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伍子胥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伍子胥临死遗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6期  出版时间:1979-06-06
    关键字: 伍子胥 遗言

    伍子胥生于楚,避祸于吴,而忠事吴国。藉吴师伐楚,将楚平王尸鞭笞三百而又戮其首。此事后人有议其不合臣道。实则子胥此擧合不合臣道,全在楚平王杀子胥父兄合不合王道。若子胥父兄当死而死于楚国法律之下,则子胥之鞭尸可说是大逆不道;倘子胥父兄不当死而死于楚平王之枉法妄杀,则不特子胥鞭尸为无过,即弑君亦不为过。惟所可惜者,楚王诚暴虐而吴王亦是无道。眞是「之一邦犹吾大夫崔子也。」子胥在吴最后竟亦不免忠而被谗,赐剑自尽,而又沉之江,此所以千古以来都为之叹息而扼惋者也

  • 文章詠歷史人物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周瑜 管仲 伍子胥 刘备 范蠡

    管仲小节虽亏立大功,经纶韬略辅桓公。开山煮海民生裕,易俗强兵社稷隆。九合诸侯齐国霸,共尊周室万邦同。勲名青史千秋仰,鲍叔推贤世更崇。伍子胥昭关一夜雪盈头,携剑吹箫气自遒。快意仇仇余涕泪,属镂引颈恨悠悠!范蠡兴越平吴赖远谋,范金铸像足千秋。知难鸟喙同安乐,载美烟波共泛舟。刘备气度恢宏状貌奇,欲扶汉室奋驱驰。殷勤三顾高贤出,鼎足雄图肇此时。孙权汉末英豪各自雄,缵承先绪拥江东。曹瞒铩羽刘郎遁,保得山河赖火攻。周瑜美人豪杰两翩翩,璧合珠联不羡仙。赤壁破曹樯掳灭

  • 文章錢江觀潮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8期  作者:方世龍 出版时间:1994-08-10
    关键字: 钱塘江 观潮 伍子胥

    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囘。」我的朋友也想起了宋代陈师道的两句诗:「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我们都感到刘诗写得壮阔,有气势,只是似有不过瘾之感;陈诗联想巧妙,说瑶台上的神仙「失手」,把「玉杯」中足以使下界成河的水都倒了下来,可是他用典引故,难以一下子突入心灵。忽听旁边一位操杭州口音的说,这钱江潮像是一个很「倔」的人,性子一来,怒不可遏的。这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个民间传说:春秋时,吴国的忠臣伍子胥对吴主夫差赤胆忠心,可是夫差把眞心血当作苋菜卤,反而赶走了他

  • 文章馥郁难忘的家乡年糕情结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50期  作者:斌全 出版时间:2012-02-29
    关键字: 年糕 高氏部落 伍子胥

    跑了。全村村民纷纷走出家门相互祝贺,庆幸躲过「年」来劫的一关,平平安安又能为开春作新活干了。这样,一次次年复一年的,避开兽害方法传了下来。因食物条块是高氏所做,其用意是喂「年」来袭过关,于是就把「年」和「高」联在一起,称作为年糕(谐音)了。其二,春秋战国时期(西元前七七〇—前二二二),楚国的伍子胥,为要报楚平王杀害他父亲及长兄的仇,而投奔吴国;协助吴王整军经武,不久后率兵打败楚军,因有功受封于申,故又称「申胥」。他又帮助吴王夫差,俘获了越王勾践(?—前四六五

  • 文章年糕的來源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0期  作者:王靜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年糕 伍子胥 《食次》

    近读《宁波同鄕》四〇七期中应凤鸣先生撰写的闲话宁波之四「难忘儿时过年搓汤圆做年糕」一文,提及年糕的出典。据我所知是:在慈城吃年糕还为了纪念伍子胥,相传战国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曾在慈城打过仗,他临终嘱托部下:如果国家有困难,百姓断粮,你们到城墙脚下挖地三尺,可以取粮。伍子胥死后,城鎭被越军围困,城中断粮,饿死了不少人。这时候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话,就去挖城墙,找到许多可以吃的「城砖」,结果打败了越兵。原来,当年伍子胥在慈城筑建城墙已作好屯粮防饥准备。城墙的城砖

