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出身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薛忠先生傳略——一生獻身教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秦建基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薛忠 出身生平 兴办教育

    先生諱忠字夏伯,山西省隰縣城關人,(一八八七—一九三八)。其尊翁錦魁公,家貧,嘗爲傭保,以誠樸見信,獲邀共營易懋,遂至興家之業,育有四子,以忠、恕、志、德序名,先生居長。先生自幼敏慧,七歲入私塾,朝夕誦讀,勤學好問,錦魁公奇之,遂矢志培育。時山西平陸有前清舉人張貫三公,辛亥鼎革後,主持隰縣兩等學堂,先生考入該校,勤奮力學,孜孜不倦,與同窗馮綸、馮濟、王平等並列優等,備受貫三公器重。時縣中望族,時有遣媒與先生約婚者,然先生奉父母之命,與同邑女子秦育才女士結...

  • 文章張樹幟先生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徐士瑚 趙正楷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张树帜 出身生平 革命往事

    张不平,乔装卖针线的,摇拨浪鼓,驰往现场采访,尽得其状,以吿同志晋阳公报主笔王用宾(后曾任南京国民政府部长)公之报端。报馆因以被封、舆情大譁,张愤甚,手写传单于午夜行巡抚衙前,覆背擦过,贴之辕门前照壁上。翌晨民众围观,巡逻者据岗哨描述情状,捕张入阳曲县狱,是即轰传一时之匿名揭帖案也。常人当此,例必先杖后审,张以学生出身得优遇,责戒尺百数,双手尽紫,而神色自若。狱卒敬之,为买鸡蛋十枚,在张两手掌中丸滚消肿,蛋悉变青,而肿痛少解,既而丁抚被劾,陆钟琦抚晋,廉得

  • 文章程肇鴻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2-09-01
    关键字: 程肇鸿 出身生平 军旅生涯 追思悼文

    程先生肇鴻、字序賓,江蘇沭陽人,民國元年壬子夏曆元月廿八日生。先世爲安徽歙縣,其遷沭始祖良策公,有子貢之賢,懋有遷無,億則屢中,明末入沭,廣置田產而定居焉。詩禮傳家,代有達人。尊翁次彭公諱學籛,習擧業,清末以優貢生選入京師大學堂,民國建立後,曾任省地方自治人員養成所監督,並當選國會衆議員,隸屬進步黨(研究系)。先後籌設縣敎育會,師範講習所,參與修纂沭陽縣志,功在桑梓。太夫人張氏,生丈夫子二,先生居長(弟肖彭),六歲於家塾啓蒙,繼入城內第一高等小學及縣立初...

  • 文章一代名伶吳繼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9-01
    关键字: 吴继兰 出身生平 京剧造诣 抗日爱国

    一九三九年,由盧繼影編撰的〔坤伶百美圖〕在上海出版,書中收入當時國內一百位著名京劇女演員的生平事蹟和藝術成就,與新艷秋、言慧珠等共列的,有我市灌雲縣板浦人吳繼蘭,以及她的兩個弟子吳小蘭、小吳繼蘭。誰知這位紅極一時的名伶,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竟是極爲坎坷的。吳繼蘭又名洁,一九一一年出生在板浦孫家橋。她祖籍河南,本不姓吳。太平天國時,曾祖父李兆授爲捻軍的一個首領,麾下幾十萬義軍,以山東、河南、安徽交界的邊區爲根據地,和清廷的軍隊常年鏖戰。著名將領僧格林沁、袁甲三...

  • 文章記風骨嶙峋方楚湘老師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杜雲海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方楚湘 出身生平 算术大师 往事回忆

    谨愼。民国二十年代,初一算术课本的最后一章是「开方」,方师会特别携带自制的敎具上课,见下面的附图与说明:(一)图(二)说明:在模糊的记忆中,图是几块积木结合起来,成为一立体的正方形。拆开来计有1.方一块2.廉三块3.隅两块。至于「开方」演算的歌诀:「初商为方倍作廉,次商名隅幷廉除,三四商须廉隅共,得商自倍以减余。」前述是二十年岁次辛未,笔者在初一读书时的事;今年八十年,岁次是民国第二次辛未,相隔正是一个甲子,已无片纸只字可资参考,仅凭搜索脑海所得,难免差误

