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发展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略述繁峙縣歷代的發展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賀庭芝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繁峙县 建制史 历史发展

    我的故鄕繁峙縣,是一有悠久歷史的好地方。按古禹貢九州劃分,屬古之冀州地。按舊縣志載,周成王封第叔虞爲唐侯,後改爲晉。當時邑內即居有霍人。左傳襄公十年夏五月甲午,滅偪陽。使周內史選其族嗣,納諸霍人。其意爲繁峙春秋晉霍人之地。戰國時屬趙國。按這個記載分析,霍人是晉國的一塊邊遠封地,距今約有兩千三四百年。關於縣名,舊志又說,漢時境內之縣有三一曰鹵城屬代郡。一曰葰(音瑣)人即霍人,在今至水頭村東城地,屬太原郡。一曰繁峙屬雁門群。因此,從秦漢到魏晉,這幾種縣名常交...

  • 文章高陂瓷業滄桑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7期  作者:吳尚庚 出版时间:1980-12-30
    关键字: 高陂镇 制瓷业 历史发展

    廣東省韓江中游、大埔縣屬的高陂鎭內十三鄕,都是叢山峻嶺,極少可耕種的土地。居民除墾山種竹,運銷潮州,汕頭以外;另一收入,則爲挖土製瓷,換取米糧及日用必需。抗戰勝利,日本投降的喜訊傳到高陂,全鎭三百餘家瓷器商店,買盡了鎭內所有的炮仗,店有多高,便掛多長的燒啊!燒啊!通宵達旦,狂歡三晝夜不止。店老板自謂:「昨天店裏堆的是泥巴,今天都成了金元寶,你說高興不高興?」眞的!瓷器有銷路的時候,一船一船送往潮汕,滿載花花綠綠的衣料、尖尖白白的暹羅大米運回來,帶給高陂鎭...

  • 文章古老的灌河及其傳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周前 正屏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灌河 民间传说 历史发展

    灌河,又名潮河。位於海州灣東南部,古黃河之北,是一條古老美麗而又神奇的天然潮汐河道。這條河水深,岸線穩定,三千噸至六千噸級的輪船可隨潮進入,素有東方良港之稱。灌河,屬淮河水系,由鹽河向東,經新安鎮、大三岔、響水口、陳家港、小蟒牛,至燕尾港入海,流經連雲港的灌南、灌雲龢鹽城的響水三縣兩市,主幹流全長七四·五公里,可終年通航。在數百年的歷史長河中,灌河經歷了歷史龢自然變遷的嚴峻考驗。早在十六世紀前,灌河就變成為分黃、淮洪水入海的一條支流。到十九世紀的中期,黃...

  • 文章湖北教育的回顧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期  作者:王文俊  出版时间:1966-10-10
    关键字: 教育 文教事业 历史发展

    一、前言鄂省優秀靑年多人,由於熱愛和懷念故鄕,特集資組織「湖北文獻」社,決定出刋「湖北文獻」季刋,以報導吾鄂之自然與人文槪況,政治文教之興革,風俗習尙之變遷等史實,以加深對故鄕之認識,進而作爲將來收復大陸後,重建家鄕之參考。特聘吾鄂耆宿萬武樵先生爲發行人兼社長,徵文於作者,囑報導吾鄂文化教育過去發展之過程。由於逃避匪禍,凡可資參考資料,均蕩然無存,爰就記憶所及,作一槪略之報導。錯誤之處,在所難免,希望同鄕先進諸公,有所匡正。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條件當然很...

  • 文章中國最大產煤區——撫順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張書文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煤炭 地理概况 抚顺 历史发展 产煤区

    時光過得眞快,轉眼已離開撫順廿二年了,我眞感謝東北文獻主編王大任學兄催我寫這篇與東北有關的文稿,使我又能重溫青年時代從事礦務工作的舊夢。想起中國重工業,不能不想起東北,更不能不想起撫順礦務局,他是煤電之源,是東北工業的動脈。我首先介紹撫順的地誌和礦區的蘊藏量以及該礦的沿革,將來有機會再將撫順採煤、煉鋼、製油、製水泥的情形寫給大家。我雖然從事礦務工作多年,但我不是技術人員,而且還隔廿餘載,手頭又缺乏資料,一定有許多記錯或瞭解不清的地方,尙希在臺灣的老長官魏...

