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云台山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小姨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喬衍琯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小姨 日机轰炸 云台山 无声电影 返乡探亲

    小姨長我十多歲,在撫育我的尊長中,和我的年齡最爲接近,管教我的態度,出之以慈愛,而沒有父母對我的威嚴。在我兩周歲光景,媽媽懷了妹妹,便把我送到外婆家撫養。這時三舅膝下已有夢麟表妹,小我一歲。撫育我的工作便由二姨和小姨負責。這時外婆已含飴弄孫,有時也加以照料。我十歲左右,日本鬼子先是濫行轟炸,後來又強行侵佔家鄉海州。爲了逃難,便先是小姨到我家贛榆縣的敦尙,後來我家又住到雲臺山腰舅爹的陵園。其間我除了有時回家外,便多在外婆家。而二姨出嫁後,更多受小姨撫育。媽...

  • 文章陶澍吟联云台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張樹莊 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 云台山 楹联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淘澍

    陶澍(一七七九—一八三九),清湖南安化人,字子霖,号云汀,嘉庆进士。嘉庆年间由瀚林院编修升御史,历任户科、吏科给事中。道光时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兼管盐政,著有《印心石屋诗文集、奏议》、《蜀輶日记》、《陶渊明集辑注》等。陶澍于道光年间两次来云台山,第一次在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年),来海州进行盐政改革,改纲盐制为票盐制。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年)官任兵部尙书,因视察边防,检阅军伍再来云台山。看到票盐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使云台山地区经济繁荣,生产发展,居民生活

  • 文章(旅游纪事)风景绝美的河南云台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4期  作者:顧庭銘 出版时间:2011-03-10
    关键字: 风景 河南云台山 国家森林公园

    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亦称世界地质公园,座落在豫北焦作市修武县太行山南麓。因山势险峻,常年白云缭绕群峰之间,故名云台山。修武人自豪的说,云台山有泰山之雄,峨嵋之秀,青城之幽,华山之险,黄山之奇;而且雄中见秀,秀中藏幽,幽中有奇,傲视天下。现代化设备为旅游加分一九八七年,因焦作煤矿枯竭,为了县民生计,地方政府转而利用自然地形,开发旅游。景区大门楼高三层,阔约两百公尺,背依奇峰笔立,面对宽广迎客大道,两旁五千车位之大型生态停车场,气势宏大。旅客大厅设电子化

  • 文章常憶故園大柳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劉有銓  出版时间:1988-06-01
    关键字: 云台山 家乡风景 农业生产 大柳林 乡村生活

    雲臺山一向被稱之爲『蘇北大平原王冠上的寶石』,絕非虛譽;因爲那裏交通發達,水甘土肥,物產富饒;冬不酷寒,夏無嚴暑;山靑水秀,四季分明;尤其故鄕隔村,位在南雲臺北麓,阡陌縱橫,雞犬相聞,鄰里相接,在農業社會裏,可算得最富裕的魚米之鄕,家給人足,豐腴富厚,人人敦親睦鄰,以耕讀傳家,閭閻和洽,守望相助,宵小盜賊匿跡,一向被人稱之爲世外桃源的勝境!余家世居隔村,承先人德澤,良田數十頃,富甲鄕里,先祖父更持家有道,經營貨殖,頗饒豐餘,大部分土地分置佃農耕作,而山場...

  • 文章連雲港市的三大工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云台山隧道 长堤 新沂河大桥 经济开发 高速公路

    故鄕连云港市三大工程,均于去冬和今秋先后完成,今后对于交通和经济发展有很大助益。三大工程系指「云台山隧道」、连接东西连岛的「长堤」、「新沂河大桥」。(比沭阳的沂河大桥又长又宽,故加上一个「新」字,以示区别。)一、云台山隧道—北自连云港、南至宿城,打通了高公岛的山洞,长度有三千八百三十八米、宽八米,分为二线道,大货车可一往一来,是全省最长的隧道。(请看图㈠)云台山隧道口,位在宿城,隧道口旁的岩壁上,石刻了「地下巨龙」四个大字,系政协主席胡为德书写,非常壮观

