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东渡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达蓬山:徐福东渡的历史见证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1期  作者:魏泉琪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达蓬山 徐福东渡 东渡 方士石 秦始皇

    达蓬山在慈溪市三北镇境内,主峰海拔达四二二米,「东临巨海,往往无涯,汜船长举,一驱千里。」北宋《四明志》载曰:「达蓬山在(慈溪)县东北三十里,秦始皇登此山谓可以达蓬莱而眺沧海。方士徐福……求仙采药不返。」所谓达蓬山,即由此东渡可达蓬莱之意也。明嘉靖《宁波府志》说:「秦始皇东游至此,设大蓬帐,故俗称大蓬山。」但其实更早叫香山,山上遍植各种香草,一到山脚,就可闻到扑鼻香气,中人欲醉。一山而多名,实属少有,这是文化积淀的折射。据司马迁《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

  • 文章徐福东渡启航地:慈溪达蓬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47期  作者:牧野 出版时间:1998-02-10
    关键字: 徐福 东渡 慈溪 简介 史料

    传说与现实仅一步之遥与秦始皇有关的传说,除了妇孺皆知的盂姜女千里寻夫、哭倒长城外,最著名的当数徐福东渡了,其基本内容如下:暴君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派遣方士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登船出海寻找蓬莱仙岛,企图获得长生不老之药。结果,徐福一去不回,他和船队经过漫长航程后,最后到达了日本。徐福东渡故事不但流传甚广,而且见诸于《史记》等著名历史著作。然而,由于传说本身所带有的浓厚神幻色彩和史籍记载的过分简略,长期以来,史学界在关于是否有徐福其人、徐福是否东渡东渡

  • 文章徐福與象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5期  作者:盛鑫夫 周丁樂 出版时间:2008-10-10
    关键字: 徐福东渡 徐福研究 象山遗迹 《徐福东渡传说》 炼丹之城

    有关徐福和象山的诗文就更多了。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历史文献还记载了象山「大雷山秦始皇庙」。众所周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位不长,积怨却不少,偏僻的象山何以为他建庙?应该说这与徐福一行人的来象脱不了干系。二〇〇七年,象山不仅成立了徐福研究会,更以《徐福东渡传说》为名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宁波日报》公示,说明我们的研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二、象山是徐福东渡的转捩点徐福在中国沿海寻觅仙山灵药,漂荡了八、九年之久,仅浙江一省,舟山、海盐、余杭、慈溪

  • 文章東瀛歸來話徐福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8期  作者:盛鑫夫 出版时间:2009-11-10
    关键字: 国际徐福研讨会 徐福 东渡原因 东渡路线 徐福遗迹考察团

    中日韩徐福会会长,均亲临大会。中日韩及台湾地区的代表五〇〇余人济济一堂。本次国际徐福研讨会主要话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徐福东渡的原因探索。主要是寻药说、避难说和移民说。我个人认为实际上也可以概括为一说,即「以寻找长生不老药为名,行长期避难之实」。带三千童男童女,携百工良种及装备精良的军队,目的仍是为了长期在海外安身立命。二是徐福东渡的路线之争,主要是南线和北线之争。北线经韩国到日本,南线经舟山群岛直接到日本。坚持北线赴日的学者认为:齐人在春秋时期已发现

  • 文章徐福东渡启航地寻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9期  作者:余仁傑 出版时间:1995-09-10
    关键字: 徐福 徐福东渡 中日传说 蓬莱仙山

    徐福,这位「史记」中记载的传奇式人物,在中日两国的民间可谓家喩户晓。他是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成了中日两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友好交往的起点。今天有许多日本友人都称自己是随徐福东渡日本的秦人后裔,如前首相羽田孜就曾对中国记者说过自己的祖先是「随徐福一起东渡日本的,我们家有一套完整的家谱可查……在日语中,秦与羽田的发音相同」,云云。日本发现登陆地据史籍记载,徐福又名徐阜,出生于战国时代的齐国。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二一〇年),秦始皇嬴政第五次

