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往事回忆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軍旅憶舊——怒潮第四隊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9期  作者:劉超榮  出版时间:2015-03-14
    关键字: 怒潮军政学校 军旅生涯 往事回忆 师长同学

    怒潮第四隊是「怒潮軍政學校學生第一大隊第四中隊」的簡稱,如果稍往前溯源,怒潮學校有一段頗不平凡的校史可供追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吾國之國共兩黨明爭暗鬥二十餘年,終因民國卅七年下半年遼西會戰、平津易幟,徐蚌決戰之共軍全面獲勝而成定局,聞鼙鼓而思良將,民卅八年初先總統蔣公中正於下野前,精選胡璉將軍為陸軍第二編練司令,面諭其「重整舊部(筆者按:即第十二兵團),以備續為國用」胡將軍臨危受命,殫精竭慮,於浙西衢州編練大軍,卓然有成。不久,奉命將新練...

  • 文章儒將慈威羅卓英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5期  作者:何祖紹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罗卓英 名贤传记 军事生涯 往事回忆

    遠征軍司令長官羅將軍(右)在印度火車站迎接蔣委員長夫婦合照一、經文緯武:羅卓英將軍是一位文武兼資、抗日名將,不幸於民國五十年十一月六日;病逝台北,朝野悲悼。開弔之日,先總統蔣公親臨致祭;五院首長、三軍總司令,及人民團體,地方代表,前往弔唁。經國先生當時主持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亦曾往祭。靈堂內外掛滿了二百餘幅輓聯哀幛,追頌將軍之武功政績,而歎息星沉,未能目賭大陸河山之收復。其中以故監察院院長三原髯翁于右老所撰寫「將才北伐南征史,詩卷呼江吸海樓。」之輓...

  • 文章催伯和他的後備隊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5期  作者:鍾鍾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乡贤事迹 国共内战 后备队

    我們大埔是廣東東部山區的小縣。古村是我生長的地方,在大埔縣城(現改名爲茶陽鎭)的東北,山明水秀,安和樂利。村裡有一位叫鍾催禎,孩子們叫他催伯的人,我永遠不會忘記。他的後備隊是縣城的屛障,那幾百條鎗,土共怕得很。民國十七八年時,大埔縣城防務空虛。朱毛部隊數千人從福建永定南下,包圍縣城。這時候,梁縣長自己擎起一挺自動步鎗,帶一隊人向**衝鋒,銳不可當,加上城郊的部隊及時配合還擊,**才退却,保全了大埔縣城。不久,朱毛的部隊,先後兩次,轉而入侵古村,每次都有三四千...

  • 文章從軍記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8期  作者:江幹才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囘想到民國三十年夏天,各學校已放了暑假,有一個多月久,學生和老師,離開了學校,囘到自己家鄕,渡過寳貴的假日,部份小老師,得此機會,找尋自己更理想的出路,此時就有二十餘位靑年,不約而同的到湖寮虎山中學,接受當時第十九集團軍羅將軍所辦的靑年訓練班第三期招考的體格檢查及筆試。在二十餘位靑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是小學教師,我是其中一人。大約有一星期,得到了通知,我被錄取了。我沒有立即告訴我父母,我要久離家鄕而遠走高飛了,直到離開大埔那天,我才寫信給我父母說再見了。...

  • 文章羅卓英上將逝世廿六週年祭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4期  作者:張創藝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罗卓英 名贤传记 往事回忆 国共内战 抗日战争

    慈公逝世於中華民國五十年十一月六日,那時我執教於砂朥越古晉中華第二中學;僻處南疆,得訊較遲,未及致唁,五十四年七月,始經日本來台,到屛東、靈光塔,向其靈骨致最敬禮。一代英豪,我最崇敬的老長官,詎料於三十八年台北一別,竟成永訣!今年是抗日戰爭五十周年,亦爲我五十年前追隨 慈公上海血戰之年,公若仍在人間爲九十二歲,今執筆紀逝世二十六周年,往事依稀,歷歷在目,竭勝痛悼!我於廿五年廣東還政中央之後,慈公長十八軍兼粵漢鐵路警備司令時,在其東山私邸第一次相見。那時我...

