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祭祖拜年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舟山鄕諺淺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21期  作者:藹民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舟山乡谚 祭祖拜年 故乡的民情 风俗 物产

    正月大错过。二月芥菜头。三月拔茅针。四月挖乌笋。五月裹粽子。六月扇风凉。七月七秋凉。八月桂花香。九月九重阳。十月懒孵鸡煑芋头羹。十一月孤孀老婆投钱粮。十二月谢年放炮仗。上述月份都用农历,所以特富鄕土气息,古老传统,兹特解释如下:每年正月初一春节来临,眞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家鄕礼俗首重祭祖拜年祭祖非同岁暮做羹饭血食,仅于祖先金像前供奉三盆糕类水菓足矣。下代子孙在淸晨先向祖宗跪拜叩头后,接着向祖父母和父母叩头拜年。家庭拜年完毕,转向族亲邻友各方面拜

  • 文章(專論)有感恩之心,能捨便能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1期  作者:王雄夫 出版时间:1995-02-10
    关键字: 新春联谊 拜年 感恩之心 祭祖 感悟

    过年期间,除了参加公众场合的新春联谊外,也免不了到老朋友及亲戚家去拜个年,在欢笑的谈话中,有位老朋友说了一句话,非常重要,他说:「人应有感恩之心。」我这位朋友和一位老荣民是邻居,老荣民年已七十,单身未娶,生活俭朴,人却挺和气,年初一相遇,彼此作揖道喜,朋友觉得老荣民一个人过年,一定觉得寂寞,就邀他到家里便饭,老荣民婉谢了,说:「新年去打扰你,不好意思,况且,我还要祭祖哪!」老荣民要祭祖,让我的朋友感到惊奇,因为两家相距不远,朋友就到老荣民家里去,果然,他

  • 文章舟山人過年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6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舟山 年俗 拜年 祭祖 年糕

    拜年,最后再向在世长辈拜岁。初一日吃的都以现成菜肴,随便吃喝,以便合家老少,从事休息,入夜亦均提早睡眠,以不明火点灯为尙,——俗称平安夜,盖取平安开始,必得平安结束也。九、礼尚往来敦睦亲友大年初一例不远出,初二日起,才率同子姪们出门会亲拜年拜年例须酌带礼品(俗称果包),礼尙往来,以示餽赠之意,拜年以外婆家居先,次姑妈、姨表亲家,及世交长辈处,亲友莅临,盛筵款待,大户族繁,彼此酬酢,必至尽兴而返。新婚夫妇第一次到岳家拜年,必合族轮流请客,情况更形热闹,照规矩

  • 文章家鄕采風錄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2期  作者:石谷 出版时间:1972-02-29
    关键字: 家乡 采风 元旦 春节 拜年 祭祖 财神 观音诞 清明

    始行收起。至戚来贺,或有展拜遗像,谓之「拜喜神」,杭州人称为「神子」。所画祖先尊亲,也有三五世合绘一幅,称之谓「三代图」、「五代图」。拜年——除了小孩向大人拜年外(除夕早已给过压岁钱),还向亲友中的长辈拜年,大收其红包,俗名「拜年钱」。夜间上门拜年,称为「拜夜节」。初十以后拜年,称为「拜灯节」,或呼「拜个晚年」。如遇亲戚朋友太多,懒得双腿奔波,写个红单(或名片)派遣佣仆代往投递单(片),谓之「飞帖」。接灶——又称「迎灶神」,都在元旦(也有延至元宵夜)。灶神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