實的...

  • 文章贏在理財力——二十三個賺錢知識讓你變成有錢人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謝春滿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赚钱技巧 人物事迹 求学历程

    文·謝春滿《今周刊》與花旗銀行、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政大民調中心共同合作,首度針對台灣高中職學生與大學生進行財經素營大調査,了解台灣學生的理財IQ。結果發現,台灣學生的財經素營處於不及格狀態,平均只有五十六分,不但對投資理財、保險、稅負的認知薄弱,且有明顯城鄉落差,偏遠離島地區學生,平均分數只有四十六分,顯示資訊與教育的不足,學生們的財經素養表現也相對較差。政大商學院院長周行一認爲,財經素養的分數當然是愈高愈好,每個人都應該了解一下自己的程度。他強調:「...

  • 文章困而學之的心路歷程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4期  作者:李道顯 出版时间:1994-12-25
    关键字: 往事回忆 自传 休学养家 求学历程

    前言民國六十二年八月二十二日,通過教育部的論文口試之後,終於獲得了中華民國的第七十四個國家博士。第二天的上午,大家長「伯英老」宗黃先生,特地打電話到舍下祝賀嘉勉。並囑我把艱苦的學習歷程,寫成一篇報導性的文章,以便在「地方自治月刊」上發表。他說:「我們雲南同鄉子弟,在國内外獲博士學位的不多,像你這樣自小離家獨自奮鬥,全憑苦讀去爭取公費,而獲致殊榮的更是難得,所以你的奮鬥歷程,正可作爲一般青年學習參考的榜樣。」我除了默默點頭之外,並問他何時交稿?伯老說:「隨...

  • 文章「浙江省戰時高等教育」補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5期  出版时间:1981-05-06
    关键字: 浙江省 战时高等教育 办学历史

    毅成先生史席:在二月份浙江月刊,拜讀大著「浙江省戰時的高等敎育」一文,極洋洋大觀之記載,至爲欽佩!惟誦至㈡內:有謂「浙江省自公立法政學校,於民國十六年起停辦,與省內法政敎育已中斷了十六年」。曁文㈢內,有謂「……民國十六年春浙江臨時省政府決議;改爲訓政人員養成所,派樓佩蘭(桐孫)兄任所長。迨正式省政府成立,又決議:仍改囘爲法專,亦仍由樓任校長。但辦至原有各級學生畢業爲止,不再招收新生。秋、樓辭,改以姜次烈(紹謨)兄任校長」。等語;不可謂爲不詳,惟就弟所稔,...

  • 文章抗日烽火中國立第廿一中學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9卷 第3、4期  作者:駱名偉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王仲廉 创办中学 建学历程 抗日战争

    (注:仝菊圃校長 (仝維華 提供))(注:創校校長王仲廉將軍 (陳明樹 提供))一九四二年,時任卅一集團軍副總司令兼蘇魯豫皖邊區挺進軍第二路總指揮的王仲廉將軍,軍書旁午,日無暇晷,而創辦國立廿一中學尤為勞瘁,賦詩一首曰:「東南淪陷五經秋,遍野哀鴻入目愁;未卸戎衣興教育,樹人端為雪讎仇。」爲國儲材 將軍辦學上世紀四〇年初,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處於最艱苦的年代,生活在蘇、魯、豫、皖淪陷區的廣大青少年和愛國知識分子,飽嘗了日寇的殘酷踐踏,承受著當亡國奴的屈辱,滿懷著...

  • 文章獻身教育服務人群奉獻桑梓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9期  作者:王貞雅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王贞雅 成长经历 求学历程 个人成就

    自信的起点~成长及求学历程我,王贞雅,是个积极进取、有面对任何挑战实力的青年。民国六十一年生于高雄市,简单的公务员家庭,父母及一兄一姐嫂嫂及一个小姪女;目前兄姐嫂分别担任医师及医事检验师之工作。从小到大,父母的教育与家庭的温暖,让我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家教,并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同时对待人、事、物皆有宽广的心。求学的历程,一路上都非常顺利,并在班级内担任各类干部,从中培养了热心服务的精神。求学期间,对于知识的获取有强烈的企图心,且热衷参与校内、外活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