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土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乡情采风)慈谿县战时乡土常识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4期  作者:謝振聲 出版时间:2016-03-10
    关键字: 慈溪 乡情 乡土常识 抗战 罪行

    不设防的慈谿县城(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鎭)第一次遭到日机轰炸。次年2月8日,敌机首次轰炸观海卫。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日寇竟然9次狂轰滥炸慈谿县城和观城等地,造成大量无辜民众伤亡,不少建筑被毁,其中刚建成不久的慈谿县立初级中学(今宁波市慈湖中学)校舍被炸成废墟。在那个遍地烽火的年代,作为一本战时乡土常识,该书既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慈谿的沿革、地势、天象、气象、山脉、河流、湖泊、交通教育、体育、农业、商业、机关、团体、党务、税收、消防、卫生等,又突出了战时特点。时任

  • 文章王溝考学記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0期  作者:孫敦軾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初中升学 乡土会议

    民國三十二年的夏天,我和幾位同學結伴到城西王溝,去考縣中。那時正値抗戰期間,日本鬼子佔據著縣城,縣中的校址設在王溝,所以當時想升學的學生,都設法去王溝考學。那年夏天,在常店小學畢業時,從校長孫建密先生手中,接過畢業證書後,同學七、八人(已忘記確實人數),就各自回家。那時家鄕的敎育,沒有台灣這樣普及(台灣國小就學率在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加上受戰亂的影響,上學的人比戰前還少,所以畢業班的學生,只有數人而已。小學畢業後,大部份的同學,都是回家做活去了,能升學的...

  • 文章又是高梁成熟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8期  作者:李祥亭 出版时间:1976-08-25
    关键字: 故土回忆 乡土民俗 青纱帐

    翻翻日曆,又是家鄕——秫秫長到屋簷高的時候了,一想起來家鄕的秫秫,就會連想起來頭頂上如同火盆般的大太陽,與脚底下好像熱鏊子般的大馬路。丈多高的秫秫,阻住了空氣的流通,沒有一絲微風,連樹梢子都不動一下,呆呆的任憑烈日的蒸晒。莊稼人熱得透不過氣,鋪條草蓆,坐在池塘邊的柳蔭下,手中不停的猛搧着自編的大蒲扇,算是消暑,也算是對暑氣的一種無言抗拒。在這個熱得要命的農曆六月,樹上知了噪鳴,微風不起,秫秫長過人頭之後,就是故鄕所稱「靑紗帳」了。秫秫就是高粱。每年一到此...

  • 文章流亡舊事

    来源期刊:《皖聲雜誌》 第7期  作者:公孫嬿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北平古城 抗日纪实 乡土回忆

    民國卅二年,抗戰期間農曆正月,地點是在淪陷區北平古城。才過年不久,人們都爲那個不開心的年,折磨得疲倦了,把一切身受的痛苦,皆歸之於命運;北平依然那麼冷、那麼靜。淸晨,霧凝結在空氣裏,我穿過十刹海的泥路,到達地安門朋友的家。天氣實在太冷了,路上看不到人影,天色已經亮起來,預料將是個凜冽的晴空。十刹海面,結成了一層厚冰,像塊乳白色的大鏡子,老柳樹一棵棵成排列立海邊,撐起灰霧上的寒天。我匆匆地走著,終於在八點鐘前,到了靑磚四合房的宅子,在黑色的木門外站住,看上...

  • 文章浙江農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9期  出版时间:1978-09-06
    关键字: 浙江农谚 传统风俗 乡土回忆

    我國以農立國,是不必再說。而對予農業方面的文字,似乎沒有文學方面者多。卽有,而我國農民,目不識丁者,比比皆是。由是不得不把平時關于耕種及農業上對於氣候的經驗和心得,一一牢記,而傳敎後世。如以語言記之,難記憶和麻煩,是不可免。故耳記之以類似歌謠之調,以便順口而容易記憶。如——⒈立夏拜端陽,世上賣兒郞。⒉立夏不下,必有高掛。⒊初一落雨九晴天。⒋今天不住點,明天晒破臉。⒌六月六,晒衣服。⒍九月重陽,提火進房。⒎十年九不收,一收勝十秋。⒏春要早打,秋要晚立。

  • 文章望大陸說故鄕(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11期  作者:虞奇 出版时间:1978-11-06
    关键字: 乡土情怀 民间风俗 抗战纪实

