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市场共返回8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溫州眼鏡業將更上層樓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5期  作者:蕭霞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温州 眼镜业 市场萎缩 市场发展

    温州眼镜业去年年产值达十六亿元人民币,占中国眼镜产量的四分之一强。但在温州眼镜市场占有率不到一成,在市区大商场的占有率只有百分之五左右。温州的眼镜在一九九三年底前基本靠内销,而如今外销比例已占九成以上。为何眼镜业越发展地方市场占有率反而越低呢?是什么原因促使外销内销一热一冷如此分明?温州市眼镜监督检验站有关人士认为,价位低是温州眼镜外销热内销冷的最根本原因。目前,温州眼镜镜架每副平均价仅〇.五美元左右,不到国际市场平均价格的一半,价位低对增加外销

  • 文章浙江,商潮中崛起的“市场大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10期  作者:張亦民 出版时间:1997-10-10
    关键字: 浙江 市场经济 市场大省

    浙江,就地域和资源而论,是大陆省份中的一个小省,但改革开放给了浙江人施展天赋才干的机会,以其精明、开拓的精神,迅速地改变着浙江的面貌。最令人瞩目的:一是鄕鎭企业的异军突起,一是市场的发展与繁荣。两者如同红花绿叶,相得益彰互相辉映。据国家工商局统计,去年浙江市场成交额为六百五十一亿人民币,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在全国百强市场排座中,浙江占有二十三个,近四分之一,其中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和绍兴轻纺市场的成交额均超过五十亿元,保持着全国冠、亚军的地位。(一)浙江

  • 文章追憶故鄕的賣藝表演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2期  作者:舟子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卖艺 菜市场 卖药 趣闻

    昨夜,我看完附近的卖艺表演后,不禁追忆起故鄕的这些玩意儿来。记得抗战前,有一天北方来了一个技艺团到定海,他们带着二只骆驼走过我家,引起许多人围观,因为我们从未见过骆驼。那时我太小了,无力跟他们到小校场看献技。抗战时,一个江北人组成的技艺团来到定海城中菜市场,大约有八、九人之多,个个高大精壮。首先由老狗熊出场,牠看来呆笨,却会向观众拱手鞠躬,随着铜锣声跳起简单的舞步,逗得小孩们大笑不止。这样表演了十多分钟,只见一个团员出场,他扶着一枝三丈高的毛竹,配以扶梯

  • 文章杭州旗营与新市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7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74-07-30
    关键字: 杭州 新市场 褚慧僧

    緖十九年出版,而张已逝世。书前也有兪曲园(樾)的序,并有当时浙江巡抚叶赫瓜尔佳崧骏的序。此书距三多所撰的柳营谣出版的时间,只相差三年。因此两书的内容,颇多雷同。现在驻防志略,有台北文海出版社的影印本。柳营谣则见于一士类稿,题为杭州旗营掌故,由徐一士于民国三十一年所写。文海书局亦已将一士类稿予以影印,读者称便。民国成立,浙江民政长褚慧僧(辅成)先生首先将旗营拆除,改建为新市场。使西湖与杭州,重新合而为一。当时并无土地重划、都市计划,与新社区等名称,而褚先生则

  • 文章泰顺青年创东北最大建材市场投资一亿五,盐滩变金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4期  作者:劍鳴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建材市场 东北 创业 泰顺青年

    泰顺县三魁镇青年张益林、张益利、金细芳、邱锦鑫、刘银斌等五人,在三年前投资近四千八百万元创办东北最大陶瓷批发市场的基础上,最近再投入九千八百余万元,创办东北最大建材市场,使之成为东北地区最大建材集散地。这五位青年原是地地道道的山区农民,经过艰辛创业,一九九六年他们均已成为全国最大陶瓷批发市场——「南通陶瓷世界」中有名的经销大户。同年八月,他们再创大业的雄心「不谋而合」;在距大连市区八十余公里处的金州城外一片荒凉的盐咸滩上,投入四千八百万元,用八个月时间

