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清明祭扫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明上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2卷 第6期  作者:鄭以芬 出版时间:1980-06-06
    关键字: 清明祭扫 扫墓纪实 人伦孝道

    民间淸明上坟祭扫的习俗,压墓纸,表示子孙缘、香火缘,鸡蛋壳,表示完美无瑕,你看左右附近的墓地上,也不是多已摆着这些压墓纸吗?一望而知他们的子孙已来祭扫过了。听爸爸说,大陆各地淸明上坟,也多用一些纪念纸张,摆在坟头,不过纸样、幅度、印刷、颜色有不同罢了。这些小玩意儿,它是我中华民族淸明祭祖扫墓民族习俗的㸃缀品,你别看不上眼呀。』这时我利用余闲,踏着如茵的靑草,在山区东逛西跑,浏览风光。这里原是五股鄕公所管理的示范公墓区,党国元老陈果夫、吴铁城、贾景德、田炯锦诸先哲

  • 文章清明回鄕扫墓有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4期  作者:樓登岳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清明扫墓 先祖祭文 回乡祭扫

    运度千秋,淑景常新,贻庥百世,绵延瓜瓞,福集门庭,爰缀短篇,掬诚祭告,伏维尚飨。㈡祭先祖父母文维中华民国八十三年,公元一九九四年,岁次甲戌,四月五日清明节,孝孙登岳,率同弟妹亲属,家人子女孙甥等致祭于先祖父建功太府君,先祖母厉氏福芝太夫人之墓曰:维吾先德,高厚齐天,平生持家勤俭,教子义方,日常乐善好施,乡里名扬,虽今仙凡永隔,难承膝下之欢愉,而念色笑如亲,敢缅舞衣庭上之乐事,春秋递易,报本难忘,岁月如流,旧章宜守,瞻封茔而祭扫,觉孺慕之弥深,追念音容,感怀

  • 文章節屆淸明兩岸炎黃子孫的省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5期  作者:吳巨卿 出版时间:1996-05-10
    关键字: 清明节 祭扫省思 两岸谈判

    我們身爲開物成務的炎黃聖裔,每到淸明,家家祖孫扶携上墳掃祭。這追遠敬先人的孝思,垂久長而不輟,似祇是兩岸中華民族的特有文化吧。今年入春以來:新疆大地震,南臺灣鬧旱。依佛氏言:天象乃現示人間共業。甚至彼岸乘去年閏餘的殺氣,三度操兵;這方直選總統,花招百出,聲震中外,四海鼎沸,情景駭人。幸而西方彼邦,移師監視,意在警覺那一方或擦槍走火(這難能可貴的一股道德勇氣卻被兩岸中國人或多或少的汚衊);也有仁人君子,欲燃千載暗室明燈耗力費神。也許是因這聲音而共譜得昇平曲...

  • 文章把酒祭先人 诵经荐亡灵——宁波墓园二〇〇二年清明法会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8期  作者:魏委 出版时间:2002-05-10
    关键字: 同乡会 祭扫仪式 宁波墓园 清明法会

    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反映汴京清明踏青的盛况。唐代元稹也有「今岁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定同出游」诗句。在现今,清明节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仍为广大群众所继承,并有所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不少市民的丧葬、祭扫观念已有巨大改变,对墓园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在平时节假日到墓园参观、游览、祭扫的人数明显增多。他们认为,宁波墓园处于东钱湖畔,既是旅游景点,又是让先人安息的最佳风水宝地,因此,有的墓属买了安灵塔格位,又要买墓地;鄞县张晓卿女士给先父母先买安灵塔格位

  • 文章清明时节怀故乡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1期  作者:張希為 出版时间:2009-04-10
    关键字: 清明节 祭扫祖墓 怀念故乡 新江桥 家族祠堂

    我生在余姚,长在鄞县,成年以后,更远离故乡,南走北奔,东西转蓬,未尝在故乡镇海居住过三五天。然而我对故乡山川景物却记得清清楚楚,至今犹历历如在目前。这完全由于在少年时期常随父兄清明返乡扫墓之故。清明扫墓在中国传统的习俗中是一件大事。宋人高菊碉诗中有句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是描写宋时清明节扫墓者之多,和扫墓时的情景。我们宁波人对于清明扫墓也极重视。凡是旅外的同乡,在清明节前后,都纷纷回乡扫墓,距离近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