  • 文章從天下第七十一福地談到雲臺山區抗日經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劉有銓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抗日历程 云台山 抗日战争 人物事迹

    先祖定居于此,从无兵燹及任何灾害,故五百多年来,人口繁衍。历史上有宋江攻海州,欲入海岛,此海岛即云台山也。据说,当时云台山尙未与陆地相连,宋江欲据此为盗窝,但为张叔夜击破之。云台山区未受其害,下至元淸两代之入主中国,云台山区仍在近海之中。直至淸末与陆地相连后,始有兵燹波及。初有军阀白宝山鎭守海州,拥兵自重,北伐军颇受其阻扰,然北伐军司令部基于战略之运用,轻而使白宝山弃职逃亡靑岛。据前国大代表武林靑先生说:「中央知我为云台山人,特派我返鄕一探究竟,我遂奉命由

  • 文章雲台導遊留詩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9-01
    关键字: 《云台导游诗钞》 张学瀚 办学事业 游历云台山 代表诗作

    〔雲台導游詩鈔〕于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年)出版之後,新縣鄕張學瀚這位鄕土詩人遂名噪海州。全書收詩三百五十四首,在南京朝報印刷所花了三百塊銀元自費印刷五百本。從出版到今天,中間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兩次大戰,還有些其他的天人禍,此書依然有許多珍藏在民間,被視爲瑰寶,秘不示人,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此事證明,大凡熱愛鄕土的人,家鄕人民也必熱愛他,他的著作必能久遠地流傳下去。張學瀚字百川,按班輩排行叫克玠,這個名字外面的人大都不知道,而當地的鄕親却親切地稱...

  • 文章第二故鄉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陳鳳桐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咏海州 新浦新城区 吾爱吾庐 玉兰花诗会 云台山

    情。习习清风盈画室,尘嚣远我听流莺。词玉兰花诗会(卜算子)绿柳挹轻柔,蝶舞群莺闹。玉树香苞次第开,管领山林悄。俏扮素装春,映日花容佼。騒客寻芳结队来,佳句知多少?竹兰轩(天净沙)新楼珍木奇葩,明窗净几春茶,徽墨薛笺汉瓦。高朋意惬,欣然笔底生花。联云台山寻芳花果;揽胜云台。云台胜境;花果金秋。高僧古庙西游记;神话美猴孙悟空。绕壑烟云堪入画;满山花果引题诗。林蔽云山花似锦;泉悬岩洞水如帘。林蔽云山,花繁似锦迎佳客;泉悬岩洞,水注如帘隐众仙。

  • 文章新浦口·新浦莊·新浦鎮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韓世泳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新浦 地方发展 大海东迁 云台山 地方志 甲子河 经济发展

    如任何一个发达城市都有自身形成发展过程一样,作为连云港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新浦,也有着自身的形成发展过程。在经历漫长的苍海桑田之后,又经历了由新浦口到新浦庄,由新浦庄到新浦镇的过程,这就是今天新浦形成的奠基阶段。新浦这片土地的出世,是大海东徙的结果。二百多年前,云台山在大海之中。如今新浦这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云台山下大片土地一样,为东海鱼虾栖息繁衍之安乐窝。地壳运动能量无比,逼得东海龙王节节让地。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大海已向东北方退至古海州

  • 文章雲台草木皆仙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吳舟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云台山 《西游记》 花果山 药用植物 地区气候 古庵庙寺 碑文石刻

    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里描绘的「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的仙境花果山,神奇而令人向往。吴承恩笔下的花果山环境素材就是以江苏省连云港市境内的云台山为背景的。云台山古称郁州山,一名都州山,隋称郁林山,宋呼苍梧山,云台山之名始见于明代。因其「幽深秀特,常冠云气」,山峰陡峭,呈台阶状,故名。这里峰连城岭,逶迤起伏,草木葱茏,水碧泉馨,自古就盛产药材,是一座「百里青山聚灵气,千种仙草藏奇峰」的天然药园。九百多年前,宋代大文豪苏东坡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