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台山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山教育之今昔(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雷飛鴻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台山 清末 教育

    壹、清末时期的台山教育(一八六五年—一九一一年)概述清朝教育制度基本上因袭明制。学校教育与科举相辅而行。但仍偏重科举制度。台山地处南海之滨,交通方便,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早。在乾隆年代(一七七五年)已经创立书院。至清末,私立书院兴起,广育人才,本县在清代的顺治朝起至光绪朝止中科举人数不少附统计表如下:自甲午鸦片战争后,列强资本主义文化入侵,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全国要求废除科举之压力下,清政府见大势所趋,不得不遵重民情,废除科举制度,将书院改为

  • 文章忆故鄕——天台山胜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6期  作者:孤島 出版时间:1973-06-30
    关键字: 天台山 风景 台州 华顶 云雾茶

    天台,是我生长的家鄕,该我叶落归根的地方。我要囘家鄕,祭扫祖宗坟墓,收囘屋舍田庄,洗雪血海深仇,(家父,胞弟,被**杀害。)补偿临别创伤(三十八年九月匪军包围我游击基地华顶山我军化整为零,与同志们哭别,抛妻别子,辗转舟山,台湾),我忘不了故鄕,也消不掉情伤!迩来读孙绰游天台山赋,崔尙天台山桐柏观碑辞,及李白赞美天台山诗等,更使我忆及当年在华顶山情景。目前虽有安定生活,有时亦得狂游日月潭、阿里山,但「生入玉门关」之念,始终难忘。天台,属浙江台州,三国时始

  • 文章台山三年往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1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81-03-31
    关键字: 台山沿革 区域划分 抗日事件

    一、前言民国二十八年一月杪,先师黄启光先生奉省会由潮安县调长台山,重要干部如王惟明、王凤洲、朱秋荣、伍锡璋先生等随行赴任。笔者与袁良骢兄亦经潮汕乘海轮至广州,换船到三埠新昌,转搭公路车至台城,下榻通济路旅舍,与王、朱两先生会合,共进晚餐。翌晨往城内警察所访晤老友瞿沐兄(现更名洁东,在台北信友公司工作)百忙中引导游行閙区街路,目覩商店林立,市面繁荣,并在某餐厅设宴为我洗尘,电邀马惠民兄作陪(马兄台山人北平警高毕业,其夫人为东北人,国语极标准)一见如故,擧杯

  • 文章台山概况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雷飛鴻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台山 概况 历史沿革 教育文化 物产

    台山,虽是濒海之区,但全境多是山地,平原甚少,可谓穷乡僻壤。自海通以还,居民纷纷出国谋生,初则前往美国,渐渐至加拿大、欧洲各国、南洋及澳洲等地,因此「侨乡」之名,著称全国。同时侨胞们除了以其血汗之资,赡养家属外,同时特别爱国爱乡,热烈捐献,如资助国父革命,成立民国。并协助国家建设等,所以说:「华侨是革命之母。」斯言良是。在抗日战争之前,台山因获得侨胞之资助,无论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工商方面、交通方面,都有神速的进步。尤以新宁铁路沿线两旁车站,处毗邻车站

  • 文章憶小姨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喬衍琯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小姨 日机轰炸 云台山 无声电影 返乡探亲

    小姨長我十多歲,在撫育我的尊長中,和我的年齡最爲接近,管教我的態度,出之以慈愛,而沒有父母對我的威嚴。在我兩周歲光景,媽媽懷了妹妹,便把我送到外婆家撫養。這時三舅膝下已有夢麟表妹,小我一歲。撫育我的工作便由二姨和小姨負責。這時外婆已含飴弄孫,有時也加以照料。我十歲左右,日本鬼子先是濫行轟炸,後來又強行侵佔家鄉海州。爲了逃難,便先是小姨到我家贛榆縣的敦尙,後來我家又住到雲臺山腰舅爹的陵園。其間我除了有時回家外,便多在外婆家。而二姨出嫁後,更多受小姨撫育。媽...

