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变迁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封面圖片介紹:鄞縣東錢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8期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东钱湖 历史变迁 修堤 田租

    東錢湖,在鄞縣東三十五里,一名萬金湖,以其爲利重也。在唐曰西湖,蓋鄮縣未徒時,湖在縣治之西也,天寳三年,縣令陸南金開廣之。宋屢濬治,周圍八十里,受七十二溪之流,四岸凡七堰,曰錢堰、曰大堰、曰莫支堰、曰高秋堰、曰栗大堰、曰平湖堰、曰梅湖堰,水入則蓄,雨不時則啓閘而放之,鄞奉鎭七鄕之田資其灌溉。天禧中,太守李彝庚又補其舊之廢址增築全固,經畫盡制,雖甚旱而無凶年憂。慶曆八年,縣令王安石亦勤其事,釐復湖界。嘉祐中,始置碶閘。至治平元年重修六堤,其後茭蓴蒲葑荷芡滋...

  • 文章溫州的母親河 塘河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4期  作者:瑞裔  出版时间:2012-08-01
    关键字: 塘河 母亲河 历史变迁 往事回忆

    臺北瑞裔那是廿年前吧,陪著八十三歲父親急奔老家瑞安,探望病危的姑媽——父親背井離鄉數十年唯一還在世的同輩親人。那時歲末隆冬就快過年了,天真的冷,凍手凍腳睡都睡不暖,爸真的行,每天搭三輪車到醫院陪姑媽,我真的愁,怕爸也撐不住。數日過去,姑媽病沒見好轉。一天醒來父親突然說:我們去祖祠看看吧!急約了遠房的表哥帶路,就我們三人出發了。爸還記得路。他說,我們就坐塘河的船去吧!塘河對我全然陌生,那天我們搭上一艘像詩畫中的烏篷船,不過要大許多,可是又擠又髒,船上菜販、...

  • 文章肇新化學廠之囘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00期  作者:胡霽林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肇新化学厂 碳酸钙 历史变迁

    肇新化學廠爲抗戰前以製造碳酸鈣聞名於上海,股東多爲鎭海同鄕,其中以上海化工鉅子方液仙氏出資最多,資金國幣三十萬元,後又增資七十萬元。廠址設於滬西周家橋金家宅八號,佔地約二百畝,職員十餘人,技工五十餘人。民國二十年春成立,專製碳酸鈣,日產一百袋,每袋淨重一百磅。後又製造碳酸鎂、元明粉、格氏瀉鹽、硫肝、黃糊精、白糊精、油漆原料油等等。民國二十四年,聘請外國技師及工人,製造硫化碱,日產一百桶,每桶一百磅。又製造工業用鹽酸,日產一百箱,每箱二甕,甕係耐酸陶器所製...

  • 文章浙江省之農業敎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9卷 第1期  作者:李守藩 出版时间:1987-01-10
    关键字: 浙江发展 农业教育 历史变迁

    敎育、硏究、推廣,爲一切事業求進步,求發展之基本要領,亦爲促進科技不斷創新,經濟不斷成長,社會日臻繁榮,地方日益富庶,民生年趨精進,國家年趨强盛之重要策略。敎育乃介述及灌輸各種基礎學識、基本原理、新頴技術、眞善智能,造育具有淵博學識,完美人格的人才;硏究乃就宇宙間事物,推尋其眞理,究明其眞義,正本淸源,深入探討,革故鼎新,不斷改進,精益求精,以臻至善;推廣乃就硏究成果公云於世,或引介他人及先進國家硏究的成果、優良的事物,經反覆地試驗硏究,證知其性能確甚優...