  • 文章江西故鄉認知淺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41期  作者:胡思聰 出版时间:2015-11-25
    关键字: 江西全貌 历史发展 发展现况

    %、高山地形占36%;因此,面临的土地开发利用与环境灾害防制、都会区人口集中、废污处理、环境卫生、…等等的问题也类似;此外,由于地理区位相近,台湾有的台风、豪雨、水患、土石流、苦旱等灾情,江西也经常会发生。江西全年的平均气温为18℃,赣北约16℃、赣南约20℃;境内平均降雨量为1,340mm至1,940mm之间,季节性的差异极大;全年的水资源量约为1,416亿立方公尺,迳流入全省五大河系(赣江、信江、鄱江、抚河、修水)总长18,400公里的2,400条河川,最终

  • 文章大埔人主宰潮汕煙草業近百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8期  作者:楊達祥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大埔人 潮汕 烟草业 历史发展 烟草市场

    潮人喜吸煙,在香煙問世以前,煙絲成爲潮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提神食糧。清道光年間(一八二0至一八三0年左右)百侯人楊調樂在潮州首創義隆煙莊,獲利甚豐,遂與其他兄弟在百侯觀音亭合做大屋,名曰“廣成”。光緒年間,又有貴和、金蘭煙莊開張。清末、民初相繼有美蘭、聚蘭、福盛、泰裕盛、海記、美發、裕發、海豐、巨昌、珠蘭、瑞蘭、義發(義隆分號)等十餘家煙莊開業,汕頭也開了間萬興煙莊。這些煙莊全部是大埔人創辦的,從此大埔人完全占領了潮汕的煙草市場。煙絲是半工半商行業。把煙...

  • 文章懷念騰衝古城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9期  作者:邵應壬  出版时间:2009-12-25
    关键字: 腾冲古城 缅怀故乡 西南重镇 日本侵略 历史发展

    騰衝古城建造於明朝正統十年,經三年修築,十三年落成,厚一丈八尺,高二丈五尺,周圍七里,取西山青石,每塊平均:長兩米,寬一米,厚五十公分的興建。東西南北設有四門,四門各闊一丈四尺,高二丈六尺,深長七尺,廣十二丈,門各有樓。四門扇都以紅銅皮包製,名爲:東門沾化,西門永安,南門靖邊,北門藻潤,建築雄偉壯麗,鞏固奇觀,迤西所無,名符其實的極邊第一城。城內外建築頗多,城內有三牌坊:黌學、文星樓、武侯祠、孔廟、圖書館、縣政府、地方法院、騰龍監督公署、文輝女中、簡易師...

  • 文章大伊山製陶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7卷 第4期  作者:張明達 王迎生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陶业 大伊山 制陶工艺 历史发展

    在灌雲縣大伊山南端,鹽河西畔的侍庄鄕境內,有一群以燒窯而出名的村落。這裡的村名既悠久而又別致,俗稱「一路窯」。這些不同姓氏的村庄,連綿五公里,說得具體些:頭窯、季窯、何窯、掌窯、解窯、茆窯、張窯、左窯,窯隨人姓,既形象,又貼切。這兒私人製陶挨門逐戶,極盛時期有大小約近百座,現在仍在生產的不亞十座。燒製出人們生活需要,具有濃郁鄕土氣息的各種陶器,遠銷山東、河南、安徽、浙江等省。製陶工序可分幾個步驟:首先,取土是花大氣力的。坯土是取地表下約四至七尺的粘性的黑...

  • 文章南昌城鄕見聞瑣記(晚香堂憶語——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期  作者:羅時實 出版时间:1968-02-02
    关键字: 南昌 见闻 教育 学校 历史发展

    十八、敎育余於民二重來省城,入東湖書院南昌縣立高等小學,校長吳震元為前清擧人,兼教國文,但余受益最深者則為蔡逵軒先生,亦飽學擧人。南昌高小創於甲辰乙已之交,首任監督為梅啓照幼子臺源,南昌通稱梅五先生。時在科擧停廢之後,讀書人頭腦未改,梅為顯宦之子,交遊廣濶,請准兩江總督端方,高小畢業生最優等賞給廪生,優等增生,中等附生。畢業典禮擧行之日,每人均由岳家送來藍衫雀頂,如進學故事。入民國後梅五先生已不管事,兩任校長均擧人出身,學生亦皆二十左右,雖不再賞給廪增附...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