  • 文章慈谿市徐福硏究會成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3期  作者:余仁傑 出版时间:1996-03-10
    关键字: 慈溪市 徐福研究会 徐福东渡 历史典故

    日本前首相羽田孜欣然题词••中国徐福会会长李连庆到会祝贺•浙江省慈谿市徐福硏究会最近(年前)正式成立。在成立大会上,中国徐福会会长李连庆特地从北京赶来祝贺,并接受 该会顾问的聘书和发表重要讲话。同时受聘任该会顾问的还有中国徐福会副会长罗其湘敎授以及日本著名人士饭野孝宥。根据家谱自称是两千多年前东渡日本的徐福后裔的日本前首相羽田孜,为祝贺该会成立欣然挥写了「慈谿市徐福会」等题词。据《史记》等史籍记载,历史上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童男童女东渡「蓬莱」(日本

  • 文章探讨徐福经蓬莱东渡日本(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1期  作者:曹孟陔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徐福 日本 东渡 时代背景 史册

    徐福东渡确有其事秦代,徐福东渡日本的大规模航海活动,是中日航海交往最早的重大事件,也是我国古代航海史的壮举。一、时代背景徐福东渡发端于秦代,决非偶然,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动因:其一,我国航海船只和驾船技术日益成熟。据浙东余姚河姆渡遗址考古所见,早在新石器时代,当代沿海居民已经能够制造幷驾驶相当成熟的独木舟,在近海进行航行活动。随之独木舟的不断改进,越人「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扩大了海上活动的范围。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备有篷帆、锚碇、桨橹、尾舵等较为

  • 文章探讨徐福经蓬莱东渡日本(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3期  作者:曹孟陔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徐福 东渡 日本 航路 海上交往

    三、徐福东渡从浙江沿海启航是可信的。从上述方士徐福先后两次以求仙为名率领庞大船队入海运航的记载中,不难确定徐福一行东渡日本的启航地,应是第二次入海的地方。至于具体到我国南方浙东启航再补充如下理由:其一,文献材料佐证。查阅浙东现存的地方志,记载秦始皇到过句章(今宁波),徐福从达蓬山启航的史料甚多。《宝庆四明志》记有:「大蓬山,又名达蓬山,在(慈溪)县东北三十五里,山峰有岩,高五六丈,……。秦始皇至此,欲自此入蓬山,故号达蓬」。《延祜四明志》也有记载:「大蓬

  • 文章胡宗南先生與國民革命(二十三)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12期  作者:文戈莊 出版时间:1988-12-10
    关键字: 东渡 晋升 缅浙战况 西安军事会议 胡宗南

    续上期)十三、东渡访晋阎民国三十一年一月一日,中美英苏等二十六国,在华盛顿发表反侵略共同宣言,声明接受大西洋宪章,决心对轴心国作战,绝不对敌单独媾和,而中国被明认为世界四强之一,国际地位骤形提高。二日军事委员会公布,中国军队已开入缅甸协防。日寇进犯菲律宾攻占马尼剌。三日同盟国宣布,推委员长 蒋公出任中国战区(包括越南、泰国及将来可能为盟军控区域)最高统帅,十一日日寇占领吉隆坡,二月八日日寇登陆新加坡,十五日星洲陷落,英国守军投降,被俘六万人,内英军

  • 文章記龍游余紹宋先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2期  作者:戴樸庵  出版时间:1976-12-06
    关键字: 余绍宋 东渡留学 司法部参事 司法次长 《书画书录解题》

    余绍宋字樾园,晚号寒柯老人,为浙江龙游人,但樾老生长衢州,祖名福溥(号滋泉),父名庆椿(号延秋),历代书香,能诗擅画,为衢州世家,其祖曾官广东,其母为粤人,因此樾老能操粤语,兄弟二人,其弟筱秋,在衢经商,母褚太夫人,随弟居衢。樾老因家学渊源,自幼聪慧异常,舞文弄墨,崭露头角,成年后,毕业杭州优级师范学堂,东渡留学于东京法政大学法律科,因此得识梁任公,囘国后,即任浙江公立法政学堂(即后来之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敎务主任,曾聘梁任公到校讲学,因而法政学堂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