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追思悼文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一日童軍,一世童軍」的鄧錦輝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譚守信 出版时间:1990-09-30
    关键字: 邓锦辉 童子军 人物事略 追思悼文

    鄧錦輝先生,廣東開平人氏,生於民國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原僑居菲律賓,八歲回國入廣州培正中學附小就讀,同時也參加了幼童軍。穿上制服的第一天就立下了一個願望--一輩子也不要把那套童軍制服脫下來。一日童軍、一世童軍,從此展開鄧公傳奇的一生。民國十八年春,鄧公發起徒步旅行全國的壯舉,自任領隊,與另二位童子軍從廣州出發,沿東南沿海各省北上到達北平,十八年冬初,出山海關進入東北,最後到達興安省的海拉爾。當時正巧俄軍入侵發生戰事,鄧公義憤塡膺,毅然投入東北軍梁忠甲旅與敵...

  • 文章故陸軍中將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謝玉裁將軍事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94-05-15
    关键字: 谢玉裁 追思悼文 名贤传记 往事夙文

    將軍謝公諱玉裁,字正明,廣東省東莞縣人,民國前七年生,先翁星台公,懸壺濟世,遠揚杏林。將軍資質聰慧,穎悟過人,守悌忠孝,傳譽閭里,及長,北上就讀上海滬江大學,每試名列前茅,獲文學士學位,旋入復旦大學攻研,榮獲法學碩士學位,受聘南京兩廣中學校長,並執敎於文化大學;時値日軍侵華,乃投筆從戎,受訓於陸軍步兵學校將官班,結業後先任陸軍大學政治敎官,因博學多才,深獲 蔣委員長器重,擢升步兵學校政治部主任,作育英才七年,建樹良多,國軍將領曾受將軍薰陶者不在少數。抗戰...

  • 文章憶韶州念劉鴻勳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百秀 出版时间:1994-12-30
    关键字: 韶州 刘鸿勋 往哲怀思 追思悼文 往事夙文

    「韶關」從古知名,現代更為時人所熟知,因它位居粤北,為嶺南地方與中原廣大區域銜接聯繫的樞紐地,滇水自贛南南康大庾西南向,流經南雄始興入曲江至韶關,武水自湘南宜章臨武東南向流入樂昌進曲江,與滇水交會形成韶關半島式地形,以帽子峰為靠北陸主幹,形成地形上的天險,歷來有「銅韶」「鐵贛」之稱,為控扼湘粤贛三省的要地。它的自古知名,就因它是中原人入粤的咽喉地,也是中原文化輸入嶺南的大管道;另一原因是韶州出過一位大人物張九齡,他文學冠時,名重當世,玄宗生日,大臣皆獻寶...

  • 文章黃埔才俊蔡勁軍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喬家才 出版时间:1989-03-31
    关键字: 蔡劲军 黄埔军校 追思悼文 人物事略

    忠誠堅毅海南脾氣海南島萬寧縣國大代表蔡勁軍已於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十日病逝台北榮民總醫院,享年八十九歲。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具有忠誠、堅毅、不屈不撓的海南島人個性。他同期的海南島同學還有鄭介民將軍和吉章簡將軍,都是勳業彪炳,赫烜一時的人物。我和蔡將軍打交道,遠在六十一年前。民國十六年十一月十七日張發奎、黃琪翔發動廣州事變,繳了李濟琛部隊的槍,想逮捕黃紹竑不果。他們佔據了黃埔,趕走敎育長李揚敬將軍,代以楊樹松。第六期同學一千多人,先後逃離黃埔,乘輪北上。我和...

  • 文章韓卓環將軍行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7-06-30
    关键字: 韩卓环 追思悼文 人物生平 滇西抗战

    韓將軍卓環,譜名球元,民國四年八月二十二日生於海南特區文昌縣水北市龍脈村,世代務農。父連豐公,季仲早逝,獨承家計,母陳太夫人,賦性仁慈,相夫敎子,育子女四人,將軍亦無弟兄,於農村貧困之家庭自立,養成堅忍不拔,奮發上進之勇敢精神。母敎「忠直謙和」,終生無違。將軍初入私塾,而後小、中學,際遭家庭變故,輟學自修,並受聘任敎席,目睹國事蜩螗,外侮日亟,遂投筆從戎報國,長途跋涉,至貴陽投效國軍第四軍第五十九師,充任准尉見習官,時民國二十五年冬也,供職期間,先後參與...

