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因素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從廣西省會的遷徙說到將來省會設置問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嚴光亞 出版时间:1983-01-10
    关键字: 省会城市 选址研究 因素考究

    必深入探讨,务期在民主科学时代适应将来发展需要与切合为民服务宗旨,方能发挥省政有效之功能。省治设置选择问题,应根据事实需要,检讨矫正过去的缺点,选择其适当地点并以能配合将来的发展最为理想。选择省会地点,过去是基于当时的环境,政治的因素,现因时代进化,原有位置,是否仍能适应将来的需要,实値得探讨,譬如在地理位置上不能切合便民、近民、利民的措施,在交通上不能达到迅捷大量输送目的,在经济建设上未能配合发展需要,凡此均是存在的缺点。其次旧日省会之选择,大都含有

  • 文章香港應如何保持國際競爭力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7期  作者:許承宗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 香港 国际竞争力 因素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於今年四月下旬所發佈的國際競爭力評估報告指出,在四十六個被評估的國家及地區之中,回歸中國後成為特區的香港,競爭力高踞全球第三名,僅次於美國和新加坡。這是一個香港人值得驕傲的記錄,證明了香港仍舊保有它的一貫活力,洋紫荊依然鮮艷照人。香港為何具有領先的國際競爭力?主要的條件是一、先天的地理優越,是海空航運的樞紐。二、便利的通訊設施。三、有大量的英語人才。四、完整的法治基礎。這些條件讓世界上的大企業和金融機構都在香港設立分公司,主要國家也在香港...

  • 文章淺談淞滬會戰之經過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4期  作者:鍾鼎鼐 出版时间:2006-10-10
    关键字: 淞沪会战 抗日战略 不利因素 历史评价

    廣西文獻季刊第一一二期,載有梁學乾先生「抗戰史實重溫」宏文,文中敘述八年抗戰淞滬會戰時,我方將士撤退之慘狀,本文筆者拜讀後,亦甚悲痛,因本文筆者當時擔任陸軍第七軍特務營少尉連附,本軍奉命從海州增援上海,參加淞滬會戰,從而親見撤退之慌亂及人馬踐踏之悲慘狀況,迄今難忘之故也!當時,我最高統帥部—軍事委員會,採納所聘德國首席軍事顧問法肯豪森將軍之建議:「長期抵抗日本,宜永久依托上海」,從而決心在上海與敵會戰,以「把敵人趕下黃浦江」爲戰略目標(見中華民國重要史料...

  • 文章鄕親願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3期  作者:師清廉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工业生产 区位因素 家乡投资

    我民国八十二年八月初返鄕探亲,拜见八十五岁高龄的父亲—沛然,感谢主佑其身心健康,实为人子女之福。再者家母蒙主宠召已届三年,在家人及亲友热心策画下,由天主教安阳教区张主教主祭,家母三年祭简单而隆重,聊尽孝思。在回台北前夕,村长等人来访开门见山的提到,希望我能在家鄕政策要求下,发展鄕村经济,投资设厂以富鄕亲;我告诉他们我是薪水阶级何来资金投资,不过我试着找友人看是否有人愿在家鄕投资设厂,以裕鄕亲诚所愿也,故而我将影响投资设厂因素提出说明:一、原料因素:商品

  • 文章憶抗戰時智識靑年從軍運動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劉家烈 出版时间:1998-02-08
    关键字: 抗日战争 知识青年 从军运动 有利因素 重要措施

    对日抗战期间,经我以持久消耗敌人的战略相周旋,令其泥足深陷损失惨重,而徒作垂死挣扎,且其在太平洋之战;企图作海上封锁伎俩,亦逐次为美军凌厉攻势下予以瓦解,作战重点已渐指向日本本土。我最高领袖 蒋公鉴于此际之内外情势,均于我甚为有利;实已接近我挥军反攻阶段,但为了切实掌握胜利契机,惟有尽速充实反攻作战力量为先著,乃有史无前例的号召智识青年从军。其策划构想简述如下:一、号召智识青年从军各种有利因素分析:㈠民国卅年(一九四一)十二月七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

  • 文章荆江地區經濟開發史槪述(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7期  作者:朱翰昆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湖北省荆州市 地形变化 人口因素 经济开发史