  • 文章中國歷史人物中之浙籍先賢 越王勾踐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12期  作者:葉慶炳  出版时间:1983-12-10
    关键字: 浙籍先贤 勾践 吴越历史 范蠡 伍子胥

    敎育部訓育委員會編印「中國歷史人物廣播講座專集」中,有關越王「勾踐」一篇,係由國立臺灣大學敎授兼中國文學研究所所長葉慶炳先生執筆,當代美術家陳海虹先生繪圖,玆在本期本刊轉載,特此介紹,以饗鄕邦人士。 陳如一提供

  • 文章端午節的由來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68期  作者:何雷書 出版时间:1998-04-20
    关键字: 端午节 龙舟 粽子 伍子胥

    一说是纪念伍子胥,或称迎伍潮神,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因向吴王夫差直谏而被害死。并将其尸投入江中。《史记》载:「吴人怆之,为立祠于江上。」江浙一带的百姓称伍神为潮神,又说伍神「头巨若车轮,目若耀电,须发嚣张,射于千里。」可谓神力广大。据史料记载:伍子胥在唐代被封为惠广侯、宋代加封至忠英烈显圣安福王、元代又赐忠孝威显圣王、淸代改封英衞公。江浙一带在汉代就有祭伍神。龙舟竞渡是表示吴王夫差的追悔。据《述异记》载:「吴王夫差作天池,池中造龙舟,舟中盛陈妓乐,日

  • 文章舟山的潮俗與潮神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9期  作者:金星 出版时间:2003-08-31
    关键字: 舟山 潮俗 潮神 伍子胥 大海鱼

    伍子胥。据《史记》记载,伍子胥原为春秋战国时的楚国人,姓伍名员,后因父被谗言所害,只身逃亡吴国,辅佐吴王夫差,西破强楚,南服越国,成为功勋卓越的一位吴国大夫。但因直言忠国,最后受谗屈死,被吴王夫差砍头浮户于江海之中,怒而涌起钱江大潮,被尊为潮神。《临安志》中载:「每年夏历八月十六,杭人以旗迎之,曰祭潮神,有弄潮之戏」。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也云:「子胥恚恨,驱水为涛,以溺杀人。今时会稽、丹徒大江、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经此可见,东汉

  • 文章龍舟競渡的傳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6期  作者:秀梅 出版时间:1985-06-10
    关键字: 端午风俗 龙舟传说 屈原 曹娥 伍子胥 勾践

    投江追祭外,还擧行竞龙舟,藉以拯救忠魂。因此沿习二千多年,迄今盛况愈加热烈。②纪念曹娥—在东汉安帝时,浙江上虞人曹盱,能弦歌知音律,业巫。永初二年五月五日,祈迎波神时,失足落水溺死,尸体遍捞无着。他的女儿曹娥仅十四岁,不分昼夜沿江嚎啕大哭,寻找父尸不着,经七天终于也投江而死。不久她的尸体却与父亲尸体,在同一地方浮起。当地人都为她的孝行感动,特立庙祭祀她。后人且在各地龙舟竞渡时,塑造曹娥像吊唁,亦流传至今。③哀悼伍子胥—吴王阖闾起用伍子胥击败楚国,称覇一时

  • 文章盛衰歷盡浙江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3期  作者:張玲蕙 出版时间:1968-09-15
    关键字: 钱塘江观潮 伍子胥与钱塘江潮的传说 祭潮仪式 射潮传说 浙江潮的危害 塘工的重要性

    潮的神话要是你在农历的八月十八到海宁去观潮,向世居钱塘江畔的同鄕,提出「潮是怎么来的?」这一个问题时,他们会津津有味的吿诉你:当年伍子胥这一位忠臣的后裔,为了逃避楚王的迫害,在一夜之间把黑发急成了白发,闯过昭关,流落吴市吹箫,后蒙吴王重用,打败楚国,报了父仇;征服越国;立了大功。这故事说起来谁也不感觉陌生,但故事的结局太悲惨了,像他那麽一位忠心耿耿的名将,为着谏阻不要对越君勾践过分的宽大,触怒了骄傲自大的夫差,反而忘记了他的丰功伟绩,轻信奸臣伯嚭的谗言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