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87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霑的集和会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高宗愷 出版时间:1988-06-20
    关键字: 赶集 沾化

    八里庄集于民国二十六年筹设。中共窃据故鄕后,伪县政府迁于富国,仍名「沾,」将「霑」改为「沾」,原县址改称「沾城」,流钟鎭改名「河流店」。[2]我生长的村庄距县城较近,赶四关集的次数多,尤其是南关集,集场宽绰,交易从容,交易有直接交易间接交易:直接交易,是卖方将货物交与买方,买方将价银交与卖方;间接交易,是经由经纪人介绍详价,将卖方货物交与买方,将买方价银交与卖方,集场中以物类看同者聚集一处,鄕人称为「市」,其大者如牲口市、粮食市、棉花市等,均属间接交易,分述

  • 文章读吴文投共记有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丁筮宜  出版时间:1988-09-20
    关键字: 吴化文

    在抗战期间,吴文部队,担负山东省政府及全省治安之重责大任,忠于国家,不断打击敌伪,尤其对剿匪不遗余力,是一位坚强抗日**的强人,山东老百姓无不敬佩;于民国三十二年,突然传出吴氏叛国投敌的消息,在家人心目中,吴氏是一位忠贞爱国者,都认为消息不实是为误传,但不久就有事实证明,不由得使你不相信了。因之山东省政府所属军政各机关及鲁苏战区总司令部、都奉令相继撤退至安徽阜阳,山东全境随沦为敌匪区。本刋第十三卷第三期,所载吴文投共一文,对于吴氏的为人及经历,并当

  • 文章文投共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7-12-20
    关键字: 吳化文 韓復榘

    大陆上的「文史集萃」第一辑转载了农工民主党的「党史资料选辑」一九八〇第二辑一篇文章,是王一民口述、魏予珍整理的「吴文将军起义记」,颇值得注意故改题转载于此。文中无关史实辞句已加删除,除前言中谓,吴投共后,中共军委任为三十五军军长,一九五一年从军队转业,任浙江省政府委员、交通厅厅长外,其余文字如下。

  • 文章王伯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山東昌樂縣旅臺同鄉聯誼會  出版时间:1987-09-20
    关键字: 王伯化 事略

    先生讳伯(谱名利升)山东省昌乐县人,民国七年生于北展鄕王家河南村,忠厚耕读世家,于县立师范毕业后,未及深造,即「七七」事变起,县城于民国廿七年一月九日(农历廿六年腊月初八)被日军侵占,时县警察局长张天佐先生(天佐烈士任昌乐县长兼省保安第五团团长后升任山东省政府委员兼保安第一师师长第八区专员于三十七年四月潍县战役殉国蒙总统 蒋公明令褒扬入祀忠烈祠)方庐山受训归来,毅然组军发动敌后全面抗战,先生首先响应,初任敎师于战地,旋调县动员委员会,协办统筹军粮业务

  • 文章首届鹿城鞋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1期  作者:翁京華 出版时间:1993-02-01
    关键字: 皮鞋 文化 产业

    皮鞋,是温州的传统工业品,远在四百多年前,已属闻名全国的皇室贡品。几经沧桑,时值今日皮鞋已成为温州的一大支柱产业。仅鹿城区去年就产皮鞋一仟六百万双,产值达四亿七仟万人民币。因而温州也成了闻名全国的“中国第一皮鞋城”。鞋文即是从“鞋”这一特定的生活用品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它的内涵包括鞋的历史,特点和风格,人们的穿着礼仪和习俗;鞋的制造工艺和款式品种;鞋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艺术等等。它体现在鞋中,并通过鞋反映出来的人类劳动,是科学技术、道德文。价值观念

  • 文章的海产:蛤蜊和蚬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周曄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沾化 海产 蛤蜊

    吾邑霑滨临渤海,在黄河口北岸,西起大洋口(套儿河),东南至吊口(海岸地名),蜿蜒数十里。由于早年黄河氾滥,河水向渤海宣泄的结果,沿海形成了许多河汊海沟。这些沟汊长者四五十里,短者也有二十几里。这段海岸可说是五里一沟八里一汊,在这些沟汊的河口和河口沿岸浅海中,出产两种蚌类:蛤蜊和蚬。这两种海鲜为他地所少有,尤其是蛤蜊这一种产量特少,更为名贵。特简述如下:蛤蜊蛤蜊属蚌类软体动物,它的壳是两片,形状像台湾海产牡蛎,但具体而大,像成人五指倂拢的手掌那样大,壳外

  • 文章棗陽的市集及村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市集 城市化 村庄

    一、城市城市亦称都市,英文叫做urbaniza-tion,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程度,反映其经济和社会状况,工商业发达者,城市程度高,反之,城市程度低。城市程度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表示,也就是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根据美国华盛顿人口咨询社(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的统计,一九九九年全世界各国的这一百分比,最高者是新加坡、科威特(Kuwait)及摩纳哥(Monaco)的100%,最低者是蒲隆地

  • 文章故鄉巡禮追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陳治世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化州 巡礼 感想

    一、重返家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感叹。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弄得社会不安,鸡犬不宁,百姓遭殃,杜甫被困,使他有这样的感叹。我来台湾后,大陆山河变色,四十年来,政府未许人民赴大陆以前,家书不通,用十万金也求不到,何只值万金!真是花溅泪,鸟惊心,我有比杜甫更沈重的感叹。还记得,民国三十五年夏天,我利用学校放暑假的时间,从重庆回到故乡,在县盘桓

  • 文章兩岸交心 以民為本 共創中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7期  作者:吳紹起 出版时间:2014-07-10
    关键字: 文化 融合 民本 发展

    两岸互动最重要的莫过于交心。禀持民本原则,以理性和平共谋发展,发扬我中华之传统包容文,使两岸民众生活、习惯……等文自然融合,而能水到渠成共创统一大中华。两岸同胞均系炎黄子孙,文、习惯、语言等原均相同,怎奈历史原因,致使两岸长期相隔互有歧见,但兄弟之邦,血浓于水,本应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先从经济文交流以民为本,交心为要,使两岸自然融合。儒家所倡导以仁义道德治国,以民为本,以仁爱服务人民,一切以民众利益为优先,倾听民众心声与需求,亦就是如何以经济文

  • 文章宁波:文引领生活和未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1期  作者:柴英 出版时间:2007-08-10
    关键字: 河姆渡 文化建设 文化遗产 文化活动 文化交流

    位于中国东海之滨的浙江省宁波市,是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名城,文底蕴深厚,文资源丰富,文名人辈出,文特色浓郁。文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丰厚的历史文底蕴为宁波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七千多年前,宁波先民们就孕育和创造了古老的河姆渡文明。在此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宁波逐渐形成了类型丰富、内涵深刻、特点明显的地域历史文。浙东学术文、海上丝绸之路文、宗教文、藏书文、建筑文、青瓷文、水利文、海防

共878条记录 1/8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