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交往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春秋——四六兩區的滴點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王雨蒼  出版时间:1975-12-20
    关键字: 曾琦 范筑先 人物回忆 交往点滴

    军事知识,知之无多,至于治世之道,尤无备焉。后来他虽然身为散官,省府各厅处同仁,无不乐于交往,咸以一聆謦欬为快,他则无可称述。范筑仙,馆陶人,闻系保定官校速成科毕业,夙隶卢永祥麾下,历官连营团长。卢氏由淞沪护军使受任浙督后,将范留沪,任护军使何丰林之参谋长。何乃卢之部属。范氏旧学略具基础,以其久官江南,居沪尤久,因得风气之先,交游广,见闻多,在大环境的潜移默化之下,毫无纠纠武夫之槪,习染成温文儒雅的风俗,也倒是平易近人。看到他晚年的居官淸廉,生活平淡朴素

  • 文章關於徐道鄰先生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期  作者:王公璵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追述 交往略情 徐道邻

    道邻年前在新大陆溘然逝世,我一直以无文字悼念为憾。眞觉得对不起这位特出的学人和相知的朋友。今见中外杂志十八卷第六期十九卷第一期,载有道邻的令妹徐樱女士写的「纪念三哥」长文,她以细致的文笔,作翔实的敍述,一定可作道邻传记的重要资料。我也因而追述我和道邻交往的略情,权作补充;并算了却我的悼念微忱。道邻的尊大人又铮先生,是一代覇才,人所尽知;这裏不必多提。他的家是在江苏萧县东南境,地名徐三村(该村原属县辖第九区。)该村户口不多,悉为徐姓聚族而居。小溪映带,修竹

  • 文章你究竟要我們怎樣?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6期  作者:X  出版时间:2010-12-01
    关键字: 国际交往 华人心声 政治评论

    ,原因很复杂,有中国人自己的缺失,也有种族歧视、有色眼镜、利益冲突、以及害怕中国崛起等因素。互联网是中西交往的重要桥梁,在这种情势下,如何促进沟通?这首诗实在値得中国人三读,値得西方人三读。 (达远寄自台南)

  • 文章懐又公憶往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6期  作者:劉守法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军人 生平事迹 回忆交往

    一、爲文動機王敬久將軍,字又平,他的部屬均以王又公或王老總稱之。他於北伐、抗日、戡亂時的輝煌戰績、及其忠愛黨國,英勇作戰的事蹟,深爲國人讚譽。更爲他的部屬及後進所崇敬景仰、而津津樂道的。自他於民國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日去世,至今將達十八年了。除了五十三年在中央日報副刋上看到他的好友王介公悼念他的一篇短文外,很少在其他報刋書籍上看到有悼念他的文字。這不是他人緣不佳,也不是他不値得人懷念,相反的這正是他的偉大處,也正是他値得令人崇敬令人懷念處。因爲他是一位只知忠...

  • 文章回滇從政十一年瑣記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隴體要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回滇 从政 十一年 人物回忆 人际交往

    一 我和龍志舟主席認識經過民國十年我離開雲南到上海升學,從讀書以至做事,總是在上海市或江蘇省的範圍內,一直到二十六年八一三國軍在上海對日作戰撤出上海後,我才回到久別多年的家鄕。回雲南後,黨務工作及行政工作都做過,共計十一年。這十一年中,有八年,我是龍主席志舟先生的直接部屬。所以在未述在滇工作的一些回憶以前,我和志公認識的經過,有略述的必要。大槪我在十四、五歲時,在成德中學讀書,有一天有一位在省立中學讀書的朋友龍澤浦(後改名龍雨蒼,雲南名將之一,早故)君,...

