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诗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21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2004-04-10
    关键字: 古诗 类别 乐府诗 五言古诗 七言古诗

    未高。且无鹰隼意,留滞莫辞劳」。记动物诗也。李白白胡桃诗云:「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记静物诗也。记物之外,尙有题物之诗:如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韩愈石鼓歌。至题画之诗,今更多见。记事之诗,即所谓叙事诗。最长者是古诗为焦仲卿作。如蔡琰悲愤诗,自叙诗也。韦庄秦妇吟,叙人诗也。白居易琵琶行、长恨歌,吴梅村圆圆曲,皆记人之诗。记时之诗,因时兴感,如杜甫重阳诗:「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整冠

  • 文章九九話重陽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重阳节 习俗 茱萸 古诗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民間傳統的重陽節。重陽又叫『重九』。魏文帝曹丕在《九日與重繇書》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爲陽數,而日月併應,俗嘉其名,以爲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因古人常以陰陽解釋宇宙間的各種現象。九月九日是陽月陽日,兩陽相逄,故而得名。重陽是個古老節日。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載,東漢時,汝南有個桓景,跟隨名士費長房學道多年。有年重陽前夕,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初九,汝南會有大災難。你趕快回家,叫家裡人縫制紅色小袋子,內裝茱萸,掛在臂上,然...

  • 文章洪彥超先生《蟋蟀吟》及譯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2期  作者:陳霖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洪彦超 《蟋蟀吟》 古诗 译文

    抗日戰爭期間,柏樹巷洪彥超(一九一四—一九五八)先生在家招生授課之暇,常捕捉蟋蟀作鬥咬之戰,名聞遐邇。一九三八年秋,余在瑞中求學時,曾攜蟋蟀與之一決雌雄。彥超先生家中蟋蟀均置於五十支裝香菸鉛廳內,視其鬥咬能力強弱,冠以總司令、軍長、師長、旅長、團長……之名。鬥時,攻方放蟲於木製桶內,以一方小瓦片以桶壁為巢,雙方主人以中、食二指輕敲桶壁,擬作戰鼓助陣。兩蟲聞聲揚鬚循桶相向而行,為占巢而鬥,勝者占巢,瞿瞿而鳴,敗者落荒而逃。余以四蟲輪流鬥彥超先生一「團長」,...

  • 文章湖上春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5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75-05-30
    关键字: 西湖 春光 古诗

    杭州西湖的氣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每屆淸明已過,立夏將臨,也就是春末夏初,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季節。杭州初春多雨,夏日苦熱。一年好景,除去秋高氣爽的時期之外,就是湖上春深的時候了!要知道九十春光,是否將盡,那就要先看楊柳。如果絲垂滿地,飛散楊花,則春天就快要完了。而要看楊柳,又當先出湧金門。何以見得?且看黃性之的詩句:湧金門外柳垂金,三日不來成綠蔭。折取一枝入城去,敎人知道已春深。在北宋的時期,已經有湧金門。門在民國成立以後,業已拆除。現在只有湧金橋,...

  • 文章定香亭笔谈中甬东咏古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2期  作者:高越天 出版时间:1978-09-01
    关键字: 笔谈 东咏 古诗

    淸當乾嘉之際,政治已趨下坡,惟社會尙席豐履厚,東南人士更雅歌文物,詩酒風流。揚州阮元(雲台)以博學通經之碩彥,於嘉慶元年前,任浙江學使。署在西湖之濱,有荷池、虹橋、小亭、竹樹蒙密,入夏萬荷競發,淸芬襲人,阮元著書課士於其中,名其亭曰定香,係用放翁「風定池蓮自在香」之意。阮氏於嘉慶三年(戊午)任滿返京,次年奉命撫浙。由陳曼生等集錄阮氏在學使任內與諸生倡酬及課士之詩賦等稿。名之曰「定香亭筆談」。筆談中記有仁和蔣蔣山(徵蔚)經學齋詩多首。蔣曾隨阮遊越東,走筆成...

  • 文章清明折楊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4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清明节 折柳 古诗赏析

    在古代,每逢清明,風和日麗,芳草宜人。人們在外出踏青的同時要舉行各種活動。其中有一種活動和楊柳結緣,它叫「折柳」、「插柳」、「射柳」、「戴柳」……。「昔日往矣,楊柳依依」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就有柳的名句,而且自古就有「折柳相贈」之俗。折柳寓意:一是柳樹生命力極強,意味著無論到何處都能落地生根,枝繁葉茂;二是「柳」與「留」諧音,「絲」與「思」相諧,折柳絲相贈就成了「留戀相思」之意。「折柳贈別」的習俗在唐代最為流行。如王維有《送元二使安西》詩云:渭城朝...

  • 文章定海訪古詩鈔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5期  作者:方牧 出版时间:1994-06-10
    关键字: 定海 古诗 留芳井 战场 忠义

    同歸域生不偕來死俱歸,無情春色又芳菲。風輕竹樹萬人塚,雨冷雲山獨鳥飛。黑白棋圍皆殺劫,盛衰世運莫知機。遺民百姓同抔土,新貴添更朱紫衣。註:一六五一年,淸兵陷定海,魯王元妃陳氏、相國張肯堂等將士臣民死難者萬餘人,同葬。留芳井紅殘斷壁泣啼鵑,綠鑄荅錢碎釧鈿。忍見明珠焚劫火,勉爲弱水護嬋娟。凄惶北狩兩宮淚,流徙南朝一井懸。囘首留芳瘞玉地,前因鑒照可參禪。註:留芳井,又名宮井,魯王元妃陳氏及眾宮女殉節於此。張肯堂雪交亭一鰲山梅雪映枝寒,此夕中庭月色闌。但得寸心留...

  • 文章古诗献纬国上将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2卷 第9期  作者:范光陵 出版时间:2000-09-10
    关键字: 诗词 蒋纬国 古诗

    問浮雲飛何處願牽手以相隨相知人能相逢謝上蒼永無悔此一生相扶持不論富貴貧賤你和我同一心永遠天上人間

  • 文章“三江”尋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0卷 第11期  作者:來載璋 出版时间:1998-11-10
    关键字: 钱塘 富春 新安 古诗

    是兰江和新安江汇合的「丁」字江口。古诗「江阔桐庐岸,山深建德城」又当代魏文伯诗曰:「东行千里路,眼看三江春;山山水水绿,诗情画意深。」

  • 文章古诗的演变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23期  作者:李冰人 出版时间:1981-10-01
    关键字: 古诗演变 李白 杜甫 孔子 王维

    本会对诗词之研究早在上年二月间已拟组织研究会,请学有根柢者来会指导。嗣因征求会员时,报名者欠踊跃,致未成立。究其故,一因公务覊身,无暇及此。二因缺乏启示之文,以鼓舞其兴趣。玆阅读福建会讯第三十二期「古诗观止」序一文,对中华五千年来诗之渊源、重要、演变均已提纲挈领为深入浅出之介绍,可使学有根柢者作完善之参考,初研究者有概略之启示。特商得福建会讯主编委员之同意择其精华在本刊转载甚盼读者能从此提高研究兴趣,拨冗入会,为公余之雅举,俾诗词研究会终有成立之一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