  • 文章王佐良的《樹藝淺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吳舟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王佐良 出身生平 《树艺浅说》 著作介绍

    植樹節前,一位文友送我一本心儀已久的《樹藝淺說》。當晚,求知的慾望,驅使我挑燈夜讀,興奮不已,通霄難眠。這是一部民國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由上海中華圖書館出版的「提倡植樹,推廣農事」的普及性實用讀物。該書的作者王佐良,係山東臨沂人。他自幼讀書,曾中秀才,淸末任資政院議員。民國元年(西元一九一二年)爲陸軍少將,海州軍政支部長,贛楡縣第一任民政長(縣長)。《樹藝淺說》一書,撰寫於民國五年(西元一九一六年),我持有的這本,已是第三次出版了,由此可見該書在當時的...

  • 文章張培光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张培光 出身望族 生平事略 追忆故人

    先生諱培光字志眞別號質齋,已廢而不用。僑居香港後,卽以字行。原籍昆明市,寓所在金碧路,護國路口,民國紀元前十五年四月十日生。先氏爲昆明望族,曾祖父諱仁業農,祖父海如公,爲武進士,乃從軍。父雲川公爲淸秀才,改經商,至先生仍以農爲本,在昆明、澂江、宜良間,有良田三百餘畝。民前四年入昆明第三模範小學堂。民國元年升雲南省立第一中學堂。於民國四年畢業後,任昆明縣立金馬寺小學敎員。翌年負笈北平,考入國立北京師範大學物理化學系肄業,於民國九年畢業。自北平學成還鄕,服務...

  • 文章古城海州名醫王長舜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張彦忠 金同法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王长舜 出身生平 抗日战争 从医生涯

    王長舜,字歷農,一九一四年(民國三年)出生於江蘇省宿遷縣,一九三一年畢業於宿遷縣中學,翌年秋入國民政府財政部稅警總團軍醫處醫訓班學習。一九三三年隨軍到江西省樟樹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醫院實習,一九三四年冬回稅警總團醫院任醫師,一九三五年退役回到東海縣桃林鎮家兄開辦的振華診所任醫師。一九三六年(民國二十五年)參加東海縣立醫院任醫師,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軍飛機經常對海州進行空襲轟炸,王長舜在「東海縣民眾總動員委員會」的號召下,與縣立醫院同仁全力以赴執行搶救傷員任務...

  • 文章小擧人朱公壽石傳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朱雲樵  出版时间:1992-03-01
    关键字: 朱寿石 出身生平 革命往事 抗日战争 故人挽联

    海州)沈翰林云沛家,有名师设馆,授其子弟,而心向往之,乃自出身清寒,望侯门而空叹,继得鄕亲疏通,以书童伴读身份入馆,沈公见其颖聪而纳之,渠深知寒士读书不易,焚膏继晷,益发进取,每逢沈翰林为其弟子讲学,即垂手侍立左右,洗耳恭听,日复一日,沈翰林奇之,故试之,而应对如流,因之由伴读升为附读,自此执经问难,更为沈公重视,收之为徒,幷谓塾师曰:「此子可敎也,希善导之。」得名师敎诲,与自己发愤,至光緖廿九年,岁次癸卯,时年十八岁(家传十六岁),应鄕试,中了擧人。时人喜

  • 文章草莽英雄金玉山傳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徐秉揚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金玉山 出身贫苦 草莽英雄 抗日事迹

    一九一三年五月,金玉山出生于今灌南县长茂鎭新条村一个贫农家庭,父亲金发荣是个长工,母亲也出身贫苦。他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村人都叫他金小二子。他八岁时丧父,十三岁丧母,只好跟着哥嫂苦度光阴,十四岁时雇给人家割草放牛,十六岁时到本村地主汪家当长工。由于生活艰难,成人后的金玉山仍然矮小瘦弱,但却机灵勇敢,性格顽强。为了谋生,金玉山曾去向水学过修自行车、当过鞋匠,但总是吃不饱肚子。当时天下大乱,盗贼蜂起,村上有个叫张士中和孙玉佩的土匪,见他机灵,又在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