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拜师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燒長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84期  作者:東廊農 出版时间:2001-03-10
    关键字: 父亲 盛康行 小师弟 长锭 拜师

    这是一个眞实的故事,我老爸的亲身经历。老爸出生于民国九年,小时只在祠堂里读了将近三年的书,小学就算毕业了。民国二十一年,老爸十三岁,我祖父就带着他乘船至上海「盛康行」拜师学艺。刚开始时很辛苦,天不亮就得起床,洒扫庭院,抹桌擦椅,等到先生,师母起身,还得张罗洗漱用水,倒冲夜壶等。后来比较轻松,因为前来「盛康行」拜师的学生日益增多,「先入师门为大」,不论年纪,老爸忝为大师兄,许多事只消动动嘴,吩咐师弟们即可,不用自己动手。有一天,大门外敲锣打鼓,炮竹声震耳

  • 文章(文字)上學吃糖茶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0期  作者:忻逸廬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家乡 吃糖 茶记 拜师 科举时代

    的老师,有的还与你另起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叫「书名」即读书用的名字,与现在电影明星不用本名而用拍电影用的艺名意思差不多,由此可知这第一位老师之重要了。当供祭与拜师完毕,应将状元糕与黑枣等部份留敬老师,部份带囘或分送邻居,并将第一杯糖茶先倒予老师吃,(这里习惯上称「吃」糖茶,不称「喝」糖茶),以示崇敬,其余的分予各位同学吃,(当时全校同学只有六七十人)使旧同学能够认识新同学,同时请旧同学要爱护新同学,想起来倒也蛮有意思。所以笔者在小学求学的时候,因喜欢吃甜,巴不得

  • 文章寧波王瑞伯的故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43期  作者:黃影帆 出版时间:1980-06-01
    关键字: 王征南 武功高手 太湖 托钵和尚 拜师学艺

    「寧波有個王瑞伯,手骨會有三大砸。」這是幼年時在鎭北家鄕聽到的有關王瑞伯的童諺。王瑞伯是寧波地區的傳奇人物,其故事僅在鄕間小學時聽到一位來自駱駝橋的姓柴的老師說過。現在據記憶所及寫出一點來,就敎於鄕前輩,抛磚引玉或能挖掘出整個有關王瑞伯的傳奇故事來。王瑞伯生於寧波何地?當年老師說故事時並沒有交代,只記得他是淸朝時代人,長得腰圍粗壯,體軀高大,相貌堂堂、望之巍巍然偉丈夫,確實勝人一籌。王瑞伯家世不錯,人又長得如此偉岸,不但孔武有力,而且也拜過一、二位師父學...

  • 文章私塾時代趣事的囘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期  作者:康雄 出版时间:1970-10-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私塾趣事 人物回忆 地方风俗 拜师

    遜淸光宣年間,各縣城市中,俱先後創立學校。可是鄕村地區,尚付闕如,若要附近求學,非進私塾不可。筆者五歲那一年,先君延聘一位宿儒蔣雪舫老師來舍授課,特闢西廳作為課室,廳旁房間作為老師下榻之所,三餐茶水,飭傭按時送去。除筆者及大姊外,尚有本房內堂兄姐七人附讀,全年束修,僅有大洋十二元。為使老師增加收入,兼收附近外房及外姓子弟十數人,每人年納贄敬小洋四角至六角。學童總數,雖然時有增減,平均人數,總在二十餘人之則。一般私塾,啓蒙課本,必自「三百千」開始,由淺入深...

  • 文章父子情臺灣行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25期  作者:夏漢容 出版时间:2015-10-01
    关键字: 夏汉容 参访台湾 青田同乡会 东吴大学 拜师

    便饭,并顺道参观台湾大学。九月二日《联合报》刊登一则报导,标题是:「东吴三千新鲜人 捧六礼拜师」,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特抄录如下供参考:东吴大学昨举行法商学院新生入学典礼,三千名新生手捧分别象征不同意义的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肉干六礼及拜师帖,向师长行礼;校长潘维大也期许新生未来大学之路,能够收获满满、勇敢追梦。六礼指的是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其中「芹菜」代表勤奋好学,「莲子」象征苦心教导,「红豆」代表鸿图高照,「红枣」象征感谢栽培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