  • 文章敬悼張自忠將軍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4期  作者:陳槃 出版时间:1994-12-31
    关键字: 张自忠 追思悼文 散文诗联

    中華民國廿九年五月,日寇犯我襄樊,張自忠將軍率部渡襄河猛擊之,鏖戰經旬,於五月十六日在南瓜店壯烈殉職,享年五十歲。政府明令褒揚(張自忠將軍傳略,革命人物志)。槃奉 傅師孟眞先生命譔詩一死明忠義,堂堂大将旗。身名收馬革,風日慘雲雷。牨慨猶生氣,艱難見此才。中興誰共濟,流涕楚郢哀。

  • 文章慈威將軍逝世廿週年祭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8期  作者:褚問鵑 出版时间:1981-12-30
    关键字: 罗卓英 往事回忆 人物评价 追思悼文

    日月逾邁,羅將軍逝世,忽忽二十周年了。不可不略記所知,以表敬悼!將軍爲人,踐履篤實;言必信,行必敬,其言行一以孔、孟之道自期。以儒家的道義帶兵。故威而不怒;以儒家的精神待人,故雖掌兵權歷數十年,而能不妄殺一人。於部屬則不輕進退。是眞儒者,因稱之爲儒將。今世有讀數卷書吟數首詩的,卽以儒將自詡。人亦從而和之曰:此儒將、此儒將。以視羅將軍,能勿自笑而自愧!筆者不肖,偶作“建國必先建軍”一文,發表於當年之漢口武漢日報,蒙陸軍第十八軍軍長陳辭修將軍鑒賞。命其機要秘...

  • 文章抗日名將葉佩高(續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張志強 出版时间:1988-03-30
    关键字: 叶佩高 抗日名将 追思悼文 往事夙文 怒江战役

    七、英勇善戰,愛護袍襗葉佩高將軍,驍勇善戰,身先士卒,雖是高級指揮官,亦不顧生死,親臨前綫,羅店戰役,能打那麼久,滇西血戰,把日軍全部殲滅,莫不歸功於作戰勇敢,但他帶兵慈善,一如自己子弟,有「葉婆婆」之稱,用感情來對待部屬,同苦共樂,一旦有了任務,無不拼死拼活,戰鬥到底,士氣旺盛,敵人望而生畏,治軍又嚴,眞是恩威幷施,部屬一擧一動,瞭如指掌,要是你有缺失,休想瞞得過他,要是你貪生怕死,投機取巧,不敢向前,保險你没有活命,逼得你走得無路,只有拼死求生。這次...

  • 文章陳中堅小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周勝皋 出版时间:1994-02-05
    关键字: 陈中坚 人物生平 追思悼文 抗日战争 国共内战

    陳中堅原名延壽,字中堅,以字行,民國前三年五月九日生於廣東省合浦縣之大溝口村。父永庠為淸末秀才,曾入仕途,服務桑梓,以精研中醫,遷住城內,為合浦名醫。母潘氏,生子男三人,孟延光經商,仲延襄中山大學畢業,在軍政機關及學校服務,中堅為季子。民國十六年中堅在省立廉州中學畢業,翌年投考黃埔軍校步兵科第七期結業(其後在對日抗戰時,入第七戰區十二集團軍團長研究班受過訓。)結業後任第八路軍警衛旅學兵第三連少尉,開赴瓊崖剿匪後任中尉連長。民國二十年調警衛旅敎導一中隊上尉...

  • 文章張將軍澤深公事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梁子衡 出版时间:1994-05-15
    关键字: 张泽深 往事夙文 追思悼文 人物回忆

    張將軍澤深先生,廣東開平縣人,生於民國前五年六月初十日,終於民國八十三年三月廿二日,享壽八十八歲,因將軍之臉如關公之赤黑,帶有自然之神威,友儕多以「黑(克)將軍」或「黑(克)哥」呼之,此表親密,亦示尊敬也。將軍追隨國父革命,投筆從戎,先入建國粤軍講武堂,繼入黃埔軍校及步兵學校將官班訓練。將軍參加作戰行列,歷東征、北伐、抗戰、剿匪諸役,身經百戰,擔任軍職數十年,歷任連、營、團、旅、師長,其顯著者計有:陸軍一八六師師長、戰時任韶關警備副司令兼任曲江城防司令,...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