  • 文章憶高雄半屏山下的往事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8期  作者:李祥  出版时间:2014-02-23
    关键字: 台湾高雄 半屏山 工事建设 往事回忆 国共内战

    高雄壽山與半屏山是高雄的兩座屏障,因高雄有港口,為敵人攻打台灣南部必選之要地;如果沒有壽山,敵人攻打高雄成功機率必高,並經由港口長驅直入進入高雄內陸;如果敵人成功進入內陸,則必須依賴半屏山下的國軍部隊來阻止敵方繼續挺進台灣南部內陸;明顯顯示高雄壽山及半屏山之重要性;原高雄要塞這個單位之設置,足可証明以上之論述。民國三十八年初中共揚言在年底前血洗台灣據此,民國三十八年底,本部隊三四〇師接奉層峯命令,在卅八年十一月底以前在半屏山下迅速構築防禦工事—碉堡。台灣...

  • 文章華中六年生活之回憶——爲五華中學百年校慶紀念而作——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2期  作者:鍾治華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五华中学 百年校庆 往事回忆 求学经历

    一九四三年日本進攻韶關,我從韶關返回家鄉五華,那年的秋天,我便進入了華中(一中)之初中部,住宿在城牆上宿舍,宿舍很小,每一寢室僅能放二張床舖住進四人,床舖桌椅每個學期都要從家中搬來,非常辛苦,也不方便!每天早上六點鐘聽到起床號音,大家立即起床,然後集合跑步、做晨操,與軍校生活一樣!晩上自修課時點燈點的是茶油燈或煤油燈,因爲那時已是對日抗戰的末期,物質方面非常缺乏,惟民族精神已達到了最高點!抗戰時候之愛國歌曲,確實能激勵我們的愛國心,我深深的記得有一年之同...

  • 文章我的心路歷程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9期  作者:李彬培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人生经历 心路历程 往事回忆 艺文选粹

    我自民國廿九年元月一日加入中國國民黨,同時考取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十七期,從此接受黨國各種教育機構的培養,學習軍事、政治、黨務等學術技能,在校長、院長、暨各教授、教官的苦心教導下,把我培養成黨國的忠貞幹部,更重要的,讓我找到了人生奮鬥的光明大道,確定了我「人生以服務爲目的」,「立志做大事,不做大官」正確人生觀,因此我平生,都是本著這種人生觀的理念,去從事各種服務工作,冒險犯難、勇往直前,勇往目的,決不終止。自卅一年至卅九年,任軍職帶兵期間,追隨領袖蔣委員長麾...

  • 文章新作『傲雪勁梅』的序與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5卷 第4期  作者:梁中英  出版时间:2007-10-31
    关键字: 《傲雪劲梅》序跋 中国女姓 人物传记 往事回忆 梁中英

    (注:梁中英與嬸母徐裕炘相聚於香港美孚新村)夙願喜得償(序)一九四三年,炘嬸一襲藍花旗袍,走在茂叔的身邊,緩緩踏入我們大水坡通奉第的上廳,神檯上已有人插上一炷香,他們站好向祖宗牌位鞠躬三下,便算行過婚禮了。當時我才八歲,擠在老老小小的人群中看這場有點稀奇的熱鬧,茂叔娶新娘,怎麽沒有花轎?新娘子的大紅嫁衣呢?爲甚麽穿得那麽寒素?這些問題我祇放在心裡,早熟的我已能爲自己找到答案:聽說新娘是從外地逃難來的,抗戰期間,一切從簡嘛。行禮完畢,新郎新娘走下二廳和三廳...

  • 文章自序(為拙作集書而寫)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9期  作者:劉先賢  出版时间:2015-03-14
    关键字: 书序 往事回忆 国共内战 两岸关系 国民党老兵

    的我们,在岛上清扫战场。斯时,十八岁的我,目睹死者惨状,身首异处,肚破肠流,断手断脚,将渠等不分国共抛入战壕作万人冢。流泪掩鼻的六天中,深觉政争者的厌恶,死者及其父母妻儿的哀伤,尔后我等或步其后尘,又将有何者为我等埋尸,同胞何冤!果然,往后不久,是公元一九五四年冬天,及一九五五年的春初,大陈岛毗邻的一江山,又再在共军的人海和火海的三栖作战下,几乎七百人,葬身在火海中。大陈岛眼巴巴的无法援助之下,在大陈本岛,亦在日而继夜遭受共军的TU2及TU4的军机轰炸,海军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