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东海师范学校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初期之海師生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楊漢馳 出版时间:1979-06-01
    关键字: 求学过程 东海师范学校 童年回忆 抗战初期

    在現在,讀國民中學已經是每一個國民的權利和義務。但是在以前,可不是這麼簡單;讀完初小要考高小,高小畢業了要考初中;在我的老家,考一趟初中,要帶盤纒,住客棧;比今天準備一次環島旅行還要麻煩呢!假如要是考取了初中,那可也算得上一椿家庭喜事呢。我的小外孫女纒着我,要我講古記(故事);我要她先幫我算一算,從民國二十七年到今年有多少年了。她認眞的算了起來。她拉着我的手把我從沉思中拉了回來,告訴我足足有四十年了。四十年前,我考取了江蘇省立東海師範初中部。「海師」在我...

  • 文章海師憶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孫昭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东海师范学校 抗日战争 求学生涯 人物回忆

    东海师范学校,自民国廿九年在海州城内仓房巷复校,前后五年余,历经贾琴谊、赵庆堡、徐允中、孙天民、刘新生五位校长相继经营,由高师一班,而至高、初中十余班,对我海属学子,提供就学机会何止千人,在那物质缺乏铁蹄蹂躏之下,能够秉持传统,春风化雨,使人不无追忆之感。今天在台六十左右岁同鄕,凡在沦陷区进过东海师范就读者都是同学。本人忝为该校学生,追忆四十年前往事,对时间地点或有疏忽错误之处,尙祈同学们于寓目之余不吝指正。一、鄕巴佬赶考卅一年夏,我与同村仇增堂君,前往

  • 文章海州與我緣結·成了第二故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陸原  出版时间:1987-06-01
    关键字: 东海师范学校 故乡生活 云台山风貌 抗日战争

    一、獨奔海州做工上學窮困,促使我以一個十五歲之年,身無長物的隻身到了海州,竟然想到名聞蘇北的東海師範就讀,後來也眞的達到了願望。說來人生際遇就那麼樣微妙機巧。當我衣袋中僅夠吃幾頓燒餅之資時,走到城隍廟對街一家燒餅店充飢,這家鮑姓老夫婦僅有一個小女兒,他們看到我這樣一個滿面凄容的外地少年,頓給予關注,因之就問說:「小糾,你是那裡人,怎一個人到了這裡,有熟人嗎」?老人家輕柔的鄕音,使我無可隱諱,隨答道:「老伯,我,是睢寧縣人,是想到這打工讀書的,沒有熟人」!...

  • 文章海師三年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劉昭祥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江苏省立东海师范学校 海州 往事回忆 会文比赛 九一八事变

    一、陈迹的追寻「连云泱泱,锦屛环障,秦陇西域万里驶,扶桑欧美一苇航,巍巍乎海滨学府,吾校屹立腾光芒,石室攻书,远绍贤哲,古今学术共参详。乐群敬业,师表八荒,敎育救国,至大至刚,世界怒流任奔放,民族生命我担当。发扬!发扬!踏着五百壮士的烈血,振起五千年的国光!」这是江苏省立东海师范学校的校歌。是在民国二十二年秋天,曹中权—一华先生接长海师以后,他所写作的歌词,由当时任音乐敎员的王沛纶先生作曲,曹先生未能来台,王先生来台后,曾在省交向乐团工作多年,他是一个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