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伉俪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纪王源河先生及其伉俪笃情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任子魯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王源和 追思悼文 伉俪情深 杨佩青

    且能循循善诱,不厌不倦,不但获得校方嘉许与同仁等之敬爱,更为历届学生所爱戴与推崇。六十五岁届龄退休后,继为明道中学台中省立师专所延揽,分别兼课,继续嘉惠后学,作育英才。不幸于民国七十一年二月二十二日突罹痼疾,先住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治疗,继转台北中心诊所,讵仍回天乏术,竟吿不起,先生心地淳良,胸怀坦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高风亮节,尤足钦仰,堪为当代一完人耳。先生德配杨佩靑女士,出自海阳名门,兰心慧质,温婉淑静,鄕党称贤,闾里交誉,夫妇伉俪

  • 文章我所知道的海寧(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11期  作者:孫尙志 出版时间:1987-11-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顾达一 程森士伉儷 追忆

    碧山巖圆觉寺,后由鄕友程森士伉俪迎养在家,至七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逝世,享寿八十七岁。程森士伉俪战时艰苦奋战支撑危局抗战初期,浙西沦陷,浙东前线绍兴由浙省府委员出任三区专员贺扬灵领导下,成立靑年营、妇女营及少年营,程森士及其夫人现任国大代表戴谷音,当年均投入抗战镕炉。他(她)们两位一为青年营中队长;一为妇女营长,于廿七年三月追随第五支队长郑器光冲过钱塘江于海北接防国军六十二师为时二载,至二十九年八月程森士奉派为海宁县党部书记长再度率同省政工人员挺进县境由乍浦

  • 文章孟委員廣厚事略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韓靜遠 出版时间:1975-08-01
    关键字: 孟广厚 生平简介 英国留学 回国效力 伉俪笃情

    聪颖秀慧。行见孟氏子孙,必能克绍箕裘。先生晚年,左腿发现麻木,友人劝其往台北大医院澈底检査根治,渠以老母在堂,且年已逾百,不敢远离,迨太夫人仙逝后,先生始由夫人陪同住进荣总医院,经半年之治疗,医药罔效,终于本年五月廿四日,与世长辞,先生之孝思,尤可为后世之典型。先生卧病半载,夫人随侍在侧。亲奉汤药,不眠不休,伉俪笃情,世所罕覩。综观先生一生,性情耿介,处世不苟,忠于党国,孝以事亲,不趋时尙,不鹜名利,忠于职守,勤于学术,洵可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矣。方期翊赞

  • 文章亂世孽緣——一則古今罕見的婚姻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3期  作者:張耀華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老少伉俪 乱世姻缘

    三十六年夏,余于役军中,一次于探母归程,购大众杂记一本,于旅途中详细阅毕,内有一则名为古今未见之婚事,现特就记忆所及,将事之始末详述于后:抗战前二年,有位川籍学人黄氏夫妇,携一独子寄居南京,承办律师业务,黄氏伉俪时年同为五十七岁,其子年方二十二,正在中大三年肄业。按黄氏乃日本帝大法学博士,具有中日两国律师资格,由于为人慷慨,加以交游广阔,致业务鼎盛,讵两年后日寇侵华,京沪迭遭空袭,黄以受委案多,无法迅结,立命其子先行返川,原拟诸事办竣再行归里,孰料首都

  • 文章第五路義勇軍作戰經過情形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王盛濤 出版时间:1976-05-01
    关键字: 义勇军 伉俪殉国 缴获敌机 抗日事迹

    讀民國六十五年二月二十五日出版之「東北文獻」第六卷第三期黃恒浩先生所寫的「東北義勇軍四年」一文後,對其所寫的「鄭桂林人數爲最多,他住在綏中,始終未到過前線,是一個未打日本的義勇軍,長城戰時,入關改編爲正規軍。關於這一段的記載,恐怕作者有未詳悉之處;僅就我個人所知道的鄭桂林部隊於綏中及長城一帶作戰的經過情形,槪述如後,以爲作史者的參考。鄭桂林爲遼寧人,朝陽大學及東江講武堂九期步科畢業。與吳金鐸、崔景韶、郞喜昌、王耀武等人爲同期同學。其義勇軍創始於民國二十年...

  • 文章攜手偕行滿甲子——成長的記憶——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6、57期  作者:毛君強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家世背景 喜结连理 抗日救国 伉俪情深 军政生涯

    一、前言歲月如梭,光陰似箭,余今行年不期步入八十有六,愛妻鄧淑珍(清瑩)亦將喜慶八十。我倆結褵,瞬將屆滿一個甲子,其間潮起潮落,滴滴點點,看似平常而短暫,但因人的記憶,直使生命的片段成爲永恒。基於此一體認,在珍企盼督責之下,寫出「成長的記憶」。論及我倆家庭背景,相識經過與極不平常愛的結合,追述不畏艱難險阻的奮鬥歷程,立身處世的態度,兒女知禮尙義,成家立業,欣欣向榮,家道和樂,老有所養,壯有所用,菁莪長育,出藍勝藍。夕陽無限好,晚景堪留戀。無求不辱,知足常...

  • 文章關懷家鄉教育 造福後代學子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3、4期  作者:周琳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吴以平 人物生平 家乡教育 吴以平伉俪奖学金

    创办台硝工业公司,生产硝化纤维(喷漆原料),促进木器、电冰箱、电视机等外销,并辅导泰国、菲律宾等地设厂,先后当选台湾区涂料工业公会常务理事、理事长、亚太地区硝化纤维协会永久主席,同业誉为「台湾硝化纤维之父」,可谓实至名归。公元一九八三年,由美国回鄕探亲,关怀地方青年教育,曾捐资兴建中学之议,然以客观因素未能实现,竟患肺癌于一九九〇年逝世,殊为遗憾。然其哲嗣治海、治洋昆仲,现旅居香港及美国,为继承其先君造福桑梓之遗志,乃在颜集初级中学设置「吴以平伉俪

  • 文章學人報國劉大中博士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悼念愛國學人劉大中鄕長特刊  出版时间:1975-07-15
    关键字: 刘大中 经济学专家 财税改革 生平事迹 伉俪情深

    在國際聞名的我國計畫經濟學專家劉大中博士,不幸於八月十四日在美國紐約州一鄕間假日旅館中棄世,他的夫人因與他有同生共死的誓約,亦伴隨他同赴天國,國人隔洋聞耗,無不悼惜。劉博士近年雖長居外國,但對國家的財經大計,不祗是書面提供了若干寶貴的意見,並曾一度返國兩年參與財稅實際的改革工作,中華民國今日經濟之所以能欣欣向榮,固然是國人朝野努力的結果,但劉博士個人的貢獻,也不在小,而他的書生報國,實爲海外學人留下了良好的典型。至於他的夫人戢亞昭女士生前與劉博士相敬如賓...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