  • 文章談溫州未來不是夢(12)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1期  作者:蔡似靜 出版时间:1993-02-01
    关键字: 温州 经济 贸易 市场 交通

    风生水起,好运来!温金铁路今天(十二,十八)动工,完工后温州到龙头大港上海,到大陆腹地陆上血脉打通,从此「货畅其流,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互动互发,全球的温州同乡闻讯莫不欢欣鼓舞,温州是一个充满希望之都,温州人允文允武,在历史上出将入相,温州人也是商业世界的人,在二十一世纪里,「小商品」,多头化,精品化,迈向世界市场,引领风骚。所谓「温州模式」,说开了就是传统商品经济市场复活,因地处浙东一隅,天高皇帝远,就这样「犹抱琵琶半遮面」半隐半现中滋长

  • 文章談溫州未來不是夢立溫州精神於東方不敗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蔡似靜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生产 勤劳 移民 市场 精神

    如果说杭州是龙头大港上海的后花园,那么温州应选择电脑制造、发展成为上海大港的电脑科技城,发扬永嘉之学、利民富国,立温州精神于东方不败。大庆市长钱棣华,刚从温州考察归来说:「过去全国都在学习我们大庆精神、现在我们大庆要学习的是温州精神。」大庆精神是二、三十年前大陆大力宣传的发展口号,工业学大庆,农业习大寨。大庆精神,简言之,就是克难勤劳精神,而温州精神又是什么?传播媒体,常以「温州模式」、「温州精神」报导温州走向市场经济、掌握商机的竞争企业精神,二者应以

  • 文章經濟效應可讓台灣翻身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4卷 第2期  作者:王健全 出版时间:2008-04-01
    关键字: 总统大选 投资 台湾经济 市场

    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王健全总统大选期间,两岸共同市场的构想引起不少的争议。实际上,它勾划出台湾经济的长程发展愿景,背后的意涵则是「两岸经贸投资正常化、松绑国内不合时宜法规、重拾台湾在亚太地区的枢纽地位,并杠杆中国与全球资源」的短期策略,以及「吸引外资、鼓励台商回流及活络台湾经济」的中期目标。在此一长期愿景、大格局战略的导引下,将足以点燃蓄势待发的台湾经济。在大国周遭的小国最容易遭受其磁吸效应的影响,经济在全球化后也受害最深,但小国若能重新定位自己

  • 文章溫州人在四川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温州人 从商 四川 市场

    四川省温籍工商业者近十万,主要从事服装、针织、百货、布料、五金电器、灯具、文化娱乐等行业;年营业额一〇〇亿元,创税收三亿多元,年交纳管理费一亿多元;创造了五〇〇〇人的就业机会。在成都市荷花池市场,第一批入场经营的川外经营户是温州人,市场最初的名称就叫「温州城」。成都东大街专业灯具市场温州人占有半壁江山。军人出身的温籍企业家姚学义在四川创办了目前全省最大的皮衣批发市场,年销售额达五〇〇〇万元。成都市党报《华西都市报》以《温州商人——「领衔主演」成都商战

  • 文章湖州什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10期  作者:舛半生 出版时间:1975-10-31
    关键字: 湖州 风俗 市场 吃食

    县人)、陈果夫(吴兴县城东人)、朱家骅(字骝先吴兴县人)、沈谱琴(吴兴县人)。又国之干城胡宗南(原名琴斋孝丰县人原籍鎭海)、周凤岐(字公选长兴县人)等,均各功业彪炳,名垂靑史。又有硕果仅存之陈立夫先生,亦为党国先进,前任历届中央委员,现为总统府资政,他老人家老当益壮,健康逾恒,道德文章,各盖天下,诚国家之瓌宝,社会之人望也。三、菜市:民初笔者在军中服役,民七调离吴兴,其时市内尙无菜市场之设置,恒以骆驼桥西堍与彩凤坊、太和坊、斜桥交汇处之鱼巷口为小菜集中地

共86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