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博爱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高彭蘭馨女士生平行誼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馬駿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彭兰馨 医护 悼念 博爱 祭文

    三十八年大陆变色,投效军中,随军来台,继续担任医护工作。由于工作辛劳致疾,于四十二年因病退休,与其同事高陟岗弟兄结为伉俪,夫唱妇随,创设明德诊所,继续为病患服务,同心协力,业务兴盛。兹列举几项故事,见证她的博爱精神:一、由于社会变迁,都市变更,原住杭州南路等中区住民,虽迁往郊区,但一有病患,仍不辞路远,照常前来明德应诊。二、平时对贫病患者,不但医药免费,且常给予资助。有一位孤苦无依无靠的张老太太,时常前来就诊,他们夫妇不但不收其医疗费用,并常贴补其生活,迨两岸

  • 文章石奶奶伟大的博爱精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10期  作者:程金桃 出版时间:2003-10-10
    关键字: 石清 慈善 育幼院 生平 博爱

    化学工厂、建华瓷厂、平崇煤矿公司,以开拓其经费所需来源。目前在西北慈幼院养育之战地儿童,均已长大成人,且成家立业。来台者也有数十人之多,如空军上校退休者王献亚先生,为山水名画家及王本中上校、王龙等,他们都是豫籍河南人,都曾受舅母之抚养于西北慈幼院,故均称石清女士为干妈。凡遇逢年过节及寿诞时,他们都携眷向舅父母拜年祝福寿诞,这就是爱的眞谛「博爱」所在,甚至比自己子女还要亲切些,可谓人间天伦之乐也。抗战胜利后,舅父母均参加第一届立法委员及国大代表选举,舅父当选浙籍第四

  • 文章豫北博爱槪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張修正 出版时间:1974-02-25
    关键字: 博爱县 明月山 金伞山 凤凰山 煤矿

    俗语说:「千好美好,没有家鄕好;千亲万亲,没有鄕土亲。」我博爱县同鄕,自随政府播迁来台,已历二十余载。而当年背井离鄕之靑少年,今已为壮年成年,壮者亦为耄耆之翁矣。虽然在台各为复国工作而努力,但莫不感慨岁月不再,均怀有落叶归根之念。我博爱同鄕在台者约近千人,虽有邂逅仅闻鄕音辨识。然乏联络枢纽。因之鄕谊晤谈,咸认有组同鄕会之议。鄕亲唐棣母致穗、秦子玉、张修正、许中晴、林节斋、崔德滋、张子哲等先生倡先筹印通信录,以资联系。藉以促进团结增进感情。在台后起靑秀

  • 文章追悼宋瘦秋老鄕長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宋瘦秋 研习书法 抗日战争 博爱 返乡探亲

    小菜,时间日久,入不敷出,就把小小木炭行吃垮了。宋老鄕长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迁到嘉义居住,又在一处新市场内,弄得一间小舖子,再度开起小杂货店来了,宋老先生,因系读书人,对做生意可说是双料外行,依然没有做好,不久又告收了摊子。多少年来,因生活乏人照料,染患胃病,住院开刀治疗,将胃割去一半,才得保住一命。由于年事日高,宋老因符合台北市博爱院进住条件,所以也就住进了博爱院,院内生活倒是安定多了,管吃管住,每月还发给零用钱,早晚吃稀饭馒头,还有三四样小菜,中午四菜一

  • 文章话我家乡博爱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7期  作者:郭有文 出版时间:1990-07-03
    关键字: 博爱县 教育文化 家乡特产 道路 乡土面积

    我在本刊上看到不少有关河南省各县的简介和沿革,他们对自己的鄕土是那麽的熟悉,又那麽的淸楚,对各该县的人文地理大多如数家珍,看后不尽钦羨之至。因此很久以来我就想把敝县——博爱介绍一番,只是在家鄕时由于敎育不普及,交通闭塞,思想落后,自己所知有限,而迟迟不敢执笔。而且,从小时到离开家鄕前的活动范围,只侷限在县城南边周围不到廿五华里的地方,即使到过县城,也是屈指可数。不知怎么囘事,我从小就听说过一句赞羨本县的俗谚:「金博爱,银沁阳。」虽然这句俗谚在当时不知道它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