    抗戰時期,這些羅漢班的人,就組成游擊隊。第一次浙贛綫戰後時,日軍由東陽方面撤退,道經華溪,由陳山頭到蘇溪上火車。最後一名騎兵,率隊經過。這些游擊隊就埋伏在壬生塘嶺的隘路旁,日軍經過壬生塘涼亭,待全進入休息,游擊隊就開槍射擊,封鎖涼亭,把日本人統統打死。還從日本人身上發些「洋財」。日軍因爲到蘇溪後尙有五六人和一個排長未歸隊所以又囘來尋找。只見壬生塘涼亭狀況有異,就盤桓在附近搜索,結果先被日軍找出馬頭,接着又找出屍首。於是發怒到極點,囘到華溪,把每户人家都點...

  • 文章兔年雜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82期  作者:高子昂  出版时间:1975-10-02
    关键字: 乡土民俗 《分宜县志》 家乡轶闻

    ㈠鹽引致富有淸一代,吾贛擁有百萬財富者,得三人焉,泰和縣劉百萬、蕭百萬,吉安縣周百萬,淸廷假以公服,以榮其身。劉百萬先爲蕭百萬司會計,及自創業,因善居積,遂與蕭百萬並時以財雄。蕭百萬邑之望族也,世有隱德,人傳其家藏聚寶盆,敎育家蕭遽卽其後人,蕭百萬所治之花園,至爲宏敞,畫棟雕樑,樓台亭榭,蔚爲偉構,中日戰爭之際,江西省政府治公於此,各廳處分布其間,可以想見其弘廓矣。周百萬名孚九,出身寒微,舊居吉安縣永陽鎭力苦樵蘇,其親友勸之往依舅氏,舅原營鹽業於淮陰,至...

  • 文章故鄉農村夏景

    来源期刊:《安慶鄉訊》 4、5、6  作者:蔣大椿 出版时间:1993-04-04
    关键字: 农村夏景 七七事变 乡土俗语

    雖然農村景色,樸實無華,但那平疇沃野千里,麥浪翻飛,柳絮飄揚,農村鄰舍,世居於此,和睦相處,宛如家人,雞犬相聞,傍晚炊煙裊裊四起,紛紛由田中返家。一日工作已完,歸來晚餐。炎夏門前納涼,手執巴蕉扇或蒲扇,消暑揮蚊。田中蛙鼓齊鳴,螢火點點,夜深入眠。明晨起身,早餐後,又開始一日之工作。俗云:鄕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忙又挿秧。農夫農婦,在那東畎南畝之下,忙於農事,祗祈風調雨順,渴望平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世無爭;但夏日炎炎,烈日當空,汗流夾背,毫不怨天尤人。...

  • 文章請到神奇「片馬」來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2期  作者:萧榮華  出版时间:2002-12-25
    关键字: 片马小镇 自然风光 反抗殖民 保卫乡土 扫黄缉毒

    在我國版圖上,在一個很小很小的地方叫片馬;有一個地方很大很大也叫片馬。說它小,是因爲在那高山峽谷密林深處只留下片片馬蹄而得名;說它大,是它的名聲在世界上響得驚人。地理上的片馬和歷史上的片馬,寫就了一個世紀的風雨滄桑。請看……抗英、二戰、回歸、日益興旺的邊貿、反輯毒走私……這一連串的歷史記載,足以令世人自豪驚魂。一片馬小鎭,位於雲南省「怒江東方大峽谷」的瀘水縣西部中緬邊境地區。全鎭轄片馬、古浪、崗房、片四河四個自然村,總面積一五三平方公里,居住有僳僳、茶山...

  • 文章沁陽簡介(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6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4-06-25
    关键字: 沁阳由来 乡土文物 水利工程 名胜古迹 思乡

    「中原文獻」主編李代表士賢兄,今年年初就囑我寫一篇介紹沁陽縣的文章,一拖半年,迄未交卷。因爲撰寫鄕土文物,比不得文藝小品,可以推理抒情,拘束較少;而介紹鄕土,則必須把人、地、事、物、時的遞嬗演變情形,據實報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絲毫馬虎不得,所以久久不能下筆。何況少小離家,對於桑梓一切,已無法完全記憶,迫不得已,乃參攷史册,訪問親友,並就所知草成此文,如能藉此引起旅台父老注意,加以補充訂正,俾作爾後纂修縣誌之參考運用,且使年輕的一輩,瞭解故鄕情...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