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理共返回1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必好高而務遠·既欲速要能達温州交通話古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張恩來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地理 交通 工程

    鐵道·高速公路·航空將全面展開 經濟騰飛可期·生活更上台階

  • 文章「甌」義各說述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胡牧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训诂 民俗 地理 说文

    的名称。他引了三条甲骨文字证明「䝙」人居地确被商王占领,而南迁的证据是沿途留有今江苏仪征东北之欧阳戌,浙江湖州东南的欧余山等带「欧」字的地名。笔者以为其说有一定科学性,値得重视,但以几个带「欧」字的地名作为南迁的证据似感勉强,因为还无法证明这些都是商代的地名。笔者从自然地理,语言化石,民俗,考古的角度亦提出了一新说。从杭州湾至闽江口,属岬湾式海岸,或称泻湖型海岸。当六十多年前高潮位维持在现在的水平上之后,这一带沿海的落淤加速了,两个海岬之间都会先淤出一条沙堤

  • 文章滃洲人談滃洲(十五)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9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76-10-01
    关键字: 滃洲 地理 保甲 自治

    五•滃洲县政治设施沿革概况(七)滃洲县地方自治之基层组织我国地方自治实行法:「确定县为地方自治单位,而鄕鎭为县的基层单位,保或村街为鄕鎭的细胞组织,鄕鎭之划分以六保至十五保为原则,并应顾及历史关系及自然条件。」但滃洲县系集岛成治,地理环境与大陆各县不同,似乎比较复杂,故鄕鎭划分更不得不采取比较弹性的原则。滃洲县各鄕鎭划编,起源于民国十九年二月岱山设立区公所之时,首任区指导员系本县兰秀鄕人士厉雪帆先生,以本县人主持区政,轻车熟路,自然比较方便。民国

  • 文章浙人經營的八閩特產——香菇生産事業經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10期  作者:少翁 出版时间:1975-10-31
    关键字: 物产 香菇 地理

    香菇是八閩(福建省古稱)的特產,年產量可觀,値價亦高。說來來也頗有趣,香菇的生產地在八閩;可是,八閩的特產——香菇,自生產、製作、以及批銷,全係浙江省慶元、泰順等縣菇農和菇行經營,促進八閩的特產——香菇產銷,聞名中外,成爲筵席上的名餚;尤爲素宴不可或缺的素食主料,調味的珍品。抗日戰爭末期,於役閩北,曾親自參觀香菇的生產、製作、以及批銷經緯。八閩的香菇生產地區,在閩北順昌、將樂、明溪、沙縣等縣山區;而製作香菇的菇農和菇行,則係來自浙江省南部慶元、泰順等縣的...

  • 文章格瑞納達——我們的新友邦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4期  作者:——季風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格瑞纳达 地理概况 外交关系

    國名:格瑞納達國(State of Grenada)。位置:在加勒比海東部的西印度群島中。面積:三百四十四平方公里(一百三十三平方哩)。人口十一萬(84%爲黑人,11%爲混血人,3%爲印地安人,1%爲白人,1%爲其他人種)。首都:聖喬治(St Georges)。獨立日期:一九七四年二月七日。語言:英語。宗敎:天主敎、聖公會、衞理公會。建國史:先後爲英、法佔領,一九七四年獨立,一九七九年推翻右翼政府,一九八四年擧行選擧建立新政府。政體:責任內閣制。外交:於一九七四年十月十日承認中共,一九八五年...

  • 文章玉環大麥嶼對台開放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民正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玉环 地理 渔业 港口

    玉環縣地處浙江省東南邊陲,東瀕東海,西南臨樂清灣,北與溫嶺縣接壤。全境由五四個外圍島嶼和楚門半島組成,面積一二〇〇平方公里,陸地面積三七八平方公里,海岸線長二九八公里,人口三七萬四千爲對外開放縣。玉環兼有山海之利,是全國重點漁業縣之一,國家級文旦(玉環柚)商品基地。氣候宜人,資源豐富。境內有天然深水良港——大麥嶼港;有可圍墾十三萬畝海塗的漩門灣;有建造三六〇萬千瓦大型火力發電廠的優良廠址;還有豐富的水產、海洋化學、海塗、旅遊、花崗石、高嶺土等自然資源。西...