  • 文章(青年園地)微笑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41期  作者:張震寰 出版时间:1986-06-10
    关键字: 工业社会 微笑 婴儿 人际交往 同乡会 征稿

    在現代的工業社會裏,由於大家生活緊張,缺乏和諧與友善的氣氛,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但拉遠而且容易產生誤解、糾紛與爭吵。化暴戾爲祥和,化干戈爲玉帛,希望大家一起來提倡「微笑」運動。當然,大家都知道什麽是微笑?不是大笑、奸笑、儍笑,而是發自內心的笑。做起來很容易,只要您把嘴巴稍微左右張開,發自內心地淺淺一笑,連眼睛也在笑,那您就會像天使般的可愛,像初生嬰兒般的天眞無邪。倘若大家都能如此,人與人之間似乎就沒有隔閡了。有人說:「微笑是一種國際語言。」有了微笑,人與人...

  • 文章大陸游蹤 拙荆骨折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漁翁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旅游观光 昆明风貌 两岸交往 园艺博览

    还可欣赏东巴洞轻音乐演奏会。(七)云南气候,兼具寒、温、热三带。自然景观涵盖了江、河、湖、瀑、泉、山、林、洞、雪等多种形态。有廿六个少数民族,文化民俗特殊,丰富多彩。以昆明市为中心,向西北、西南、东南伸展,欲游遍每一风景线上之重要景点,约费时二至三周,始能尽兴而归。(八)云南有「十八怪」,特录介之:1.鸡蛋用草串著卖。2.米钣饼子烧饵块。3.二只蚊子炒盘菜。4.石头长到云天外。5.摘下草帽当锅盖。6.四季服装同穿戴。7.种田能手多老太。8.竹筒能做水烟袋

  • 文章迴驟文苑 倔強騷壇——梅州先賢古層冰教授浮雕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2期  作者:廖傳淮 出版时间:2008-02-16
    关键字: 古层冰 交往经历 著作 抗日战争 政治理念

    初讀客人對 心儀一代師民國二十五年夏,先祖弼良公在梅病危,我綸蔭堂旅居省、港的子孫聞訊分別返鄉侍奉。時,我正在香港私立南方中學肄業,亦提早結束學業隨同先伯父母回梅,同年秋轉入廣東省立第五中學爲旁聽生(因南方中學並未在廣東省教育廳立案)。開學後,練習校歌,感覺辭藻典雅,旋律優美,十分喜歡;其中「行己有恥,爲學之綱」、「自強不息,進德之方」,更是至理名言,牢記在心。因此,對於歌詞作者古層冰教授(古直公愚,以下故稱先生而不名),留下深刻的印象。民國二十八年秋,...

  • 文章臺北市林森同鄉會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07期  出版时间:1997-11-30
    关键字: 台北市林森同乡会 闽台民俗考察团 闽台交往促进会

    福建省闽台经济文化交往促进会民俗文化考察团来台,团长王镇辉、顾问张琰、副团长丁仃、林嘉騋、团员宋祝平、陈玉峰、张自生、传永强、张宏等十余人于十一月三日访问台北市林森县同乡会,由理事长陈鸣铮、常务监事饶润昌,常务理事黄水金,林诗旦、王应杰,理事周诚龙、黄月英,监事郑文雄,顾问张立中等热烈欢迎,并假台北市仁爱路空军官兵活动中心,设宴接待。

  • 文章李泓灝先生二三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劉守法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李泓灏 抗日战争 人物交往 人物回忆

    七月二十九日晨李乃亮兄電話告訴我說:「泓灝於前日病逝於美國新澤西。」驟聞之下,實在不能相信。因爲泓灝兄去年九月回國,身心俱皆健康,並說今年還要回來呢,怎麼就此永去了!在台親友聞之無不爲失去一位溫文儒雅,樂於助人之良友而悲傷。十月十四日親友數百人聚集台北善導寺聚會追悼,其夫人及哲嗣並自美趕回,場面莊嚴肅穆,備極哀榮,足見他平時待人之厚,令人懷念之深。泓灝兄的家世可以:「世代書香,耕讀傳家,功在鄕里,望重豐碭。」幾句話概括了。他的生平雖沒有赫赫功勛,位列封疆...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