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秋社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瑾的闺中密友革命知己 徐自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期  作者:罗月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徐自华 秋瑾 中国女报 革命文学团体 南社

    和鼓舞。特别是瑾的殉国,对她的刺激更是重大,不仅使她认识到满淸王朝的残酷,更重要的是促使她决心继承英雄志,踏着瑾的道路前进。瑾死后,家人不敢安葬,徐自华为实践瑾「埋骨西冷」的遗言,风雪中渡钱塘江到绍兴,亲赴文种山,找到瑾停厝的棺木,迁柩至杭,购买墓地,葬于西湖西冷桥畔,时为一九〇八年。为了纪念瑾,她后来与陈去病、姚勇忱等人组织「秋社」,被推为社长。一九〇九年,革命文学团体「南社」成立,她参加入社。以后她陆续参加了同盟会和两次反袁运动。民国五年

  • 文章南镜创立温州《女伶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5期  作者:張炳勛 出版时间:1998-05-10
    关键字: 南镜 温州 《女伶剧

    三十年代,温州成立《女伶剧》,又名《女子京班》,延聘旦角、艺名汉宫为敎师,角色齐整,粉墨登台,神情毕肖。尤开男女同台演出之新风,极视听之娱,满座喝采,其创办人为浙江乐淸南镜先生是也。镜先生,原名蒋澄,后以字行,世居南宅,才华俊逸雅能爱士,倡建《竹林七逸》,登高赋咏,天风唾玉,一助风雅,其意良厚。后其尊人弃养,有社友挽联及此:白屋书生,当时以诗酒清狂,幸叨冡嗣知音,九日茱萸邀共插。苍颜老丈,此际忽人天永隔,深愧瓯江作客,十年杖履失相亲。其性颖敏

  • 文章宿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47期  作者:陳炳榮 出版时间:1980-10-01
    关键字: 秋瑾 四十抒怀 春人诗社 诗词感怀

    留。情切切,思悠悠:苍茫前路不如休。此身一任飘零世,风雨江湖路正遥。㈤读瑾女侠遗诗冠绝才华玉雪姿,恨天难补欲何之;多随皇汉沦夷苦,声慨华民载道悲;黄海怀增亡国痛,风意托灭胡诗;而今重历红羊刼,我读遗篇感不支。㈥四十述懐虚度韶光四十春,萍踪浪迹愧依人;大言空负儿时志,晚景徒忧老去身;活计苦为柴米累,劳形叹只簿书亲;风霜历尽犹难定,自惜芳华已失眞。㈦悼亡蜂慵蝶懒奈何天,落尽樱花又一年;鹃泪己枯惟有血,鸾胶欲续更无絃;仙踪盼断三山影,痴梦犹寻再世缘;万里相随旧时

  • 文章「玩海」有妙悟,詩情寄小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9期  作者:孫萬立 出版时间:1994-12-10
    关键字: 缨溪诗社 红岩海湾 东旦沙头 秋游 巨石

    象山海陬小邑,自一九九二年重阳佳节刘荣之等组成缨溪诗以来,流风所被,闻风而应者实繁有徒。会员中、老年齐全,时有吟咏,刊为『诗讯』。今年老人节,诗与敎研室联合发起去旦门红巖海湾雅集,借海天淸韵,抒翰墨襟怀。一行二十余人,有八十高龄的皓首老人,有十来岁的垂髫稚子。探幽寻奇,穷海滨之佳胜,挈妇将雏,筹一日之宽余。旻朗照,淸风送爽。汽车穿过松岙隧道,东海烟波,奔来眼底。至旦门盐场站(亦称王家站)下车,东就山道,折南自山腰而下,寻小径,穿果园,攀藤援萝,迤逦

  • 文章二〇〇八年舉辦兩岸書畫聯展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02期  作者:郭萬里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两岸书画联展 青田同乡会金秋八月故乡参访团 返乡探亲 青田诗书画之友 征稿启事

    笔者随二〇〇七年台北市青田同鄕会金八月故鄕参访团回青田,参访节目结束后,我留在家鄕多住了一个多月,直十月十日才离开赴上海探视女儿家,然后返台。在青田月余时间大部份是在县政府二楼的诗书画之友的画室度过的。画室内设有二张大桌子,文房四宝齐备,特大及全开宣纸、五言、七言对联纸,另有水彩颜料、印泥、书法字典等等,一应俱全。爱好书画的朋友均可在此作画、习字。室内是高朋满座,经常有王经纬、崔沧日、王为网、王运卿、张海灵、郑朝多等多位艺友在此饮茶、吟诗、作画、习字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