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洋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虞洽卿与南洋劝业会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5期  作者:方印華 出版时间:1998-05-10
    关键字: 虞洽卿 南洋劝业会 史话

    一九一〇年四月,我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商品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在南京鼓楼隆重开幕,这一活动给风雨飘摇的淸朝政府和积重难返的商界陋习吹进了一股淸新之风。劝业会历时三个月,它震撼朝野的轰动效应,不同凡响的开拓作用,足以惊醒封闭意识特强的国民和在列强面前罔然不知所措的淸朝最高当局。这次劝业会的发起者和直接操办者,就是宁波人虞洽卿。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虞洽卿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助人为乐的处世哲学,是对「无商不奸」传统观念的一大冲击。他敢于冲破陈规陋习,接受

  • 文章南洋劝业会重要文电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5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8-02-15
    关键字: 南洋劝业会 电文 奏折 督抚

    宣统二年(公元一九一〇年)四月二十八日揭幕,九月三十日闭幕之南洋劝业会,在南京擧行,此会为我国数千年以来所未有之盛事,系由两江总督端方于光緖三十四年所倡议,至今已历七十年,事属剏擧,特摘刋重要文件数篇,以飨读者,又此项文件,系王竞雄小姐提供,并此志谢。

  • 文章陳嘉庚的店規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35期  出版时间:1990-09-10
    关键字: 陈嘉庚 华侨 谦虚和气 店规 南洋

    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曾为他在南洋各地方开办的商店制定店规:「公司之规章,同于国家之法律。为官守印,为贩守秤,为店员守柜面。谦虚和气,客必争趋;恶词厉色,人视畏途,货物不合,听人换取,我无损失,人必欢喜。招待男人,要诚实;招待妇女,要温和。动作迟慢,事事输人,商场战中,必为败兵。」陈嘉庚的店规,其宗旨,店风、战略、哲理、淸晣明白,相信有心的读者,能从中悟出点道理来的。(每周文摘·贾铭)

  • 文章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同安人

    来源期刊:《同安》 第39期  作者:蔡良乾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南洋谋生 陈生创学 南洋大学 许平 华人办学 新马华校

    本文系新加坡「亚洲周刊」社,资深特派员蔡良干先生所撰写,已刊登在新加坡同安会馆「同声」杂志,特影印寄本会书明「欢迎转载」。原文计七千三百余字,因限于篇幅,仅能择要节录,尚请原作者见谅。—会讯资料室—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独立之前皆属英国殖民地,早期为垦荒、开发锡矿、及种植树胶,曾由中国南部之福建和广东,引进大量廉价劳工。最早移民到南洋及新马的是福建省的漳州和泉州,同安及金厦却是在二十世纪初叶南移较多,据估计两国至少有二十万祖籍福建同安的华侨。同安

  • 文章吴铁城与南洋华侨协会(侨协前身)的成立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22期  作者:陳三井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南洋华侨协会 吴铁城 大会宣言 华侨企业精神 南洋民风

    一、楔子南洋华侨协会(后易名为华侨协会总会)自民国卅一年(一九四二年)五月十日成立,倏忽已将届满一甲子。一个协会或学会(今统称人民团体)能够横跨两个世纪,从重庆到南京而后台北,数迁会址,堂堂进入六十壮年,虽不敢说绝后,殆为空前,抚今追昔,令人倍觉珍惜。南洋华侨协会因何成立?当年成立的背景如何?协会之名为何要冠上「南洋」两个字?提起协会,又不能不追忆吴铁城先生。铁城先生究竟是何样人物?他的华侨观如何?他对南洋的看法如何?以上这些问题,老一辈的资深会员固然知

  • 文章龚汉生氏大展新猷 南洋大厦落成赠奖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7期  出版时间:1970-05-20
    关键字: 龚汉生 南洋百货公司 同乡创业

    本会理事龚汉生经营之南洋百货公司,博爱路大厦落成,于五月二日正式营业,地下室为罐头食品部,一楼为百货钟表皮鞋童装部,二楼为绸缎服装部,三楼为厨房用具儿童玩具部,四楼为冷飮咖啡部,五楼为电化用具部,六楼为家俱装璜部,七楼为办公厅,建筑雄伟,空气调节,电动转梯,四通八达。为酬谢顾客。首创双重大赠奖,凡购货满一百元者,一律赠送代价券十元,多购多赠,并加赠五号明星花露水一瓶,成都路分公司同时擧行同样赠奖,陈仲良鄕长以本会理事长、百货同业公会理事长、建新百货公司

  • 文章(伍、雜著類)一株暹爵柚聲譽冠中華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9期  作者:楊世密 楊衍畦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暹爵柚 名贵果树 南洋客商 栽培 农学院

    瑞金城西郊夏坊村下坝子,绵江河畔,杨氏聚居之处,有一株声誉冠全国的暹爵柚。这株名贵果树珍品,乃杨于造之孙元骍亲手所植。元骍继承祖父于造经营烟丝行业,每年远销南洋,数以万篓。南洋购烟客商往来频繁,并经常带南洋特产馈赠货主杨公。清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年),有一暹逻(泰国的旧称)客商带来柚子五个,众客及主人品尝过后,啧啧称誉,思欲再啖,于是元骍公求该顾客:「下年带几株幼苗,以便栽培」。光媎十六年,暹逻来客果然用小花钵带来两株送赠主人。到县后移植于大花缸,长到

  • 文章汉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广吿述评(民国六年至十一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4期  作者:周瑤  出版时间:2012-07-10
    关键字: 汉口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广告述评

    本文作者周瑤,湖北大學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為田子渝教授。

  • 文章(载轉)「一品老百姓」虞洽卿(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期  作者:水一亨 出版时间:1969-02-16
    关键字: 虞洽卿 五卅慘案 上海租界地 南洋劝业会 抗日战争

    上毕竟好看些,不失其象征性的价値。此外又因硏究工部局现行制度,聘用中国法律顾问一员,亦由洽老介绍今本会顾问吴经熊应聘。洽老结交满淸官僚,是以南洋劝业会为进身之阶。宣统初年,劝业会开幕于南京,征集全国物品陈列展览,为我国擧行博览会的嚆矢。当时两江总督瑞方,为满员中思想较新之人,颇能留心工商业,因创是议。而事属首创,人力物力,需助良殷,洽老乃乘机投效,并筹垫开办费用,故得瑞方激赏,自任会长,而以副会长名义相畏。以一候补道跻身于现任制军的行列,确属殊荣。不意正当积极

  • 文章南洋回忆录(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謝康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侨胞回忆 侨胞观念 南洋生活状况 社会风俗

    法语(巴黎也没有华侨学校,到后来才听说有所谓「识字班」敎他们学国语,成效如何,我不知道。)相信这一代的中法联姻的「宁馨儿」,多半还是留居法国,并且多和法国人通婚,但一代一代下去,他们也就「数典忘祖」了。在德国、在瑞士、在奥国、在比利时和意大利,这些地方中国人虽少,我也亲自见到有类似的这种现象。在日内瓦开中国饭馆的老朱就是如此。其他各地有华侨的地方大约也差不多。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全世界有华侨聚集的地方,就有与居留地土著民族通婚的现象。特别是在南洋生下的一些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