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靖难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寧海方氏二烈女小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9期  作者:陳嶽 周靜 出版时间:1980-09-06
    关键字: 宁海 方氏二烈女 靖难之变

    作者)商量,石梁的儿子东实听到这件事,他补充了记载,可见先生是位好学守道不二君、在逆气中为「靖难之变」而死,这种殉道精神薰陶了他家庭的上下大小安静自在的两个女儿,却临变赴义,视死如归,不怕利诱与威胁,百折不囘的勇敢就义,与先生这种节烈精神,表现忠烈浩然之正气不相上下,实为后世之楷范。(嘉靖庚午仲冬。)(本文系本刊邵总编辑提供)

  • 文章夷十族又何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9期  作者:鄭耀焜 出版时间:1993-09-10
    关键字: 方孝孺 惠帝 朱棣 夷九族 靖难

    即位后,面临的是一个诸藩虎视眈眈的局面,必须筹谋对策,以保江山,因用大臣黄子澄、齐泰等谋议,削弱诸藩权力。远居北京的太祖四子燕王朱棣,遂指黄、齐为奸人,借口奉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鎭兵讨平之。」以为王室平乱,假「靖难」为名,而行篡夺皇位之实。自北京起兵南下,攻陷京师(南京)。黄、齐二人均被杀,惠帝也不知去向(一说自焚,一说从地道逃逸),先后不到四年的王朝,于此画下了休止符。公元一四〇三年,燕王朱棣称帝,改元永乐,是为成祖

  • 文章卓敬的風骨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3期  作者:計明 出版时间:1990-07-10
    关键字: 靖难之役 卓敬 气节风骨

    上是没有父子兄弟叔侄的骨肉情谊的,允炆一听颇有所动,然仍存幻想,以为燕王不会马上起来夺帝位的,所以只是含糊其辞地说:不要再提此事了。但也没有下决心翦除燕王,卓敬却一再奏明,此等国家大事,不可等闲视之,希望皇上愼思明察。建文帝依靠一批无实际政治经验的文臣齐泰黄子澄辈来左右政治局面,加以朱元璋在世时大封其众儿子为藩王,早已有尾犬大不掉之势,对于仁弱的侄子朱元炆,他们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役〝,打出淸君侧旗号,挥军南下,很快就攻下了首都南京

  • 文章守正不阿的我浙先儒方孝儒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11期  作者:袁建禄 出版时间:1975-11-30
    关键字: 方孝孺 宋濂 道衍 靖难之役

    方孝儒,字希直,一字希古,浙江寧海縣人。爲明初的大儒,極富民主思想和治國方略,因不阿燕王之篡奪帝位而被殺,誅連十族,爲明初最大的寃獄。一、宗師宋濂他曾經拜當時有名的學者宋濂爲老師,他不是一個讀死書的書呆子,也不想以書本作他進入仕途的工具,他以明王道、致太平爲已任,而且無論對政治、經濟以及治國的方法,都有他自己的一整套改革的理論和方法,他不是坐而空談的人,如果給他機會,他是會起而實行,致國家於富强的。因此他隱然成爲一時人望所歸,許多人都來向他求敎請益,因爲...

  • 文章卓忠貞公事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7期  作者:林葱 出版时间:1977-07-06
    关键字: 卓忠贞公 户部侍郞 靖难事起 美丰姿 一代忠贞

    因此兴起。应该迁封南昌,一旦有变则易控制。」奏折上之次日,即被召问;卓公敬答道:「臣所言为天下大计,希望陛下明察。」建文仁慈成性,考虑之后说道:「燕王乃朕骨肉至亲,怎会如此?」敬说:「杨广、隋文不亦父子骨肉至亲?」惠帝默然!事遂寝息不行。等到燕王靖难事起,以及接位,责备卓公为何不去奉迎。并有人说此人就是前日建议裁减诸王权力者,且斥责道:「汝为何要离间我家骨肉情感?」敬厉声说:「先帝如能采纳我言,今天汝焉能篡得皇位?」燕王本要杀他,又怜彼才能,说道「奸臣们都想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