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开渔节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石浦港千舟競發萬眾歡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8期  作者:周丁樂 出版时间:2009-11-10
    关键字: 石浦港 中国 开船仪式 象山渔民

    彩旗猎猎,鼓乐喧天,上千艘大马力渔轮整装待发,十里渔港成了欢乐海洋。历经三个半月伏季休渔的象山渔民,迎来了开渔的喜庆日子。昨天上午,第十二届中国开渔节开幕式暨开船仪式在石浦港隆重举行。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汇集在一起,前来为即将启航的亲朋好友送行,十里渔港人山人海。没有找到合适观看位置的人们索兴爬上大树、登上屋顶。十时四十五分,第十二届中国开渔节开幕式暨开船仪式在孩子们欢快的迎宾舞中拉开帷幕。随即,热烈的礼乐响起来,欢快的渔鼓擂起来,喜庆的红绸舞起来……观景

  • 文章兩岸石浦人的血緣情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3期  作者:黃邵興 汪校芳  出版时间:2008-08-01
    关键字: 象山民谣 石浦镇 山岛 如意娘娘 中国

    台办主任史亚萍女士说,二〇〇五年她作为赴台考察团一员走访小石浦村,小石浦村村民早早的迎在村口,远远的放起了鞭炮,用家乡话热情邀请远道而来的家乡亲人去各自的家中做客,有的奉上具有象山特色的小吃,有的赠送台湾特有的礼品,浓浓的乡情令人感动。由于每一个小石浦人都与象山石浦有着各种各样的亲缘关系,他们有着大海儿子的豪放和热情,两岸石浦人间的血浓于水的故土情缘,决定了两岸交往基础的厚实。象山县有关方面不但尊重两岸石浦人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还充分利用中国开渔节这一载体,邀请小

  • 文章中国开渔节——象山的一张精美名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2期  作者:龔偉信 出版时间:2001-11-10
    关键字: 象山县 第四届中国晚会 地方文艺活动

    ⑧第四届中国开渔节文艺晚会在象山县石浦举。(龚伟信摄)行开渔的锣鼓响起来,喜庆的礼花放起来,九月十四日至十六日,浙江象山迎来了第四届中国开渔节。明星荟萃的开幕式文艺晚会,庄严隆重的祭海仪式,千舟竞发的壮观场面,万家渔火的港湾灯会,深深地吸引了包括笔者在内的二万余海内外宾客。象山人首创开渔节象山县位于东海之滨的浙江中部沿海,是宁波市最偏远的一个县。当今,神州大地节庆层出不穷,而「中国开渔节」这一令「海边人」羨慕不已的桂冠,缘何落在海隅小县的「象山人」头上

  • 文章开渔节将在石浦港举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6期  作者:鮑明燦 出版时间:1999-09-10
    关键字: 石浦港 中国水产城 祭海 休渔期

    下图为九八年石浦开渔节现场)象山石浦渔港是中国四大渔港之一,又是国家和省对台接待的重要口岸,近年又建有国内最大的水产品交易市场—中国水产城。石浦渔民素有「三月三,踏沙滩、「祭海」等习俗,其中「祭海」是渔民出海捕鱼时,为求平安、丰收的一种仪式。现在国家实行「休渔期」。「休渔期」结束称为「开渔」。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将原来民间的「祭海」活动组成节庆活动,称之为「开渔节」。届时,墙桅林立、千舸锚泊的静态海面,顿时变成机器轰鸣、汽笛长鸣、百舸齐发的动人场面。送别

  • 文章中国第四届开渔节石浦纪胜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2期  作者:駑馬 出版时间:2001-11-10
    关键字: 中国第四届 事件记录 诗词

    晚會「百合」風婆帶海長,放晴晚會感天光。名星薈萃場場熱,觀眾繽紛席席狂。祝福聲聲花有淚,雲峰脈脈月生香。一年景色風濤里,總把虔誠托海疆。祭海開航在即樂漁家,雲集沙灘錦秀花。鼓樂喧天風逐浪,祭文泣海酒當茶。龍騰獅舞漁燈躍,蝦跳魚歡潮蟹爬。五果凌波聊作供,放生年少臉如霞。開航昨宵石浦未曾眠,滿眼新輪色色妍。獵獵紅旗港灣裡,翩翩彩練碼頭前。岸舟共舉慶功酒,上下同祈納福船。「出海」一聲驚海域,長鳴汽笛向秋田。

  • 文章故鄉新訊 象山開建南方最大的海水淡化工程已動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0期  作者:勤之 出版时间:2010-11-10
    关键字: 海水淡化工程 中国海洋论坛 象山 海上风电场 檀头山岛

    在象山开渔节重要活动之一——第六届中国海洋论坛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张登义等专家都应邀出席,讨论如何利用海洋,取得淡水及风电资源。象山历来是缺水严重地区,以象山爵溪镇为例,每逢夏天时节,都要从临近的丹城运送淡水,每吨成本超过十元。淡水资源的匮乏,严重影响了该地区人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目前,我国南方最大规模、日处理量达十万吨、总投资达十一亿元的海水淡化工程,已在象山西周镇动工。象山人「守着大海买水喝」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变。要如何向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