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承人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径山禅茶文化传承人—吴红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0期  作者:曉雨 出版时间:2015-11-10
    关键字: 径山 禅茶文化 传承 吴红英 简介

    有一种美叫做爱吴红英既是径山禅茶文化传承人,是绿神茶苑的女老板;然而,从她身上嗅不到一丝的「铜臭气」。她素面朝天,身上不是汉服、就是旗袍。虽不像「合肥四姊妹」也有点像「林道静」,凸显一种民国女的妩媚与端庄……竟猜不出她的芳龄。有看她小鸟依,便想为她介绍男朋友……其实,她儿子也大学毕业了。她的养生养颜秘笈就是,自制优酪乳,不是吃,而是用来抹脸。她说,她的脸从来不用任何的化学化妆品。她自称,保持健康是对生命的一种道德和责任,没有理由不健康!吴红英又是杭州美女

  • 文章(名的故事)沈世华投身昆曲艺术一个甲子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31期  作者:余仁杰 出版时间:2013-06-01
    关键字: 沈世华 昆曲艺术 百戏之祖 国风昆苏剧团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如今世都知道抢救保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国际上最早提出这一课题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刚跨入新世纪的二〇〇一年五月十八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把中国昆曲艺术列为被保护的首批首榜「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何以引起国际上如此重视?因它是文明古国中国的「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但后两者都消失了,惟昆曲尚存,然而其现实状况也不容乐观,亟须保护与复兴。如何保护并复兴?关键在于传承人。◆沈世华

  • 文章寧波市江北區榮獲中國「慈孝文化之鄉」稱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4期  作者:羅勝雄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宁波市 江北区 慈孝文化之乡 文化传承 文化遗产保护

    的保护工作,江北区根据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拟定详细的修缮、保护方案,切实保护好有关文化形态。首先是加强慈孝文化保护。该区将慈城作为慈孝文化主要传承地加以保护,保护范围包括孔庙(节孝祠)、朱贵祠(「忠规孝矩」大匾)、方家砖雕台门(中间的字碑上书「入孝出第」四字)、慈湖、慈江、董孝子井、孝子祠,典型传承人的住所,旧时经常聚会讲述慈孝传说的场所等。具体包括:确定保护等级与范围,确定慈孝文化主要传承地的保护范围,将孔庙、孝子井作为核心区重点保护,建立节孝祠

  • 文章“英台”远去余音绕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3卷 第5期  作者:何有基 出版时间:2011-05-10
    关键字: 袁雪芬 表演艺术家 越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

    的袁雪芬就把精力都投入到越剧理论研究、总结之中,先后花了十四年时间,编纂了《越剧艺术论》一书,蕴含着她无数的心血。郑海芽回忆说:「大概在八、九年前,母亲得知自己患了绝症骨髓瘤,为了抓紧时间总结理论和完成作品,她放弃了化疗,常常带着病痛工作。」前几年,当这本书出版时,袁雪芬感慨地说,此生无撼了。一九八九年,袁雪芬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二〇〇八年二月,文化部授予袁雪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二〇〇九年,中国戏剧家协会将首届

  • 文章在台湾永康及其世代传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8卷 第12期  作者:王時鼎 出版时间:2006-12-10
    关键字: 世代传承 永康名贤 永康

    诸前辈,有不得不来台湾的理由;而第二类者当时都是二十来岁,随政府军、政名单位来台。」而此处所述的第一类与第二类,以世代来分,已可算是「第一代」与「第二代」,他们虽出生永康,而且同一时间来台湾,但平均年龄相差可略近三十岁,如以三十年为一代,以此分法应是合理。岁月不居,来台湾不觉又快近六十年。而所谓第二代永康平均年龄已均在八十岁上下。准此,在台湾的永康的世代传承实际已进至第四代。含眷属、直系血亲,算来总已有三千。以下兹就各代之代表性物,略作点名,亦示

  • 文章建德之文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6期  作者:陳白秋 出版时间:2004-06-10
    关键字: 建德 文化传承 文化名人

    称「严陵」之故。民国以来,改为建德县,中共政权接替后,为建设新都市,于一九六〇年,建德县城从梅城迁至西鄕白沙,并改制为市辖市。建德文荟萃,文风之盛,其来有自。唐之诗刘禹锡,曾一度隐居建德东郊碧溪坞;杜牧曾到过建德,有《睦州诗》;孟浩然数至建德,有《宿建德江诗》;李白也曾至建德,有《出建德城诗》、《入新安诗》等。宋时范仲淹为严州太守,撰有《严先生祠堂记》一文,末有歌:「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古今传诵;之后有陆游任严州知府,于严州编印

  • 文章漫谈「传承」述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2期  作者:金士 出版时间:1995-03-10
    关键字: 传承 重要性 人类文明 动力 感恩

    不畏严寒的生命—如梅花却在寒冬中绽放。)万物的荣与枯,是随时序的运转,而时序的运行,是大自然(上苍)的权与能。实非今日世界类,及任何科学文明发达所能左右的。换句话说,万物只能顺应自然环境;而不能违逆或征服自然环境。每年台湾台风的袭击类科技是无法制止即是显明之例。认识传承的重要性是被称为万物之灵,智能超然,能造福万物群,举造卫星为例,虽是已能到达太空,然仍将返回地球,不能永久留在太空,因为尚无法在太空中生存。在宇宙中唯有保护珍惜自己,才能够

  • 文章精雅古樸 神形酷肖 漫話黄楊木雕——兼介溫州朱子常及樂清諸大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2期  作者:王維友  出版时间:2004-04-01
    关键字: 黄杨木雕 发展历程 代表人物 技术传承

    我国木雕艺术历史悠久,据《意系辞传》记载,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匏木为舟」、「弦木为弧」、「剡木为楫」、「剡木为矢」。到了商周时代,民间工艺分成「六工」(土工、石工、金工、木工、兽工、草工),用材计有「八材」的(「木工」便是兼职雕刻,木工用材自然就是木材,那时王室中有「梓之职」,就是专门从事木雕艺术的艺。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是我国木工的祖师,史籍记载,他做的木鸟「成而飞之,三日不下」。也有说他雕的凤凰栩栩如生而能飞。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鲁班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