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活化石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生活隨筆)中國獨一無二的「鎮海棘螈」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57期  作者:黃夢燕 出版时间:2015-08-10
    关键字: 棘螈 镇海 活化石 繁殖 形体

    诞生在1500万年前,至今尚存,被人们称之为「活化石」的濒危动物—镇海棘螈,生活在瑞岩景区海拔100—200米丘陵溪边。这小家伙背部和体侧均呈黑棕色,全身布满大小不一的突粒。腹部朱红色,并有不规则的黑斑,头大,四肢细长,尾部侧扁,常年在溪边栖息。它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阴暗潮湿,土壤疏松的草丛、土穴和石缝间。一到夜间就出来觅食,以蚯蚓、蜗牛、蜈蚣及小型螺类为主。平时要是遇到刺激或惊吓,小家伙就会紧闭双眼,向前伸直四肢,整个身体呈半圆向上翘状态,并显露出醒目

  • 文章海底鴛鴦——鱟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44期  作者:王永強 出版时间:2011-02-28
    关键字: 海底鸳鸯 偕老同穴 活化石 爱情专一

    爬到雌鲎背上,双双回归大海,继续过著亲密无间的夫妻生活。据说,当一只不幸死亡,另一只不再继续寻找伴侣,大概会在孤独和悲伤中度过余生。台湾有句俗语「捉孤鲎,衰到老」,意指其不可拆散的姻缘。因此,鲎有「海底鸳鸯」的美誉。鲎起源于古生代的泥盆纪,比恐龙和原始鱼类出现得都早,有「活化石」之称,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鲎肉质鲜嫩,有如蟹肉。鲎的卵黄,更是营养丰富,是我国东南沿海人民喜食的菜肴。早年间,在产卵季节,聚集在沙滩上,数量众多,当地渔民常将其捕捉磨碎当作肥料

  • 文章錢王故里臨安行追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4期  作者:錢南欣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钱王 文化旅游节 钱王大酒店 钱王陵园 钱王祠 活化石 野银杏

    竹子之鄕」、「全国绿化造林先进」等荣誉称号。吴越文化中心,位于功臣山钱王古城,有功臣塔、婆留井、钱玷冢等。天目山于一九九六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它有植物二一六〇种,种物二一五〇种,诸如「活化石」、「野银杏」、「天目铁木」等珍稀植物,称得上百鸟、百树、百草园。瑞晶洞气势磅礴而华贵,为江南溶洞明珠,据悉它发育于五亿年前条带状灰岩之中,石钟乳晶莹剔透、洁白如玉、洞内三千余朶石花、称为稀世珍宝。青山湖、翠峰如云、碧水如镜,成遍的池杉湖面、行舟其中可称:「树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