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华侨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加拿大华侨勋旧录(十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陳袞堯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区富 华侨 革命 人物生平

    加拿大华侨致力国民革命,勋烈昭彰,其人其事,斑斑可考,笔者早年侨居加国,耳闻目击,且有亲与其事者。爰凭追忆所及,阐发其潜德幽光,略尽后死者之道义,亦所以为一般青年有所取法也。

  • 文章旅日僑領文亮簡介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8期  作者:符駿 出版时间:1983-07-25
    关键字: 日本 文亮 华侨 抗日战争

    如期完成。胜利复员,东渡日本,从事小型飮食业,得日籍夫人合力经营,大展鸿图,现拥有观光饭店,旅运、飮食、房地产等事业。文君忠贞爱国,热心公益,乐为桑梓服务,曾任留日广东同鄕会会长,现任中华民国留日华侨总会理事,日本华商事业公会理事,日本世华观光株式会社董事等职。文母符太夫人今年三月一百岁嵩寿,友好余俊贤、郑彦棻、高信、马树礼、毛松年、曾广顺、吉章简、王梦云、梁甲荣、徐亨诸先生曾发起祝寿。文君有三男一女,均受完高等敎育,分长所属事业,克绍箕裘。

  • 文章加拿大城多利华侨妇女抗日救国勲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余超平 出版时间:1980-12-31
    关键字: 加拿大维多利华侨 抗日救国 组织工作

    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发,中华民族展开全面对日抗战后,加拿大域多利华侨,在国民党喉舌新民国报鼓舞之下,首先成立域多利华侨抗日救国会,并即将原有之华侨妇女救国会纳入组织(改为域多利华侨救国会妇女部),先行工作(按域多利华侨妇女救国会于一二八淞沪之役即已成立,而致力救国工作,其后援助东北义勇军,以及长城喜峯口之役,救国工作,尤多所表现),由部主任关祝华夫人李秀娟女士、副主任叶焯夫人刘坤洁女士、及余超平夫人聂瑞杏女士等领导,展开广泛一连串

  • 文章越南僑社聞人陳立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陳毓墀  出版时间:2000-06-30
    关键字: 陈立矩 越南华侨 人物传略

    黄美丽』、『白美丽』等品种。吸烟者别无选择,遍销穷鄕僻壤,『绍丰行』广设分店,其营业额,当年可说『日进万金』。此即为陈立矩公以正常经营方法,致巨富之源也。陈公钱不外露,为一节俭之长者,且富而不骄,祇知陈公建有一栋五层高之别墅于西贡『马爷街』与合家大小共居,与自用车两辆而耳,而其好行善之名,则传遍侨社,陈公对西堤之文敎活动,常乐为赞助。一九三七年间,日本侵华之『九一八』事变、及『七七』抗战运动,陈公发起越南全侨捐款救国运动,推行缩食救国,资助华侨青年回国

  • 文章杰出华侨领袖云昌镑生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2-10-31
    关键字: 华侨领袖 云昌镑 生平

    曾任侨选立法委员、行政院顾问及侨务委员的云昌镑先生,是中南半岛的杰出华侨领袖,在中南半岛侨胞最苦难的时候,表现了别人所没有的胆识、热诚,以及爱国爱侨的忠贞;那是一位华侨领袖;是否配得上称为「领袖」的最好考验机会。云昌镑先生在印支侨胞最艰苦的时候,他发挥了全部的力量,首先协助寮国侨胞逃离共党的魔掌,他为他们接洽过境的手续,为他们解决逃亡的交通问题,为他们办理回国的保证手续,在他的直接间接协助,当时我驻泰大使馆等单位的救援下,泰国有四千多位侨胞,安全地回到

  • 文章加拿大华侨勋旧录(十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陳袞堯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华侨 黄寄生 讨袁战争 话剧 人物生平

    加拿大华侨致力国民革命,勋烈昭彰,其人其事,斑斑可考,笔者早年侨居加国,耳闻目击,且有亲与其事者。爰凭追忆所及,阐发其潜德幽光,略尽后死者之道义,亦所以为一般青年有所取法也。

  • 文章追忆梅县华侨公报社长叶孟沅先生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9期  作者:池章慶 出版时间:2005-02-19
    关键字: 梅县华侨公报社长 叶孟沅 抗日战争 人物传记

    缅甸仰光 池章庆六十年前华侨公报社,发行地址是在梅县西门路,新时代书局对面悬挂著由广东省主席李汉魂所书的「华侨公报社」横写的大字招牌,举目可观。发行人林伟民先生。华侨公报销路风行各地,主编、社论、短评、时事、新闻报导等,均由叶孟沅社长主笔,行文如流水,得到大众读者的好评。叶孟沅社长接管华侨公报,经济来源可说困难,他终日不惜辛劳,希望得到一点经济维持报业发展。首先他担任曾龙岌南方专科学校三民主义讲师。广州沦陷后广州各机关及中山大学各系,迁来后方梅县

  • 文章回忆抗日战争与缅甸华侨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26期  作者:池章慶  出版时间:2012-02-11
    关键字: 缅甸华侨 抗日战争 爱国精神 入缅远征军

    海外华侨有着爱国的光荣传统。 国父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得到了广大海外华侨的支持。海外华侨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重要的力量,日本曾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又不断制造事端,公元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件,我全国人民在 蒋委员长的号召下,同仇敌忾,本抗战胜利,必属于我之坚定信念,抗战到底。抗日战争,浴血八年,终于得到了胜利,日本无条件屈膝投降。公元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等多个国家,对日宣战,一九四二年一月一日有中英美苏等廿六个国家参加

  • 文章民國時期的台山教育(一九一二年——一九四九年)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雷飛鴻  出版时间:2000-06-30
    关键字: 教育体制 华侨捐资助学 台山学校发展史

    槪况台山是华侨之鄕,民国时期由于华侨热心捐资兴学,导致台山敎育事业比较发达,校舍皇伟美观,就以台山中学而论前后共得华侨资助四十八万元,台山师范前后获得华侨资助兴建特别敎室、图书馆、男女学生宿舍、敎具设备各费计共三十余万元,在新昌后立第二年中学需费七至八十万余元。台山女师前后获侨资捐赠五十万余元。而台县立小学仅有二至三所,其余均由各鄕鎭或族姓设立,多数均获侨资捐助,以致促进小学敎育之发展,盛全时期计有一千零九一五校,形成台山敎育事业,一片蓬勃气象。民国时期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