  • 文章陶澍吟联云台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張樹莊 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 云台山 楹联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淘澍

    陶澍(一七七九—一八三九),清湖南安化人,字子霖,号云汀,嘉庆进士。嘉庆年间由瀚林院编修升御史,历任户科、吏科给事中。道光时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兼管盐政,著有《印心石屋诗文集、奏议》、《蜀輶日记》、《陶渊明集辑注》等。陶澍于道光年间两次来云台山,第一次在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年),来海州进行盐政改革,改纲盐制为票盐制。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年)官任兵部尙书,因视察边防,检阅军伍再来云台山。看到票盐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使云台山地区经济繁荣,生产发展,居民生活

  • 文章(旅游纪事)风景绝美的河南云台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4期  作者:顧庭銘 出版时间:2011-03-10
    关键字: 风景 河南云台山 国家森林公园

    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亦称世界地质公园,座落在豫北焦作市修武县太行山南麓。因山势险峻,常年白云缭绕群峰之间,故名云台山。修武人自豪的说,云台山有泰山之雄,峨嵋之秀,青城之幽,华山之险,黄山之奇;而且雄中见秀,秀中藏幽,幽中有奇,傲视天下。现代化设备为旅游加分一九八七年,因焦作煤矿枯竭,为了县民生计,地方政府转而利用自然地形,开发旅游。景区大门楼高三层,阔约两百公尺,背依奇峰笔立,面对宽广迎客大道,两旁五千车位之大型生态停车场,气势宏大。旅客大厅设电子化

  • 文章台山市大江镇投资环境优良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89期  出版时间:1998-05-01
    关键字: 台山市大江镇 地理位置 交通条件 投资环境

    本刊讯)台山市的大江镇,地处台山的北大门,地理位置优越。距对外开放的客运港仅一公里,毗邻佛山、开平高速公路,交通四通八达。两年前又完成四个八平方公里的工商业区,各项设施齐备,投资环境优良,不愧为投资兴业的宝地。大江镇素以热诚待客著称。对投资者均给予优惠的条件。竭诚盼望我们旅台的同乡广为宣传,牵线搭桥,介绍有意回乡设厂兴业的乡亲,前来大江镇设厂兴业,任随借用大江镇一方宝地,就大展鸿图,热诚欢迎,盍兴乎来。(飞鸿)

  • 文章畧记台山三社侨鄕抗战获胜后再遭日寇报复焚杀之经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黃仁俊 阮君慈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台山三社 抗战之后 日寇报复 焚杀经过

    「我國自「七七事變」被迫奮起抗戰,以迄日本無條件投降,光榮勝利爲止。歷時八年又一月另七天。大小戰鬥三萬一千餘次。官兵死傷三百二十一萬餘人。而人民直接間接之死傷者則在二千萬以上,慘烈空前。」摘錄何上將應欽「八年抗戰與台灣光復」演講詞。

  • 文章常憶故園大柳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劉有銓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云台山 家乡风景 农业生产 大柳林 乡村生活

    雲臺山一向被稱之爲『蘇北大平原王冠上的寶石』,絕非虛譽;因爲那裏交通發達,水甘土肥,物產富饒;冬不酷寒,夏無嚴暑;山靑水秀,四季分明;尤其故鄕隔村,位在南雲臺北麓,阡陌縱橫,雞犬相聞,鄰里相接,在農業社會裏,可算得最富裕的魚米之鄕,家給人足,豐腴富厚,人人敦親睦鄰,以耕讀傳家,閭閻和洽,守望相助,宵小盜賊匿跡,一向被人稱之爲世外桃源的勝境!余家世居隔村,承先人德澤,良田數十頃,富甲鄕里,先祖父更持家有道,經營貨殖,頗饒豐餘,大部分土地分置佃農耕作,而山場...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