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西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侍母疾兩年(續上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1期  作者:陳立文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母亲 疾病 中西医

    在酸痛厉害的一段时间,妈妈几乎天天都在念着:「张大夫什么时候来呀!」还有邮政医院的主治大夫易主任对病人的关照热心,内科病房的医生、护士,对我们的多方协助,尤其是最后一段期间,几乎是不分日夜的打扰他们,而他们都和颜悦色,毫无怨言给予最大的照顾和方便。这一份医生、护士给病人的信心和安全感,委实令人感动,走笔至此,不禁对他们有无限的钦敬和感谢。就在中西并用的治疗下,匆匆四月余,这四个半月妈妈辗转床褥与我们侍疾在侧的痛苦辛酸,又岂是笔墨所能形容?四、五月正是上课

  • 文章運動保健十八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12期  作者:陳啟新 出版时间:2013-12-10
    关键字: 运动 保健 中西医

    一、写在前头时光好快,当年,龙腾虎跃的小伙子,如今,竟成老人了。老人没在饮食、作息、运动上养成好习惯,易有病丛生,自己痛苦,连累家人,尤其是运动,该排在首位。今年回乡,区政府转发上海市政府编制的一本《以中医观念—谈养生保健》,颇具健身价值。小册子共分六章:第一章说明中西医治病概念不同,西医着眼局部性,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见效快,中医要照观全面,头痛脚痛要追问何以会痛,从源头上治疗,收效慢,但能彻底医好。第二章谈中医医术、药理、中药分类、介绍服法,还

  • 文章五湖四海談水怪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29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87-08-01
    关键字: 水怪 中西 海蛇

    而向忠发曾任**总书记,后被政府逮捕枪决。张君描述猪婆龙像四脚蛇,则与辞源载:「爬虫,与鳄鱼为近属。」形状类似,罗君叔祖时两公与其同事向忠发曾同时捕到一只时,向某尙未入匪党,则时在民初之际,亦近代事,足见此兽目前尙未绝种。中西龙不同由猪婆龙再谈到龙,前文虽有介绍,尙有补充之处,龙之传说,东西方均有,东方的龙,是眞命天子的化身,能兴风作浪,亦能腾云驾雾,降甘霖而救干旱,性仁慈,被视为祥物,西方的龙,尾长尖钉,厚甲巨麟,口能喷火,常被神明锁予洞中,似为恶物。中

  • 文章温州开埠创建五马街中西交融文化(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2期  作者:陳鈞賢  出版时间:2012-04-01
    关键字: 温州 五马街 中西交融 文化交融

    五味和(图百度))回顾五马街的历史、古代的街容街貌早已在无数的天灾人祸中消失得无影无踪。现代的五马街只能在尚未完全破坏的近代建筑基础土,予以修葺翻新近现代五马街的形成和发展、绕不过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温州开埠与五马街文化。温州开埠改变了五马街的外表形象,传统文化的潜在基因却在默默孕育五马街的内在精神气质。从某个角度说、五马街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优秀代表作。(注:三家百年老店(图百度))(注:五马街鼎(图百度))温州开埠始于清朝末年。一八七六年九月十七曰(光绪

  • 文章中藥治「新流感」有效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5期  作者:靜之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甲型H1N1流感 中药 中西医结合 医疗

    中国早就开始利用中医治疗流感,其医疗卫生战略的基本原则是中西医结合。这次中国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上也不例外,采用的就是中医原料与西医抗病毐药物结合治疗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效果在二〇〇三年非典流行期间就已得到验证,当时五千名住院治疗的病人有六十%接受了这种中西医结合治疗,被证明非常有效。现在中国医生又把这种疗法应用在治疗甲型H1N1流感上。北京地坛医院以六月五日开始使用以四种常见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药剂治疗甲流患者,疗效与西药达菲相近,但成本只有达菲

  • 文章浙籍旅台自由職業人士調査(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68-10-31
    关键字: 人员名单 自由职业 启事 中西医师

    民國五十七年九月三、中醫師(根據臺北市中醫師公會五十七年會員名册摘載)四、西醫師(根據臺北市西醫師公會五十七年會員名册摘載)

  • 文章百年前寧波文教消息兩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6期  作者:王梓良 出版时间:1979-11-01
    关键字: 宁波文教消息 中西学堂 志文会课题

    宁波开设中西学堂「宁波滨海,自海禁被打开以来,通商口岸,俱有西塾,惟宁波独缺。近江北设有中西书塾,创立者为新关西友卢君,另为旗昌华友陈君,延请中西学师,分时敎授。惟事方创始,来学者尙属寥寥。目下大宪广招生童,出洋肄业,在上海设立格致书院,皆因西国文学,日后大有用处,惟限于方隅,不能躬预其会。今宁波既设有中西书塾,则凡为父兄者,曷弗令子弟入学,广益学问,开拓聪明,俾日后尽成有用之材耶?」上为一八七六年(光緖二年)二月初一日上海申报所载。此时淸廷注意变法

  • 文章李叔同兼擅六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1期  作者:沈謙 出版时间:1996-01-10
    关键字: 李叔同 兼擅六艺 中西绘画 佛教律宗

    常识比博物先生更丰富,英文比英文先生强,历史比历史先生更有硏究,又是书法篆刻名家,中国话剧的鼻祖,谁不敬重?他最得意的门生,绘画方面的丰子恺,音乐方面的刘质平,后来都卓然成家。李叔同不但兼擅六艺,而且理论与实务均有建树。他比较评论中西绘画:无论是西洋画还是中国画,开头总要学形象。中国画重在写神,西洋画重在写形;初学者基本功总是写形。中国画不求形似,好就好在不形似,但最好从形似到不形似,神形一致,又强调艺术之间的「通」与「精」:「艺术的门类,并非不能逾越

  • 文章醉心自然療法的溫州人—陳紬藝敎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8期  作者:王貴淼 出版时间:1992-08-10
    关键字: 自然疗法 陈紬艺 中医 中西医结合

    陈先生为之奋鬪四十年的中华自然疗法事业是深刻理解和积极支持的。一致认为,陈先生是台湾第一个向大陆中医界输送为祖国医学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信息的中医家,不愧为炎黄子孙,功德无量。在交谈中,陈老交口称赞大陆的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他说,他到过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但以来大陆访问收获最大。面对在成都召开的盛会,更是思潮起伏,浮想联翩并书七律一首,以志其盛。诗曰:万国旌旗飏彩旄,风云际会尽英豪。杏林道重岐黄术,橘井名扬仁者操。研道自然追往圣,发皇绝学待吾曹。相期

  • 文章是遙遠的歷史滄桑,也是近代的時代悲情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28期  作者:岱山人  出版时间:2008-06-30
    关键字: 快雪时睛 观后感 京剧 中西融合 时代脉动

    音乐融和中西传统京剧表演之基本唱腔「西皮、二黄」源自民间,西皮源自北方黄土高原,二黄及反二黄源来自南方江淮之间,两者都由地方小曲、民间故事演变而成,所以其唱词念白,或师徒口耳相传,或粗纸简录,大都过于拗口通俗,为齐如山、俞大纲及近代许多剧作家所诟病,而急欲改革创新。但京剧也部份承袭历代文人所创作的古典戏曲的词曲与身段,其典雅俊逸范式仍在,却又因过于深邃冷僻而曰趋没落。编剧家施如芳小姐凭借深厚中国文学之底蕴,长久在戏剧团写作的经验,将剧本既保持戏剧文学的典雅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