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9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忆鎭海溪庙与溪小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3期  作者:嵩年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镇海 溪庙 溪小学

    忆鄕居时,尝翻阅鎭海县志,载有「溪庙记」,惜时隔三十余年,其尙能记忆者,仅:「九峯山麓有溪庙者相传祀郭姓之神,其由来也久焉……敬鬼神而远之……」此记为吾邑名士王翰林商荣先生撰并书,文更见于吾鄕上傅溪庙正殿屛楹,计十二幅,字体与黄自元体相若,名家手笔,毕竟不凡。溪庙为吾故鄕上傅之惟一神社,庙前有一潭曰「普济潭」又曰「布济潭」常年潭水淸澈不涸,源自夹河山,庙右侧为泄泄山水之溪流,庙名因之曰溪,里人奉祀虔诚,所祀神祗,传为唐郭汾阳后裔,宋高宗南渡(俗

  • 文章东沙古源远流长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05期  作者:王定甫 金立高 出版时间:2004-08-20
    关键字: 东沙古镇 古井 老虎潭

    一是交通不便,二是费用太高,因而只好千方百计地在附近寻找水源。找呀,找呀,终于在鎭东北方大岭墩南麓岙中发现潮湿的土壤,就此广大民众纷纷投入义务掘,直掘到五米以上的深处发觉石巖缝中流出了涓涓泉水,洁白如练。当地民众,欢呼雀跃,奔走相吿,随之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先把的周围用乱石砌筑起来,然后逐渐从双合岛运来优质石料建成螺旋形台阶的大潭。只因由义务工建成,故称「义」。由于「义」的水量高和水质好,给当地飮水解决了不少问题;接着,鎭内的沙山山脚下,控成一只

  • 文章封面照片简介:舟山宫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2期  作者:李鶴立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水井 史料 泉水 投井

    舟山宫位于定海城内鎭鳌山下的总鎭府后,它和任何一口一样,于某年开凿了,供给人们甘冽的飮用水,然而这样一口平凡的水,又何足以受人立碑凭吊呢?实则,这口名之为「宫」,已见证了三百年前的一段国破家亡的悲惨历史,而的本身,更包含了一则万古流芳的烈女故事。先从「宫」学说起。舟山是中国大陆东南海外的一个岛屿,怎么会有王宫呢?事实上这个王宫并没有巍峩堂皇的宫殿建筑,它只是明朝亡后,落难宗室鲁王的临时住所。当时鲁王受张名振、张煌言等忠心不贰的臣子拥戴,号称

  • 文章懷念在台友人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110期  作者:王德南 出版时间:2005-06-25
    关键字: 台湾 四眼 春燕

    镇鳌山前云飞渡,四眼跟日又斜。小园无心迷知了,春燕有情恋旧家。夜来风雨泪落花,多半总是离人情。天涯隔断芳草[1]路,东望关山又几重。[1] 芳草指兰花,喩好友

  • 文章定海城內的名勝古迹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2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0-02-15
    关键字: 定海 名胜古迹 御书楼 留方 舟山宫

    进行了大修,并准筹备作「御书楼陈列室」。留方在定海城关鎭北门的留方居委会,有一口,叫「留方」。据史书记载,这是清道光年间鸦片战争时李义士夫妇殉难的地方。一百多年前,「留方」这个地方是一口大池塘,人们称它为「方河」。道光二十年(公元一八四〇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帝国主义侵略军占领了定海。当时,城中许多不愿受辱于英帝国主义侵略的定海军民,纷纷以身殉国。定海守军中有一个名叫李昌达的营书记,和他的妻子一起投「方河」殉节。后人为了纪念李昌达夫妇及在战火

  • 文章问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4期  作者:王維友  出版时间:2003-04-10
    关键字: 龙井茶 龙井村 龙井泉 辨才 虞集 茶经

    春雨浸润,青茶吐翠。江南春来早,今年尤其是。杭州龙山一带的茶园里,嫩芽随着早到的春天也早早地在枝头探出脑袋。三月中旬,清明还没到,这里的茶农们就开始争分夺秒地摘采西湖龙茶。茶农们都想赶时间多采些「明前茶」卖个好价钱,人手不够,他们就出资从云南、贵州、安徽等地聘请了许多采茶手来帮忙,茶园里到处欢歌笑语,采茶姑娘的双手在枝头上翻飞雀跃,恰似琴师在演奏动人的乐章。以山为龙,以龙「围」出杭州城沿着龙路西行,一路上村口路边、溪畔麓下全是茶园,一丛丛、一片片

  • 文章春茶季,龙问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6期  作者:北海 出版时间:2012-06-10
    关键字: 西湖龙井 龙井村 茶叶药效 龙井问茶

    每年清明时分,西湖旅游渐入旺季,西湖龙也正好陆续开始采撷,这个杭州的小山村也有了越来越显赫的名声。应着山势绵延起伏的龙茶园。「龙问茶」,著名的新西湖十景之一。繁忙景象深藏于西湖风景名胜区,又盛产顶级西湖龙茶的龙村,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穿过古色古香的龙村牌坊,涌入了龙村。这里一派喧闹繁忙景象。道路两侧停满了各式车辆,家家户户都在门前或路边摆放著炒茶锅,炒茶师利索地在锅中翻炒,「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一双巧手操作变化多端

  • 文章說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之江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文化 茶经 龙井

    冲上开水,然后用吸管慢慢地吸。如今,中国已形成了十大名茶:杭州的龙茶,色翠香郁,味醇形美;闽北的武夷岩茶,味甘馥郁,颊齿留香;闽南的铁观音茶(绿叶红镶边)。清香醇厚;安徽的祁门红茶,清新持久甜香,醇和隽厚;黄山的毛峰茶,鲜香持久,馥郁醇甜;江苏吴县的碧螺春,纤细卷曲,清香醇美,回味无穷;君山银针茶,安徽六安的瓜片茶,形似瓜子,色泽鲜绿,香气清高,贵州的毛尖茶,香气持久,醇和生津。在唐代,不仅文人辈出,而且饮茶也十分盛行,李白诗曰:「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 文章期望我们温州的市文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4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温州人 市井文明 期望

    ……。」上面这一段,是温州亲戚来信中的话,旅居异地的温州乡亲看了之后,心情必定很沉重!我们温州有叶适,四灵,玉海楼,众多昔日的书院,闻名遐迩的文学家、数学家、书画家,无不是执文化界牛耳,开文明先河的人物和事绩,依常理我们温州人该会耳濡目染得文质彬彬有为有守自尊尊人的高尚气质才是,但事实却并不是这样,市坊间所见所闻,尽是自私不检的行径和国骂省骂及地骂,客地人来温州听不懂倒好,本是温州人客居他乡久了还乡的,听起来可真剌耳脸红。

  • 文章西湖三日憶遊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1期  作者:衡門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西湖 岳飞 景物 龙井 寺庙

    钱,此种习俗,虽不知由何人创始,但在胜利以后,还依然看到王氏被戯弄的痕迹。坟前尙有一,叫做忠泉,墙上刻有「精忠报国」四字,下有一联是隶书:「宋室忠臣留此冢,岳家母敎重如山!」这是崇拜岳王母子的。湖滨公园:公园位于「旗下」,沿湖滨一字排开,共分为六,是每个游西湖的必经之地。园内绿草如茵,花木扶疏,假山亭榭,名人碑刻,兼收天然与人工之美。人们伫立园中,面向湖上,看那大大小小载着游人的画舫、游艇,轻轻划行水面,把那如镜的湖面,画成一处处三角波纹,把倒映水底

共94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