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节气共返回3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立夏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6期  作者:冠信 出版时间:1979-06-01
    关键字: 节气 立夏 吃食 习俗

    立夏是一年中,八大节气之一,虽然这个节气没有什么热闹和庆祝的场面,但是也有一些特别的风俗,値得人都去想念。立夏日吃蚕豆(即学名豌豆)糢粢,是我们家鄕立夏日家家必备之食物,也是人人所喜欢吃的点心,因为立夏正当春残夏来,天气最宜人之时,而且各种时令果菜也跟着夏季的来临而登场。立夏前后正好是蚕豆最先长成,此时最嫩,其味最鲜,这种现摘,现剥,现吃的风味是现在城市里的人所尝不到的。蚕豆是夏季果菜里的先锋,最先成熟,我们是最重孝思的民族,所以要把新产的农作物先给祖先

  • 文章認識農曆(一)憧憬華夏曆政傳統文化之光輝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4期  作者:鄭祥鼎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传统文化 农历 历法 节气

    古籍吕览(吕氏春秋)的四纪,礼记的月令,都有井然的记录。当然阳历同样有四季,但每季坐落时段与气象背景,比之阴历四时各有差池,而孟、仲、季三个字,成为古历文化的专有名词,阳历四季,却不能沿用。农历一年四季,定有廿四个节气,每月有一节一气,是我国历制的一大特色,泰西各国历法,从无仅有的。它就是:正月立春节、雨水气,二月惊蛰节、春分气,三月清明节、谷雨气,四月立夏节、小满气,五月芒种节、夏至气,六月小暑节、大暑气,七月立秋节、处暑气,八月白露节、秋分气,九月寒露节

  • 文章闲话农历节气与气象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2期  作者:裘時晋 出版时间:1983-09-01
    关键字: 农历节气 气象 宁波船运

    我国古时,在夏禹以前,向用阳历(即国历)至夏禹时,改用阴历,故阴历亦有用夏历及夏正两字,夏禹传子为王,故亦有命名为黄历,亦就今之阴历,多称为农历。农历全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其日期均依阳历而定,例如淸明为四月五日,冬至为十二月二十二日,其他各节,莫不皆然,可说均系固定。即有差异,亦仅一天而已,一天之差,因每年日数为三百六十五天数小时,不足数小时,在数年间增加一天。由二月二十八日,改为二月二十九日,而阴历全年日数为三百五十五天,相差十天数小时,故数年间,有闰月

  • 文章小滿當令忙插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8期  作者:鄭祥鼎 出版时间:1982-08-06
    关键字: 插秧 小满节气 早稻 晚稻 秧苗

    时令,现正进入小满节气,台湾南部地区的农村,正在收割已成熟的第一期稻禾,在电视机前,看新闻扩布,那些割稻机在田间轧轧作业的镜头,带给观众几许鄕村稻熟新鲜风光。我们身处海隅,眼见这些新稻登场收割活动,便会蓦自联想到故鄕浙东东瓯一带农村,正赶着这个农历四月的小满当口,忙着揷秧,播种早稻呢。浙东东瓯一带,也像江南其他地区一样,一年产稻二季,即早稻和晚稻。早稻必需赶在小满挿秧,在这个档口,农家已把水田耕耨得平滑如镜;有冬种杂粮作物如小麦、大麦、豆类、油菜的田亩

  • 文章大寒小寒趣譚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1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1-01-10
    关键字: 大寒 小寒 节气计算 程史掌故 岳飞

    中华民国肇建后,通用阳历。但在历书上,一年四季,二十四个节气,仍然照阴历计算,作为暑来寒往春耕秋收之准绳,行之甚久丝毫不爽。据甲骨文载:节气起于春秋,形为秦。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尾两个节气,据考纪纬记:「小寒十五日,斗指丑为大寒。至此栗列极也。」又「诗含神露」云:「大寒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十二月爻初起,阴气出,地方尽,空气并在上,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是最冷之意。」古人所订节气,大槪是根据黄河流域,不能遍及全国,所以南北温度逈殊。晋傅玄大寒赋

  • 文章浙江詩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1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93-01-10
    关键字: 元旦 钻婚 思乡 西子 节气

