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交通事业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彼岸的所謂“周休兩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7期  作者:陳啓新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中国大陆 双休日 核能 证券 交通事业

    报刊的新闻人物;极大多数是退休老人,有的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前去报到,总的来说,大陆股票步步向荣的趋势,投资人远景不差。九七香港囘归大陆后,将加速境外游资的涌入,国际资本冲击大陆资本市场的可能性大增,那时,也许会打破目前老人们玩股那种涨价(增値)赚点小利,不涨坐领年终分红那股宁静气氛。大陆交通事业外包,蔚成风气两岸的公营交通事业都是赔本的,铁公路都是如此,台湾的铁路当局一筹莫展,想不出好点子来扭转逆势,除了将车站贩卖场出租弄点租金收入;大陆铁路当局是以加速行车

  • 文章发展中的云南交通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3期  作者:王瑞華 出版时间:1993-12-25
    关键字: 地理位置 丝绸之路 驼峰航线 发展交通 航运事业

    蒙自机场的新建也已开始论证。云南民航已拥有七架波音737-300型飞机,开辟了国内航线卅三条,国际航线三条,省内航线六条(两条因机场扩建停航),可与全国各大中城市和香港、曼谷、仰光直飞,还经营了新加坡、清迈等地包机飞行。航班飞行大量增加,已达七万架次,运输飞行小时六、五〇〇多小时;旅客运输量五十多万人次;货邮运输量近七、〇〇〇吨。云南民航事业的发展大大改变了云南交通落后的面貌、极大地促进了云南与省外、国外的交往、带动了云南经济和旅游等行业的发展。从现在到二千

  • 文章臨川概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6期  作者:廖光華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临川 历史沿革 疆域 地理位置 教育事业 交通 物产

    临川县立中学,设高初中部校长吴甲。㈢私立中学:⒈私立眞光中学设高初中部校长桂天爵。⒉私立毓灵女子中学,校长汪溥。⒊私立辅仁中学。⒋私立尔瞻高中级普通补习学校校长万维章。⒌私立丰山普通补习学校校长饶毓燕。七、交通本县水陆交通发达,兹分述如下:㈠铁路:浙赣铁路由进贤进入本县温圳渡至南昌,另一新建铁路由南昌县龙凤州经丰城之王坊,进入县城再南转至宜黄。㈡公路:以县城为中心,公路四通八达,邻近各县均有公路交通,且可延伸至邻近各省。㈢水道:抚水自东南至西北斜贯县境,汝

  • 文章現代化試點鎮|前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54期  作者:何海大  出版时间:1998-04-15
    关键字: 前黄镇 农业生产 教育事业 交通 武进精神

    都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尤其是农业生产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闻名于省市内外。一九九六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二·七五亿元,工农业总产值四·五三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一四四八万元。全镇有耕地二八、八三八亩,粮田二六、〇一三亩,累计建成吨粮田一〇〇〇亩。一九九六年农业总产值一·一二亿元。全镇拥有中拖(配套收割机)四七台套,洋马收割机十台,平拖六〇八台,农机总动力达二二、六三八千瓦,粮田作业基本上实现耕作,开沟等机械操作有二个市(县)级农机化试点村,建有电灌站廿六座,有职称的现职

  • 文章蓬勃发展的大西北铁路建设事业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4、35期  作者:王鴻鳴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西北铁路事业 交通运输 天兰线 兰新线 宝成线 包兰线

    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几十年来,随着西北铁路建设事业的日益兴旺,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建设飞速发展,丰富的水利、石油、煤炭和有色金属矿产等资源得到了开发,轻、重工业突飞猛进,大、中型水电站,有色金属采冶基地和化工,机械加工厂等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重要军工生产,试验基地和重大国防设施也逐步兴建。老中国寸铁不产的西北,发展成为当今我国重工业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地,兰州也被外国人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昔日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的西北

  • 文章緬懷故鄉——寧都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李澤源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宁都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水陆交通 物产 教育事业

    县城地势东北低,面临梅川,筑有内外城墙,以防水患。西南略高,西郊考武秀才大敎场,文庙以及科擧试场都在西郊,有两城门直通,现在北西、西南城墙已不存在,只北东南之外城仍保留着。城垣周围约十里许,中心有十字马路贯通,旧有雄伟宽敞之州衙,已在民国十八年遭赤匪焚毁,深为痛惜,现在原址仅建一楼一底平房,不像县署。孔庙内肖像也被捣毁,只有改立牌位供祀。三、水陆交通昔日擧子赴省应鄕试,走大道经抚建徒步要七天半,若操小道经宜黄、上顿渡过河,则可省一天半。民国二十三年,国军

  • 文章走向二十一世紀的武進湖塘鎭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3期  出版时间:1996-07-15
    关键字: 湖塘镇 交通体系 春秋城池遗址 工业体系 文化教育事业

    六七八八六人。湖塘是常州十强乡镇之一,中国乡镇之星。全镇拥有纺织、机械、电子、治金、轻工、建材等六大类工业体系,二三〇家企业,二〇〇多个产品,其中三资企业三一家,有四十五个企业的六十多种产品畅销于国际市场湖塘镇的文化教育事业极为发达。教育投入资金达三百万元,并已逐步转向软件建设,完善现代化教育设施。现有各类学校三十二所,教师一〇一四名,在校学生一三一五二名,九五年向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三八五名新生。镇成校每年培训学员在八千人次以上,也同样进入常州市实施

  • 文章方公棣華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6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81-06-25
    关键字: 国文教材 方棣华 抗日救国 交通部门 生平家世 教育事业

    供职于高雄市政府及省府秘书多年。惟先生性情恬淡,热爱敎育事业,一心以作育菁莪为职志。毅然受聘为曾文、美浓、新庄等中学及台北各大补习班敎席,先后已达二十余年,著有国文敎材数十种。其乐天乐道、忘忧忘我、传道授业、诲人不倦之精神,深受学生爱戴,每逢佳节受敎诸学子络绎不绝,登门致候,诚然桃李满天下矣。先生早岁与茵琴女士结褵,夫人服务于财税机关二十余年,伉俪相敬如恒,育儿女三,鲤敎有方。长公子至雄,长媳汪启凤小姐均任中学敎职,良师兴国,克绍箕裘;次公子至刚服职商界

  • 文章近代德國在煙臺的活動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宋玉娥 溫巧雲 出版时间:1993-06-20
    关键字: 德国在烟台活动 航运事业 缫丝工厂 德国领事馆 水陆交通

    之时,已无所得而已。」[2]一、近代德国在烟台的活动,首先从航运事业开始。自从一八六二年烟台开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沿海沙船贸易遭到严重打击,外国船舶突然增多,一方面反映了港口贸易的增长;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烟台的航运自开埠伊始,便为外国航运势力所垄断,从一八六三年至一八六七年烟台短短五年的时间里,港口航运主要为英、德、美三国所控制,其中以英国势力为最大,德国次之,这一期间德国船舶在烟台的航运势力,「一八六四年为六九、三六八吨,占全年外国航运势力的二四·八%,一八六五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