    秦漢時期秦兵陷郢後,楚人曾反攻,約二十年後方定局。據《史記》及注與《漢書·地理志》及注以及《輿地紀勝》及注等記載,秦即紀郢建立南郡,修馳道自咸陽以達,於郢城置郢縣,於今江陵西北及枝江置江陽縣(見《括地志》)後更名江陵,西漢析置枝江縣。西楚霸王項羽封共敖爲臨江王,都南郡,劉邦滅共尉建臨江郡,郡治即紀南城,當時城中人口據高後二年(前一八六年)南郡大水,漂沒二千餘家;八年又大水,漂沒六千餘家看來,居民可能不下萬人。鳳凰山一六七、一六八號西漢墓出土銅、鐵、玉、陶...

  • 文章透析「首屆桂台經貿合作會」之實質意涵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1期  作者:韋啟忠 出版时间:2006-01-10
    关键字: 首届桂台经贸合作会 广西五大经济区 限制因素

    广西境内所辖面积占地最广,自然资源也最为丰富,主要矿产以铝矿、锡矿、锰矿为主,且其储藏量和产量亦居全国前列,也是全中国水电资源最丰富的集中区,惟受限于开发较晩、生活水平较低、教育不普及、人文素养无法提升、就业竞争力低等主、客观因素,致现行仅能以农牧业为主。综上可知,广西境内虽然蕴含非常丰富的物产与人文景致,但囿于诸多限制因素,仍尙待积极开发与突破,尤其应与东盟博览会紧密结合,确实发挥广西绝佳的地缘关系,尽速开发交通建设,以结合东亚各邻近国家的贸易交流量和大宗

  • 文章九江茶市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九江茶市 自然地理条件 社会经济因素 历史沿革 发展现状

    九江茶巿,雛形肇始於唐貞觀年間,全盛於宋、元、明、清,與閔候、夏口併稱為我國「三大茶巿」,且居之冠,可謂「飲譽千年,馳名中外」。改革開放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九江茶巿又為人們所矚目。九江臨近北回歸線,離海不遠,氣候溫和多雨,山峰逶迤,土質肥沃,種植茶葉的自然條件十分優越。比鄰又有贛北、贛中、贛東北、皖南等盛產茶葉的腹地,不僅茶葉產量豐富,而且品質優良。江州的廬山茶(雲霧茶)、寧州的「雙井」、「寧紅」,饒州的「婺綠」、「浮紅」,歙州的「祁紅」等,被譽為茶...

  • 文章晋商成功之因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米至仁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晋商成功因素 生存意志 因缘时会 资质优秀 热爱乡土 精神支柱

    报载丙戌年正月初九,台商在台北举行春节联谊活动,席间有官方嘉宾力劝台商加码台湾深耕台湾,投资台湾,并要积极回流台湾。并且举出近代史上之晋商、徽商所以名流青史乃因他们不曾忘本,不断将财富投入家乡建设,使地处偏僻之山西和安徽成为当年之商业重镇。台商如何回应,暂且不论。兹就昔日晋商成功之因素分述如下:㈠生存意志 山西地处秦晋黄土高原,海拔平均一千公尺至一千二百公尺,气候寒冷,雨量稀少,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农产以杂粮为主。风调雨顺之年头,尚可裹腹自足,若遇天灾

  • 文章近代寧波籍買辦勢力的形成和發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2期  作者:孫善根 出版时间:1995-05-01
    关键字: 宁波籍买办兴起因素 贸易结构重心改变 汇划钱庄支持 商业环境开放 外商需求 宁波籍买办群体形成 买办类型 近代宁波商帮

    在近代中国对外经济活动中,宁波籍买办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宁波籍买办势力的兴起是由一系列因素促成的。首先,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贸易重心的变化,提高了近代宁波商人在对外贸易业的地位。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茶叶在中国出口产品中一直独占鳌头。但此后,生丝迅速超过茶叶,成为中国出口的大宗产品,从而使擅长生丝贸易的宁波商人崭露头角。五口通商之后,上海迅速取代广州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上海的崛起,使原来在这里一直相当活跃的宁波商人占据了区位优势。其次,近代宁波商人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