    元旦頌 孫竺春夏秋冬四季淸,星辰日月職司明。自强不息天行健,除舊迎新樂太平。盧文周兄鑽婚紀念曁文孫一韋授室誌慶 胡炘擧案齊眉六十春,神仙美眷夙緣因。賢孫淑女今嘉禮,雙喜臨門慶吉辰。前題 孫竺祖鑽婚,孫新婚,一堂宴會;昔周禮、現大禮,雙喜臨門。前題 周冠華琴瑟相諧六十年,唱隨積善福緜緜。良緣佳偶神仙侶,共苦分甘鑽石堅。英發文孫迎淑媛,婆娑二老樂華筵。德門昌大祥雲繞,獻頌螽斯衍慶篇。登黃山始信峯 周家驥盤山曲曲步步驚,纜車直上白鶴亭。起伏臺階不勝數,倏見黑松笑面...

  • 文章舟山農諺拾粹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28期  出版时间:1990-02-15
    关键字: 舟山 农家谚语 节气

    上燈遇雨雹,稻花風吹落。(農曆正月十三日有雨雹,主風摧稻花,收成不佳。)日沒胭脂紅,明朝雨夾風。(日落時半天現紫紅色,主明日為風雨天。)三月三落雨,落到繭頭白。(三月三日落雨會落很久。)端陽逢天晴,稻草爛田塍;端陽逢天雨,赤日割稻去。(五月初五晴,主狄天多雨;反之則秋天主晴。)烏雲蓋日頭,當夜雨颼颼。(傍晚時有雲遮日,主當夜落雨。)明星照爛地,天亮落勿及,(雨天入夜忽雲開見星,主會再雨。)雷響驚蟄前,四十九日不見天。(驚蟄前聞雷主久雨)朝晚半天紅,晒殺河...

  • 文章雷響驚蟄前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80期  作者:施志光 出版时间:2000-04-20
    关键字: 雷响 惊蛰 对流云 节气 农谚

    到了「惊蛰」后才会触响,否则的话天会阴雨绵绵的下个不停。所谓七七四十九日只是一句形容词,是说雨会下很多天,使人见不到天日。何以故?「惊蛰」者是说每年到了寒冬时有很多飞禽、走兽和爬虫等,禁不起酷冷,要躱避到山洞地下去蛰伏冬眠。等到春天来时地气转暖,天就会打雷,把蛰伏的动物从冬眠中惊醒,才飞爬出来开始活动。如果「惊蛰」的节气未到春雷提前击发,天就要下大雨阻滞它们出来。此说近于神话,在现代社会是不足为信的,可是八十七年的第一声春雷响在二月十七日,换算成农历是正月二十一

  • 文章选录历代骚人有关「二十四节气」诗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4卷 第1期  作者:張海天 出版时间:1988-02-15
    关键字: 二十四节气 诗人 诗文

    一、前言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计十二个节十二个气,即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每两节气相距,平均约三十天又十分之四,而阴历每月之日数,则为二十九天半,故约每三十四个月,必遇有两月仅有节而无气,及有气而无节者,有节无气之月,即阴历之润月,有气无节与阴历月份关系,表列于后:立春正月节 雨水正月气 惊蛰二月节春分二月气 淸明三月节 谷雨三月气立夏四月节 小满四月气 芒种五月节夏至五月气 小暑六月节 大暑六月气立秋七月节 处暑七月气 白露八月节秋分八月气 寒露九月节

  • 文章浙南農諺漫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6期  作者:繆天舜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农业生产 谚语 节气 水利 时令

    農諺,是有關農業生產的諺語,是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經驗。歷代人民對農業總是十分重視的。如「百樣喜樂不值眠,百樣行業,不如田」;「生意錢,顧眼前;鋤頭錢,萬萬年」。「農民勿種田,城底人斷火煙」。這些農諺都把農業擺在百業,特別是經商的前面,體現了「民以食爲天」的重農思想。在「無商不活,無商不富」的當今,還應記取「無農不穩」的深刻教訓。浙南地區物候方面的農諺有「海邊見蝤蠔,明朝刮大風」;「蜜蜂出窩天要睛,雞不歸窠陰雨來」;「豬銜草,雨要到」;「螞蟻搬窩...

共33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