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沃洲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剡东之抑山与沃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12期  作者:吳本一 出版时间:1972-12-20
    关键字: 剡东 抑山 沃洲 沃东 新昌城

    新昌设立为县,为五代吴越钱缪王开始设置,在五代以前,新昌原名为「剡东」,又为「沃洲」。「剡东」之水,有芳泉溪、黄潭溪,流桥埠头,溪面广濶,能通竹筏;至拔茅及新昌城,与胡北溪、蓝沿溪会合,称为大溪;到了嵊县,会合新昌西北之长潭溪、黄泽溪及东阳溪,谓之剡溪,流至嵊县西北二十里处,可通民船;我读中学时期,赴百官、宁波及绍兴、杭州等处,在此乘民船直达曹娥江。「剡东」之山,有抑山与沃洲山,南接天台,北通四明,虽无杭州之灵隐,温州之雁宕,台州之天台,以风景之幽、梵宇

  • 文章唐代八大诗僧与浙东沃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8期  作者:李招紅 出版时间:2001-08-10
    关键字: 诗僧 沃洲 灵一 清塞 皎然 无可

    在唐代,浙东山水名扬海内,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的频繁往来。据「唐诗之路」首倡者竺岳兵先生反复考证统计,《全唐诗》记载的二二〇〇余位诗人中,有四三〇多位到过浙东。在《唐才子传》收载的二七八位才子中,就多达一七〇位。稽山剡水,处处留下了诗人们的吟鞭游屐、棹声帆影。其中,浙东新昌沃洲山一直是唐代的旅游热点。「师问寄襌何处所,浙东青翠沃洲山。」这是唐代诗人鲍溶作诗回答一位僧人的诗句。意思为:「您问我哪里是修禅的好地方,青翠的浙东沃洲山就是。」试想,江山何处不青翠

  • 文章智者大師放螺處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8期  作者:黄志益 袁源 出版时间:2001-08-10
    关键字: 智者大师 佛教 沃洲 智者放螺处 圣地

    在离浙江省新昌县城二十公里的群山环抱中,有一处著名的省级风景区沃洲湖。在碧波万顷的湖中(原黄潭村旧址),有块形似一只倒立的螺蛳状的巨大岩石,当地群众称为「智者放螺处」。相传是中日佛敎界放生善业的发祥地。智者大师即智顗。(公元五三八—五九七年)。陈宣帝太建七年(公元五七五年),他率徒入天台,创立了佛敎天台宗。智者大师以慈悲为怀,普济众生,曾在浙东一带举行过大规模的放生活动,「一日所济,巨亿万数」,智顗这一在我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旷世善举,不仅得到了当时国君陈

  • 文章浙東山水之眉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6期  作者:吳本一 出版时间:1969-02-15
    关键字: 天姥山 沃洲 石城山 杜甫亦游天姥 宝相寺 狻猊二石的传说

    天姥山、沃洲山和石城山,均在浙江之东的新昌县,古人以天姥之秘,沃洲之幽,石城之雄,为浙东山水之眉目,现在把三座名山,一一陈述。天姥山——李太白梦游天姥留别:有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覩,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皆倒东南倾……」这诗很长,可见李太白以天姥连天,势拔五岳。杜甫亦游天姥:「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归;归帆拂天姥,由岁还旧鄕」,淸袁子才游天姥诗:「正是淸和节,刚来天姥峯,靑莲曾入梦,老衲又鸣钟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