  • 文章浙西明珠衢州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4期  作者:東漫叟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衢州 旅游 名胜古迹 地理 交通 孔庙

    一番修饰的。因为成为一个县级市,必有其整体开发的理由在。过了江山市不久便到了衢州市下车,即住进了站对面的迎宾旅社,双人房八十、单身床三十,价便宜,衞生设备也尙可。为什么要称「衢州市」,先看看其地理位置:衢州地处钱塘江上游,南际仙霞岭,北连千里冈,扼浙闽皖赣四省之交界,素有「四省通衢」之称,故曰衢州。衢州在夏商周时为扬州地域,春秋时为越国姑蔑地,战国时属楚,秦时属会稽郡太末县地,东汉置信安县,唐高祖武德四年(六一二),析婺州始置衢州,治所设信安县,后改信安为

  • 文章古道雄關仙霞嶺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3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8-03-10
    关键字: 仙霞岭 地理位置 历史沿革

    仙霞嶺的氣勢,實在是浙南山脈中最雄奇險要的!遠眺,峭壁千仞,高巔綿亙。近觀,削尖的峭壁上卻長著蔥綠的古樹異花,人在道上盤越,是很難見到天日的。仙霞嶺,又稱仙霞關,地處浙江江山市南。它一脈相連、浙、閩、贛三省,是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軍事要塞。據說,唐朝黃巢的十萬起義軍,於公元八七八年,劈莽林,掀巨石,闢仙霞七百里險道,直趨福建建甌。其後,歷代不少名人都在此留下點點足跡。如王安石曾在古道上躑躅,辛棄疾也在嶺顛絕唱,陸放翁更是在嶺巔悲歌,徐霞客卻為莽莽百餘里奇嶺寫...

  • 文章浙江的地理形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卷 第6期  作者:張玲蕙 出版时间:1972-06-30
    关键字: 浙江 地理 地势 岛屿 交通

    有一条带状平原外,余多山岭,地势崇高,为浙东地形之附属,与福建省同一地理单位,即闽浙山区。闽浙山地之特征,为河流短促峻急,各自入海;山岭多苍翠秀丽,富于竹木;但交通较为困难,而方言之繁杂,尤为他处所无。全省山脉,俱宗仙霞岭,岭起浙赣闽三省界上,周围百里,磅礴雄厚,扼三省往来之孔道,向为兵争要地,主峯在江山县境,高千五百余公尺。仙霞岭上接福建之武夷山,下歧为三支,南支为枫岭脉,向东蜿蜒于瓯江南岸,是为南雁荡山脉。中支为仙霞岭主干,东出为括苍山脉,别支由此南下

  • 文章舟山之建置沿革及其他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4期  作者:黃炳麟 出版时间:1985-05-15
    关键字: 舟山 建置 沿革 地理大辞典》 滃洲

    定海县志述舟山地理形势云:「当扬子江钱塘湾之冲……浙海之形胜孰有先于是者。其地东尽国界,与日本海接境,海权所系,动涉邦交,其重尤十倍于内陆。」读了这段记述,可以想见舟山列岛之于国家政治军事的重要性!但如果进一步探讨,在重视海洋发展之今日,它的经济价値更将百倍于内陆,此固有待作更深入的硏究。只是硏究未来,必先了解过去,故对往史之探颐索隐,尤属重要。舟山的往籍虽乏信史可稽,但其开发早在春秋战国之前,有典籍可资参证,应非荒诞;吾人实不宜妄自菲薄,而视为不可考信

共135条记录 1/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