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汉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張發奎將軍抗日戰爭回憶記㈠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83-03-31
    关键字: 张发奎 抗日战争 淞沪会战 武汉会战 回忆

    编者序言吾粤始兴张发奎将军,军旅耆宿,功勋彪炳。东征北伐抗日诸役,忠勇前驱,迭建荡决奇功,汀泗桥贺胜桥一役,尤腾誉中外,铁军之名,为世所称。抗战军兴,全国军民,一致奋起抗敌,将军领麾克敌,转战各地自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领导第四战区,负责第二方面军,以至胜利受降,在华南遣俘善后,勋劳卓著。将军于大陆沦匪后,港台定居,于六十八年在港辞世,此一代名将生平历史行谊,已由美国近代史学术机构,在将军生前口述录音,发表当俟异日。惟其参与抗战经过,亦有纪录,逝世后,由其

  • 文章三尺龍泉七尺身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蕭紹彬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罗卓英 抗日事迹 淞沪会战 武汉会战 军功战绩

    全身心投入抗战,文韬武略,威名远播,职位节节攀升,从十八军军长到十五、十九集团军司令,再到第九战区前敌总司令、副司令长官,中国远征军司令,至全军编练总监、陆军上将。参加淞沪战役、武汉大会战、南昌会战、上高大捷、三次长沙会战诸役,卓英威名大震。在缅甸战场,卓英率领的部队,救出陷入日军重围的英军亚历山大将军以下七千多名将士,扬威异域。抗战伊始,卓英仗剑奋起,以身许国。「民族高潮已怒飞,矛头蘸血写征诗。」驰骋沙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历三万里征尘,打二百回恶仗。血染

  • 文章抗日名將葉佩高與大埔將領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楊樸羽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叶佩高 人物简传 淞沪会战 抗日功绩 保卫武汉

    攻南京,罗卓英任南京卫戍副司令(司令刘兴),十八军驻皖南徽州一带,罗仍为军长,后交黄维代理,十八军大力整训部队,成立干训班,由黄维任班主任,叶佩高后升任第十一师副师长,任干训班副主任,罗同时任十九集团军司令(十八军属十九集团军),吴奇伟为副司令。罗很注重干部训练,常莅该班指导。保卫武汉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南京失守,一九三八年春,日军在台儿庄遭受重创,后疯狂反扑,攻占徐州,并准备于一九三八年秋进攻武汉,日军从长江南北两岸,沿安徽、江西、湖北进犯,国民政府着手组织

  • 文章武汉保卫战赵公武将军战功彪炳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7期  作者:吳群忠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抗日名将 武汉保卫战 赵公武 战功 日军

    赵公武将军力歼顽敌,一九三八年一月,日军在安庆登陆,武汉会战拉开序幕。蒋介石认为上海、南京失守,武汉不能再失守,为此,他以二一〇个师的陆军和大部份的海、空军,在武汉的周边下决心与日军决一死战。第五十二军因参加徐州会战,长途跋涉来到武汉,已是会战的后期。一九三八年八月下旬,日军第九师团从长江重镇九江登陆,攻击我瑞昌氓山,企图迂回我左侧,将武汉通往湖南之后路截断,日军认为只要把武汉攻陷,我国即无力再战,配合外交压力,希望我政府屈膝求和,促成速战速决,结束支那

  • 文章武汉建立抗日战争纪念碑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楊海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抗日纪念碑 武汉战争 抗日历程

    历史照片:1938年春台儿庄抗日大捷汉口胜利游行盛况二〇〇五年九月十七日,「武汉保卫战纪念广场」终于揭幕。广场位于武汉石门峰名人文化园内。这是发扬民族精神、铭记抗战历史、纪念抗日英雄、缅怀死难同胞的建筑。一九三八年六月,日寇纠集四十万人沿长江两岸向武汉进攻,一〇〇万中国军人浴血奋战,日寇伤亡十余万人。武汉后来虽然失守,但敌人受到沉重打击,被迫停止战略进攻,抗日战争由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武汉保卫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伤亡最大

  • 文章感旧(记抗战武汉旧事)注一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8期  作者:曾舉直 曾廣棪  出版时间:2014-02-23
    关键字: 曾举直 抗日战争 武汉 往事回忆 叙事诗

    曾舉直遺作荔灣良宴會,談笑記猶真,今夕復何夕,武昌遇故人。註二洗馬河邊客,衣棠今尚新,不談溫情者,偏是多情人。註三今日群英會,濟濟一堂春,扭轉乾坤劫,氣象又翻新。註四東山仍在堂,人事已全非,月旦聆君語,山空鶴不歸。決策工韜略,廟謨得算多,呑吳遺恨在,當奈公渡河。註五民族誠至上,意志應集中,軍民同一德,重振我雄風。東山精神在,健翮將鵬飛,南北雖殊轍,終當奏凱歌。註一:民國二十七年,由軍事委員會,召集全國師以上參謀長會議。註二:雲南及東山同學因而聚會,多至十...

  • 文章武汉抗日保卫战纪念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楊海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武汉抗日保卫战 纪念馆 抗战事迹 抗战纪念

    最近,武汉市政府决定,接受八位政协委员的提案,于十月廿五日,在武汉市岱家山动工兴建纪念馆,以纪念六十五年前日本侵占武汉的国耻事件。六十五年前,即一九三八年夏、秋,日本侵略军从长江下游经安徽、江西、湖北向武汉进犯。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组织中国军民坚决予以抗击。「保卫大武汉」一时成为响澈全国的口号。国民政府成立了武汉卫戌司令部,先由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担任司令,后由罗卓英接任。战事沿长江南北两岸进行,战斗极为惨烈。在武汉周围的保卫战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蹟

  • 文章冷眼旁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作者:夢僧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罗卓英 抗战事迹 武汉保卫战 印缅对日作战 历史趣闻

    抗战军兴,民气激昂,上海南京退却,物质未能尽撤,舆论偏颇,以焦土抗战为倡。长沙大火,即是酆某欲为天下先。不意敌踪未至,而名城竟付劫灰,酆某亦以身殉。武汉保卫战,罗卓英先生出戌武汉,代陈诚调度军事。十月廿五日 蒋公下令撤军,并「电令驻武汉部队,在撤离之前,将凡有可被敌军利用之虞的设备施均予破坏」。 蒋公廿五日日记:「武汉之爆烈破坏,不仅敌一无所得,失其攻武汉之目的,且示其同归于尽之决心。」(见蒋总统秘录第十一册一五二页)有蔡孟坚者于传记文学为文云:「当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