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民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宛西民團抗日紀略(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4期  作者:陳舜德 出版时间:2004-10-01
    关键字: 浙川民团 内乡民团 抗日纪要 损失情况 情报

    一、淅川民团抗日各战役纪要(一)杏花山之役民国三十四年三月廿七日,日军陷内乡县城并继续西犯。时内乡民团由宛西联防主任兼河南省警备司令刘顾三暨内乡支队司令薛炳灵率领,拱卫河南省政府。淅川民团由我及任副司令泰升率领。我于闻讯后,即派陈舜哲团长率部在杏花山扼要布防。翌日,敌军第七旅团之丰岛房太郎,率千余人由内乡西大岭,杏花山向淅川进犯。是日上午九时许,在杏花山为我伏兵所拦击,激战六小时。我军以众寡悬殊,且无后援,乃转移至两侧山上继续作战,薄暮将撤退。我方王凤岗

  • 文章浮生隨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42期  作者:(作者改题)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6-08-10
    关键字: 日机轰炸 运河 伤兵尸体 乡民 食物 渡轮

    ㊀日寇濫炸江南之慘象(中)張達率二十餘名警局同仁,决定於當日晚(十一月廿二日)撤離,我們的當地同志已於前幾日疏散。現連我計有蘇北籍者四人(趙金谷—准陰,戚劍虹—海州,許有鶴—泰縣,筆者—揚州)另有金壇籍工友小朱一人,合計五人,雖然人不多,但恐與他們會合後,群集於公路上,可能爲日機攻擊目標,經决定沿運河水路西行比較安全。入晚,我們同出無錫西門,沿途兩邊田地,皆埋葬了傷兵屍體,猶如屍場,因多匆匆掩埋,表面覆以薄土,屍臭冲天,我們口鼻塗抹萬金油亦無大用,前後步...

  • 文章憶川沙縣横沙島

    来源期刊:《浦東》 第18期  作者:葉大忠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横沙岛 乡民 羊角车 务农 经商 捕鱼 地方特产

    橫沙島是在揚子江中一個小島,屬於川沙縣的一個行政區,設有一區三鄕鎭;橫沙四面環海而沒有山,人口大約三、四千人,對外交通全賴風帆船往返上海之吳淞口、州沙外海之白龍港口,每日都有帆船往返航行橫沙之間,白龍港至橫沙水路順風約須一小時,如果遇到逆風船須作S型順着風向前進,最慢的時候須五六小時才可到達,如果船快到橫沙,可以見到岸上綠油油的一片樹蔭,金黃色的沙灘,眞是到了一個世外桃源。島上鄕民生活樸素勤儉,治安亦很好,有一個派出所,警察祗有二、三人而已,亦有一小隊保...

  • 文章抗戰前之縣民衆教育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7期  作者:徐敦民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乡民教育 民众教育馆 丰县教育局 徐州民教研究会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辛亥革命,一舉成功。蔡元培先生任教育總長,他倡導社會教育,即民眾教育,旨在喚起民眾,組織訓練民眾。確立「公民訓練,語文教學,社會生計指導」等三大目標,三者之間以提高民眾知識爲先導,增強民族意識,推進社會文化爲目標。在教育部內,特設社教司與普教司並立。民國四年教育部成立通俗教育研究會,是年十月公佈通俗教育演講規程十六條,規程公佈後,各地通俗演講所紛紛成立。設立通俗教育館、圖書館、公共運動場。民十一年二月,民眾教育呼聲高漲,教育部第七五九...

  • 文章小舅偕我度華年(中)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王肇翰 出版时间:2014-01-01
    关键字: 七七事变周年纪念演出 沙河水灾 躲避战乱 病菌战乡民受害 求学经历 随枣会战 枣宜会战 《六十年前考学路》 重视教育

    棗陽太平鎮姚崗榮莊村人,1927年生。1944年讀高中時投筆從戎抗日。1953年因創作劇本獲獎,在成都劇院任演員、編劇、寫作劇本二十餘齣。1987年退休後,從事戲劇理論研究,並創作長篇小說《靖康悲歌》等。曾任教四川師範大學講授中國文學史,現專事寫作。家住成都,有子女各一。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