  • 文章(鄕情采風)城市變遷的見證——鼓樓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7期  作者:王重光 出版时间:2011-06-10
    关键字: 鼓楼 宁波 历史变迁 定海曙楼 原址

    修缮,鼓楼的南北两面悬挂了当代甬上名家题写的匾额:「海曙楼」、「四明伟观」、「明远楼」、「声闻于天」等,昭示鼓楼的曾用名和它的高耸壮观。鼓楼的外观风貌,似乎呈现一种罗马建筑风格,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相融,怪怪的、独特的。古代中国府、县所在地,几乎都建有鼓楼,天下无双的宁波鼓楼,着实令人刮目相看。史载,宁波原有甬江楼、双瑞楼、庆云楼,都是木结构的城门谯楼,在历史的长河中皆先后圮废,踪迹无存。外城城墙也在一九二七年后拆毁筑路,唯有鼓楼硕果仅存,成为宁波城市历史变迁

  • 文章話說寧波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7期  作者:胡鵬年 出版时间:2011-06-10
    关键字: 宁波人 传统文化 历史变迁 特质 服务乡亲

    壹、前言按「維基百科」所詮釋的寧波人分為「海上寧波人」、「上海寧波人」或「滬上寧波人」,其中「海上寧波人」是一些寧波裔人士對寧波裔上海人的稱呼,是一個人文地理概念,或泛指在上海活動、生活、創業的寧波籍人士。廣義包括在上海市土生土長,但籍貫在寧波的人士。另一與此概念相似的群體是「香港寧波人」。這些稱號,似乎是老一輩的寧波人的感受,對我們年青一代的寧波人言,似無特殊分野之必要。貳、寧波人的變遷與發展前述百科中詳載,我寧波人自明朝中後期,已有數量可觀的寧波人前...

  • 文章许氏老宅和朱家塘的故事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38期  作者:金星 出版时间:2010-02-28
    关键字: 许氏老宅 朱家塘 历史变迁 建筑

    随着年轻人的离去,老宅现居住的多是老人。平时,他们种种花,聊聊天,搓搓麻将,看看电视,只有办事时才会偶然走出老宅,俨然过起了一种悠然的隐居生活。而据阿婆回忆,老宅内举办的最近一次婚礼,大概也在十年以前了。谈到许氏住宅的历史变迁,袓居在附近一带的朱家塘朱燧余老人颇有感慨。据老人回忆,许氏住宅所在的朱家塘,原是定海古城郊的一片农田。约在二〇〇年前,老人的袓先在这儿建起了朱氏袓屋,朱家塘也由此而来。又过数十年后,许氏先人在外经商成功,荣归故里,就选择了朱家老宅面前

  • 文章寧波阿育王寺舍利塔故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3卷 第7期  作者:董有華 出版时间:1991-07-10
    关键字: 阿育王寺舍利塔 由来传说 历史变迁 诗歌

    位於寧波城東太白山麓華頂峰下的阿育王寺,環寺有九座不高的山峰,正中的華頂峰猶如一個花蕊,周圍八峰就似八葉蓮瓣,又如八佛朝祖,故世稱「八吉祥六殊勝地。」阿育王寺也作爲天下禪宗名刹之一名播海內外。其實,阿育王寺之名聞遐邇,千載尊榮,主要在於它藏有「釋迦牟尼佛」的頭頂骨——眞身舍利的緣故。舍利,又稱舍利珠,通常指佛身火化後凝結而成的珠狀之物。釋迦牟尼的眞身舍利,安放在琉璃頂蓋,金碧輝煌的舍利殿。殿內建有石塔一座,塔中安放一個精巧絕倫的寶龕,舍利卽是在這個寶龕中...

  • 文章回眸憶往事 豁目望新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4期  作者:史致圻 出版时间:2000-05-10
    关键字: 象山县 昌国办学历史 学校历史变迁 教育设备 培育人才

    象山昌國,以武起家,由衛成鎭。但文風素盛,明萬曆間出過榜眼邵景堯。清季創辦的小學。迄今已有百年歷史,滄桑話舊,値得追憶和回味。說到昌國辦學,首先得提到兪葵思和蘇良彝兩位前輩。兪葵思生於一七七六年,鑒於里中貧若子弟沒有讀書的機會,他千方百計蓋起一座義塾,出資延師,題名養正書院,使學子多所成就,鄕里受惠。可惜人亡政息,一八二四年兪公逝世,書院也銷聲匿跡了。另外一人是蘇良彝,他幼治舉業,好攻水利之書。一八八〇年受聘監修龍泉(今高塘島)、鶴浦(今南田島)兩塘圍墾...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